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二 > 八年级单元月考知识点

八年级单元月考知识点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八年级单元月考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

#初二# 导语】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但古人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多了一次失败,就多了一次教训;多了一次挫折,就多了一次经验。没有失败和挫折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本篇文章是金笔头网为您整理的《八年级单元月考知识点》,供大家借鉴。



  

1.八年级单元月考知识点

  文学常识

  1.《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3.《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聂华苓,华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等。

  4.《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散文、诗歌、杂文、小说还是文艺理论都有很高的成就,成就的是杂文,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鲁迅全集》中。

  5.《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诗文集《踪迹》,代表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6.《老王》选自《杨绛散文》。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作家,文学翻译家。翻译有《堂·吉诃德》《洗澡》?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作品《围城》

  7.《信客》选自《秋雨散文》。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后收在《秋雨散文》中,《信客》就出自《文化苦旅》。

  8.《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的作者、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中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后都收在《叶圣陶集》里。

  9.《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序》、《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

  10.《陋室铬》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11.《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明朝散文家。

  12.《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的思想家、教育家。

  13.《望岳》《春望》《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他的大量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尤其是他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春望》、《北征》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篇章,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诗因此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尊为“诗圣”。

  14.《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15.《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作者陶弘景,南朝梁代人,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有《陶隐居集》。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的词首开豪放之先河。散文创作成就也很高,是“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一。

  16.《观潮》选自《武林旧事》。作者周密,字公瑾,宋代湖州人。17.《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出身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18.《使至塞上》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作者王维,字摩诘,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是盛唐极负盛名的诗人,画家。

  19.《渡荆门送别》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仙”,其诗的艺术特色是想像丰富,气势奔腾,风格豪放飘逸。

  20.《游山西村》选自《剑南诗稿》。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诗人,现存诗作近万首。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等传 世。

  

2.八年级单元月考知识点

  竞争合作求双赢

  1、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它赋予我们压力和动力,能激发潜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使我们客观的评价自己,提高自己的水平;能使我们的集体更富有生气,丰富我们的生活,增添学习生活乐趣。

  竞争,也有不利的一面。使胜者骄败者馁;引起过分紧张和焦虑;使人产生忌妒心理。

  2、如何正确看待忌妒心理?

  忌妒是竞争的副产品。有时是人们进取的动力,但忌妒心理是一种微妙强烈又隐蔽的消极情感,是拿别人的成绩惩罚自己的消极心理,对我们的发展有很大危害。要消除忌妒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

  3忌妒心理的危害:有碍于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害自己的身心健康,情况严重者可能会不择手段地进行竞争,做出害人又害己的违法行为。

  4、竞争过程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道德)和(法律),,还应遵守(公平的法则)。

  5、我们参与竞争的目的?

  在于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6、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7、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

  8、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并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合作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更容易取得胜利。

  9、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合作与竞争,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2)竞争离不开合作,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孤单的竞争是无力的。

  (3)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是一潭死水,竞争是为了更好的合作。

  10、在合作中竞争的内涵:

  (1)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间相互竞争

  (2)成员间相互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

  11、“在竞争中合作”体现着(双赢)的原则。(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

  12、怎样对待竞争对手?

  在竞争中合作要体现“双赢”原则,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排斥,造成两败俱伤,而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13、怎样在合作中竞争?

  (1)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2)要找准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敢于与他人竞争。

  (3)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不以成败论英雄。

  14、(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

  15、如何在竞争中合作?

  (1)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原则

  (2)要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3)需要我们形成团队精神

  16、怎样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学会欣赏他人,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学会理解和谅解别人。

  17、团队精神的含义及核心?

  含义: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

  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利益服从团队利益。

  

3.八年级单元月考知识点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1.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

  4.声速:声音的传播快慢。

  5.决定声速大小的因素:介质种类、介质温度。

  响度

  1.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的程度叫做响度。声音的强弱通常用分贝(dB)来表示。

  2.声音的响度和什么有关:声源振动的振幅、离发声体的远近。

  音调

  1.声音的高低就是音调: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2.频率:把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用f表示。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3.超声与次声: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兹。把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称为次声波,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音色

  音色: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音色是区别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

  

4.八年级单元月考知识点

  第1课鸦片战争(道光帝时)

  时间:1840.6-1842.8

  1、林则徐虎门硝烟

  (1)原因:鸦片走私造成中国银荒兵弱,吏治腐 败,严重威胁清王朝的统治

  (2)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

  (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原料

  (2)直接原因(导火线):1839年6月3日至25旦,林则徐虎门销烟

  (3)战争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1842年8月签订中国近代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4)《南京条约》的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②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鸦片战争使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烟片战争给我们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6)为什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7)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3、补充:

  (1)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5.八年级单元月考知识点

  一、考查内容:

  ①生字字音;②一字多音;③易读错音;④形近字;⑤拼音规则。——主要是②③项。

  二、容易读错的字:

  1.因习惯而错读

  如,“符(fú)合”常被错读(fǔ),“档(dàng)案”常被错读(dǎng),“粗犷(guǎng)”常被错读(kuàng)。怎样避免这种错读呢?①换词识别。像“符号”只有(fú)这个音,就能确定在“符合”也读(fú)。②谐音记忆。像“装载”这个词,读的时候在头脑中想象为“装在”(zài)。③根据声旁来确定。如“粗犷”的“犷”其声旁“广”的读音与“犷”的读音相同。

  容易错读的字还有——号召(zhào)、挫(cuò)折、质(zhì)量、嫉(jí)妒、细菌(jūn)、剖(pōu)析、气氛(fēn)、比较(jiào)、脊(jǐ)梁、魁梧(wú)、颈(jǐng)联——等等。可以尝试按照上面的方法记牢正确读音。

  2.因多音而错读

  如“处(chǔ)理”而非“处(chù)理”,“强(qiǎng)迫”而非“强(qiáng)迫”。怎样避免错读呢?①依据词性辨别。如,“处”读(chǔ)时多作动词,读(chù)时多作名词。所以,像“处理、处罚、处世、处惊不变、处心积虑、处之泰然”等词语中的“处”都读(chǔ)。②根据字义判断。如“强”理解为“迫使、硬要”之意时都读(qiǎng)。所以,像“强迫、强辩、勉强、强词夺理、强人所难、强颜欢笑”中的“强”都读(qiǎng)。

  另外,有的多音字常被错读是因为大家对它的某个读音不太熟悉,甚至认为它只有一个读音,如“创(chuāng)伤”而非“创(chuàng)伤”,“尽(jǐn)量”而非“尽(jìn)量”,“参与(yù)”而非“参与(yǔ)”。这种多音字大家可以通过查工具书先全面了解其所有的`读音,然后再按照上面所说的方法准确记牢其各个读音。

  3.因形似而错读

  如,“内疚(jiù)”与“针灸(jiǔ)”的读音分辨不清,“友谊(yì)”的“谊”依据声旁“宜”妄测而错读为(yí)。怎么避免这种错读呢?一种方法是将形近字集中起来辨识它们各自的读音。另一种方法是记住与“声旁”读音不一致的一些常见形声字,如“锲(qiè)而不舍”的“锲”到底是读(qiè),还是读(qì)。“契(qì)”的读音我们都知道,如“契约”,再记住“锲”“契”的读音不一样,自然就会肯定其读(qiè)了。属于这种情况的常见字还有像“缜(zhěn)密、悲恸(tòng)、绮(qǐ)丽、发酵(jiào)”等。

  4.因变读而错拼

  读三声的两个字组成的词,在读的时候第一个字都会变读为二声(连读变调)。如果不清楚这一点,只是根据读音来判断拼音就会出错。如,“窈窕(yǎotiǎo)”的“窈”常被错拼为(yáo),“匕首(bǐshǒu)”的“匕”常被错拼为“bí”,“侮辱(wǔrǔ)”的“侮”常被错拼为“wú”等。当然,不是所有第一个字读二声、第二个字读三声的词都是“变读”的结果。如“祈(qí)祷(dǎo)”这个词,第一个字本来就读“qí”。实际上常见的“变读词”并不多,大家只要在遇见其时,刻意记忆一下就可以了。

八年级单元月考知识点相关文章:

关于传递爱的八年级单元作文

八年级单元同步作文:什么是牵挂

八年级单元同步作文500字:说莲

八年级单元同步作文:树叶抒怀

八年级单元月考知识点

八年级单元作文:让人间充满爱演讲稿作文600字

八年级单元同步作文:说莲

八年级单元同步作文人教版:当我面对母爱的时候

人教版八年级单元同步作文:永恒的母爱

八年级单元作文苏教版:自己的路自己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八年级单元月考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chuzhong/chuer/174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