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二 > 初二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三篇】

初二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三篇】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初二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三篇】

微信扫码分享

#初二# 导语】期中考试相对于期末考试来说,主要考察学生前半学期的学习成果。以下是金笔头网为您整理的初二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三篇】,供大家学习参考。

  初二历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何地当众销毁

  A.吴淞B.宁波C.厦门D.虎门

  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

  C.《北京条约》D.《黄埔条约》

  3.下列关于中国近代两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19世纪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法国D.俄国

  5.1862年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击毙的洋枪队的头目是:

  A.华尔B.戈登C.克林德D.义律

  6.下列建议和主张不属于左宗棠的是:

  A.力主收复x疆B.重视东南海防,放弃西北塞防

  C.先南后北,缓进急战D.在x疆设立行省

  7.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

  A.林永升B.丁汝昌C.左宝贵D.邓世昌

  8.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下列哪一个战役中:

  A.马尾战役B.平壤战役C.黄海战役D.威海卫战役

  9.下列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侵略者攻占北京的有: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10.洋务运动中,在中央的代表是:

  A.曾国藩B.左宗棠C.李鸿章D.奕

  1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强学会成立B.兴中会成立C.公车上书D.保国会的成立

  12.“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

  右图中的何人所说

  A.邓世昌B.谭嗣同

  C.康有为D.梁启超

  13.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它包括

  A.民主、民权、民生B.民国、民主、民权

  C.民族、民权、民生D.民主、民国、民权

  14.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的重要历史作用在于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阻碍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C.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15.新文化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A、“平等”、“自由”B、“新道德”、“新文化”

  C、“民主”、“科学”D、“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

  16.在中国,第一个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是

  A.李大钊B.陈独秀C.毛泽东D.鲁迅

  17.右图是一历史爱好者在浙江嘉兴南湖拍摄的照片。

  如果让你为这副照片选择一个主题词,你会选择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C.革命圣地延安精神

  D.抗战胜利举国欢庆

  18.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①张作霖②袁民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9.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是

  A.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红军要北上抗日

  B.转移到陕甘宁地区开辟新的根据地

  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D.*蒋介石,把革命推向全国

  20.遵义会议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撤销了陈独秀的领导职务

  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二、判断题(对的填“A”,错的填“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题号212223242526

  答案

  21.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22.放火焚烧圆明园的是八国联军。

  23.1905年建立的中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国民党。

  24、中共一大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25、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26、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

  28.洋务运动前期以“_______”为旗号,后期则打出“_______”的旗号。

  29.1927年的_________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的第一枪;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材料三: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3分)

  (2)台湾被割让是在哪个条约?(1分)这个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1分)

  (3)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哪个条约?(1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至6月,战胜国代表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但是,由英法美等国操纵的和会,不但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而且还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强占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材料二:北京的学生举行**,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相继罢工。”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和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1分)

  (2)根据材料一说说这一历史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1分)材料二中的卖国贼主要指的是谁?(1分)

  (3)从材料三看上述历史事件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这一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1分)

  (4)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上述事件中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1分)

  32、近代中国既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进行斗争和探索的历史。

  材料一:

  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京师同文馆1862年

  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

  中国近代第一个官办钢铁企业汉阳铁厂1890年

  材料二: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材料三:*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1分)其主观目的是什么?(1分)

  (2)依据材料二,这是在中国发生的哪个运动中颁布的法令?(1分)

  (3)材料三中的革命纲领是哪一政党提出的?(1分)

  (4)上述材料中提到的这些举措或政治纲领都没有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说明了什么?(1分)

  (5)哪一政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分)

  参考答案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DADDABDDBD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CBCACAAACC

  题号212223242526

  答案ABBBAA

  27、鸦片战争(1分);五四运动(1分)

  28、自强(1分);求富(1分)

  29、南昌(1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分)

  30(1)《南京条约》(1分);《马关条约》(1分);《辛丑条约》(1分)

  (2)《马关条约》(1分)1895年(1分)

  (3)《辛丑条约》(1分)

  31、(1)五四运动(1分)

  (2)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1分);曹汝霖等(1分)

  (3)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转为工人阶级;(1分)

  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1分)

  (4)忧国忧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1分)

  32、(1)洋务派(1分);维护清朝统治(1分)

  (2)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或维新变法运动均可)(1分)

  (3)中国同盟会(1分)

  (4)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回答合理,均可得分)。(1分)

  (5)中国共产党(1分)

  初二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带答案

  一.语言运用题:(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一项是()(2分)

  A、岷山(mín)遨游(áo)琐屑(sǒu)晕眩(xuàn)

  B、逶迤(yí)蜷曲(juǎn)闪烁(shuò)愠怒(yùn)

  C、嫣红(yān)女红(gōng)哽咽(gěng)蹊跷(xī)

  D、焦灼(zhuó)踌躇(chú)殷切(yīn)踱步(duó)

  2.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A.规模相当大的百货商场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

  B.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C.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D.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很有特点

  3.请从下面的报道中提炼新闻要点:(20字左右)(2分)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已有140亿年历史的恒星,它的形成能够追溯到宇宙形成的初期。这颗恒星被编号为HE0107—5240,其罕见之处在于:与其他历史稍短的恒星不同,它完全是由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几种简单元素组成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新闻要点:

  4.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总是不断地变换工作单位。因为在一个单位工作不久,

  就会感觉到怀才不遇,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得已只好跳槽。他觉得很①(沉痛无奈),就把烦恼向一位阅历丰富的老人②(倾诉反映)。老人说:“你换了这么多单位根本没有用啊。因为。”

  有些人总不断埋怨别人的过错,指责别人的缺点,他们觉得周围的环境和人处处跟自己作对;或者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没有真正的“伯乐”来赏识自己。实际上,他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问题不是来自于周围,而是来自于他们自己。像这样的人,必须深刻地看待自己,正确地反省自己,不能一味地埋怨别人。而一个单位也没有必要为失掉这样的“人才”而遗憾。

  (1)为文中①②两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①②

  (2)根据上下文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把文中老人的话补充完整。(2分)

  因为。

  (3)文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5.据CCTV消息(新闻联播)报道:在八达岭长城,记者看到,由于被人刻上密密麻麻的字,城砖已经面目全非。有的人在长城上表达爱意,也有人把对他人的恨留在长城上,一

  些外国游客也入乡随俗,将这里当作留言墙,韩文、英文等文字也时有出现。

  假如请你在网上针对此种现象留言,你的留言是什么?如何保护?

  留言(2分)

  保护措施(2分)

  6.默写诗文:(8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④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铁马冰河入梦来。

  ⑥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白头搔更短,。

  ⑧,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二.阅读分析:(46分)

  (一)《人琴俱亡》(14分)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7.给加点字注音。(2分)

  病笃()恸绝良久()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①都不闻消息()②既不调()

  ③了不悲()④月余亦卒()

  9.翻译文中的句子:(4分)

  ①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10.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2分)

  11.课文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2分)

  (二)人的潜力(15分)

  (1)每个人都有一笔巨大的财富:一个会思考的大脑。

  (2)脑是大自然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它是思维的发源地,智慧的藏府,创造的源泉。恩格斯所说的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的思维着的精神,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3)大脑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重要。在原始时代,人们崇尚的是力;在工业革命的时代,人们重视的是物;在信息革命的时代,智能成了最重要的资源,人的大脑也就成了开发的对象。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大脑中的资源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感到思想的饱和,没有一个人发生思想的溢出。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藏,每个人都拥有巨大的潜力。

  (4)一个人的潜力有多大?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认为,大脑资源的95%没有开发。苏联学者伊凡。叶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如果我们迫使大脑开足一半马力,我们就能毫不费力地学会40种语言,把苏联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完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啊!

  (5)脑为什么拥有巨大的潜力呢?

  (6)脑科学表明,大脑中有着超量的神经元。一般认为,大脑中的神经元有1000亿个,它们对于人的生存功能来说,是大大过量的。如此超量的神经元,正是智能开发的后备力量,是潜力存在的生理基础。

  (7)脑科学表明,神经元有丰富的神经突触。老鼠每个神经元与刺猬每个神经元与几十个神经元相联系,形成500多个突触。而人的每个神经元与10000个神经元相联系。对列宁大脑的解剖表明,它的神经突触特别丰富。计算显示,大脑中神经元之间有1015个接触点,也就是说,人脑具有思维的极大容量。

  (8)再其次,脑科学还表明,大脑中的突触、神经生化物质也有很大的可塑性。经过训练,大脑中会产生新的突触,产生新的神经递质。动物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的老鼠的大脑中长出了新的突触,大脑产生了新的功能。

  (9)人类着巨大的记忆潜力、思维潜力和创造潜力。潜力理论为我们开发自我增添了信心。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巨人,人人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作出伟大的贡献。成就绝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人人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12.人的大脑拥有巨大潜力的根据。(总计不超过50个字)(6分)

  (1)

  (2)

  (3)

  13.(2)段画线的句子中的“这里”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

  14.第(7)段运用了列数字、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5.对(6)(7)段说明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刺猬大脑中有几十个突触,老鼠大脑中有500多个突触

  B.人的大脑中有1000亿个突触

  C.列宁的大脑中有1015个神经元

  D.大脑中的突触数量越多,动物越聪明

  16.第(6)段加点的词“一般认为”为什么不能删去?(2分)

  答:

  (三)布鞋(17分)

  ①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

  ②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大人、孩子穿的都是布鞋。衣服旧得实在没法穿了,就把补丁一层层拆开,把有用的地方剪成一块块的碎布科。家家都有针线箩筐,里边装满了剪裁缝补衣裳剩下的布片或布条,我们这里叫“铺衬”。那铺衬五颜六色,薄厚不一,颜色不一,新旧不一。铺衬积攒多了,就选个太阳毒的日子,把面板或木锅盖或木饭桌支在院子里,用铁锅调出热气蒸腾的浆糊,把新一些的布料和旧一些的布料错开,将厚一些的和薄一些的摊均匀,将碎布条一块块、一层层粘起来,在太阳底下晒上几个小时,就成了硬邦邦的“阙子”。如果赶上阴雨天,就拿到热炕上或火炉上或热锅里烘烤,那阙子成色也不差。做鞋前,先找村里的巧媳妇,按脚大小,照着棉鞋或单鞋样式,先在纸上剪出鞋样子,然后把这纸鞋样缝在阙子上,刷刷几下就剪出鞋底、鞋帮,然后就可以做鞋了。

  ③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我娘一生勤劳,做一手好针线活。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为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看娘做鞋,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白布弄脏。夜深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动作,轻松自如,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有时娘子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会扎着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你就不用吃这苦了。”娘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媳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望着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睛,我激动不已。多少次我听着油灯芯热爆的噼里啪啦声,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渐渐进入温柔缥缈的梦乡。

  ④娘做的布鞋伴我度过了艰苦的学习生涯。娘经常笑着说:“孩子咱可要听话、争气,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穿。”后来,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⑤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渐成为时尚。穿惯皮鞋的都市人,开始与布鞋有了缘分。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踩着纵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

  17.文章以为线索,通过对的回忆,表达了之情。(3分)

  18.请从第③段中找出具体表现“我娘做一手好针线活”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19.品味文中第④段加线句子,说说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3分)

  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

  20.文中说“看娘做鞋,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你童年记忆中最鲜亮的风景是什么?请简述理由。(3分)

  21.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贴”的理解。(2分)

  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

  22.如果删去最后一段,文章就会逊色不少,请谈谈本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3分)

  三.作文:(30分)

  23.半命题作文

  请以“其实就在身边”为题,在横线上填上两个字的词,如“关爱”“榜样”等,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班级和学生的真实名称。(2)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1.d(2分)2.d(2分)

  3.新闻要点:德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中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2分)

  4.(1)(2分)①无奈②倾诉

  (2)(2分,从问题出于自身的角度来回答)示例:

  (因为)不是环境的问题,而是你自身存在问题。

  (3)(2分)像这样的人,必须正确地看待自己,深刻地反省自己,不能一味地埋怨别人

  5.(2分)留言:长城不是留言墙。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相当于把自己的耻辱刻在上面。

  保护措施: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简述长城的破坏情况,提出保护措施:(2分)

  ①对于保存相对完好的长城墙体与附属建筑进行重点保护。

  ②对于长城遗址进行全面保护和适当还原。③阻止一切对长城的人为破坏。

  ④防止部分具有毁灭性的自然现象对长城造成的破坏。⑤提高公众对长城的保护意识。

  6。默写诗文:(8分)略

  (一)《人琴俱亡》(14分)

  7.①dǔ②tòng8.①总,竟②已经③完全④死9.略

  10略

  11.略

  (二)《人的潜力》(15分)

  12.(1)人脑有超量的神经元;(2)人脑的神经元有丰富的神经突触;(3)人脑的突触、神经生化物质有很大的可塑性。13、人的大脑14、举例子作比较具体说明人脑有丰富的神经突触15、D16、”一般认为”表示通常的看法,即还未取得共识,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三)布鞋(17分)

  17.①布鞋;②母亲为我做布鞋往事(或“布鞋”、“母亲为我做的布鞋”);③母亲的怀念、感激。18.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19.勤劳(舍得吃苦)、细心、认真、关爱(疼爱、爱护)孩子。20.略

  21.这一动词生动形象(传神)地表现了我对母亲关爱的感激之情,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布鞋。或:“深感母亲做鞋的艰辛,深感布鞋的珍贵”。或:“表现下对母亲的惦记(惦念、怀念、想念、依恋)之情”。22.文章最后一段点明主旨,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并在此基础上表达自己走好人生之路的决心,使文章主旨进一步升华。如果删去此段,则收不到上述效果。

  23略

  初二生物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动物学家在南美发现一种被称为树懒的动物。这种动物行动非常缓慢,身上长有长毛,胎生、哺乳。根据树懒这些特征应归类为()

  A.哺乳动物B.昆虫C.鱼D.鸟

  2.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骨与骨之间多以关节相连

  B.骨骼肌的两端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C.一个动作的完成需多块骨骼肌协调

  D.骨骼肌收缩需消耗能量

  3.通过学习认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我们知道空中飞行的动物()

  A.都是脊椎动物

  B.都是无脊椎动物

  C.既有脊椎动物,又有无脊椎动物

  D.既不是脊椎动物,也不是无脊椎动物

  4.下列常见的动物中,名字中都有一个“鱼”字,但真正属于鱼的是()

  A.鲸鱼B.娃娃鱼C.章鱼D.带鱼

  5.下列各种动物行为语言中,能在同种个体间交流信息的是()

  A.壁虎断尾B.乌贼释放墨汁

  C.蜥蜴变色D.蜜蜂跳圆形舞

  6.明明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鱼,发现卖鱼的叔叔不断向鱼池里面通入气体,这样做的目的是()

  A.促使鱼多活动,增加鱼的活力

  B.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使鱼获得足够的氧气

  C.使鱼向四面散开,充分利用水体

  D.提高水温,使鱼生活的时间长一些

  7.小林同学仔细观察山地野猴和动物园的猴子,发现了猴子一系列有趣的行为。这些行为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A.野猴看到陌生人时逃走B.动物园的猴子向人“行礼”

  C.野猴爬到树顶摘桃子D.动物园的小猴子向游客索要桃子

  8.渡渡鸟灭绝后,一种珍贵的树木——大颅榄树再也没有种子发过新芽,渡渡鸟对大颅榄树最重要的作用是()

  A.取食其种子减少其数量B.产生粪便供树生长

  C.有助于大颅榄树种子萌发D.保护不被其他动物伤害

  9.麻雀因啄食农作物曾被列为害鸟,我国开展过“剿灭麻雀”运动。这种做法最主要的危害是()

  A.破坏生态平衡B.减少农作物的病虫害

  C.影响农作物的传粉D.影响农作物种子的传播

  10.下列有关“尝试与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B.“尝试与错误”是先天性行为

  C.“尝试与错误”是社会行为

  D.体型小的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多于体型大的动物

  11.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对不同动物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B.家鸽前肢变成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

  C.昆虫有外骨骼适应陆地干燥生活

  D.雄蛙有鸣囊适应水陆两栖生活

  12.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2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标签;将一定量湿润的肥沃土壤均分为2份,在甲瓶中放入1份,将另一份烘干冷却后放入乙瓶;然后在2个瓶中同时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将2个装置均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蚯蚓蠕动能力明显减弱的是()

  A.甲B.乙

  C.均明显减弱D.不确定

  13.用凡士林涂满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最终的结果是()

  A.开始昏迷,逐渐正常B.蝗虫的呼吸平稳

  C.蝗虫会窒息死亡D.蝗虫能正常生活

  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鱼都生活在水中

  B.水中生活的动物都用鳃呼吸

  C.水中的各种生物通过食物关系形成联系

  D.动物的形态和结构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15.动物的身体结构特点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下列动物结构及其功能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河蚌的贝壳——游泳B.蝗虫的气管——呼吸

  C.蜥蜴的鳞片——保护D.家鸽的羽毛——飞行

  16.根据法国养蜂业联合会的资料,近年来杀虫剂的使用让法国每年都有大量蜂群灭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些植物将不能充分传粉

  B.短期内生态平衡受影响

  C.蜜蜂有外骨骼可以防止水分散失

  D.蜜蜂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7.我国的四大家鱼是指()

  A.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B.青鱼、草鱼、鲢鱼、鲫鱼

  C.鲢鱼、鳙鱼、鲤鱼、鲫鱼

  D.草鱼、鲤鱼、鲢鱼、鲫鱼

  18.下列动物中,具有外骨骼的是()

  A.蚯蚓B.蝗虫

  C.鲫鱼D.河蚌

  19.自然环境中的动物,有的体温恒定,有的体温随环境而变化。下列动物中体温不恒定的是()

  A.东北虎B.家鸽C.蝙蝠D.蝴蝶

  20.蚯蚓等环节动物共同具有的一个特征是()

  A.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B.身体里有脊柱

  C.体表包着坚韧的外骨骼

  D.足、触角等分节

  21.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是对其水生生活的适应

  B.具有角质的鳞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特征

  C.身体分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点

  D.身体由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点

  22.手臂处于下列哪种姿势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

  A.提水B.举重物C.投篮D.自然下垂

  23.下列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是()

  A.海葵B.河蚌C.螃蟹D.蚯蚓

  24.科学研究发现,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不含细胞核。下列动物的红细胞不含细胞核的是()

  A.蛙B.兔C.蛇D.鹰

  25.蝙蝠能够飞行,但不属于鸟,而属于哺乳动物。主要理由是()

  A.蝙蝠能用超声波定位B.蝙蝠能滑翔

  C.蝙蝠四肢有爪D.蝙蝠有胎生、哺乳的特征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0分)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同学观察了黄蜂的繁殖:当黄蜂交尾后,雌黄蜂在沙土中挖一个穴道,穴道末端扩展成小室。然后,雌黄蜂飞出去猎获毛虫或蜘蛛,用其尾部的刺将猎获物麻醉后带回穴道内的小室。随后雌黄蜂在每个巢室内产下一枚卵,并将穴口用沙土封闭后飞走,由卵孵化出的幼虫即以亲代储存的猎获物为食,直至发育成成虫后,才挖开洞口,从穴道中爬出来。子代黄蜂虽然从未见过其亲代是如何完成这些程序的,但它发育到一定时候却能重复亲代所完成的同样程序。

  (1)黄蜂的繁殖行为是(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判断的依据是

  。

  (2)小明还观察了一窝蜜蜂,发现蜜蜂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量雄蜂和大量的工蜂,这说明蜜蜂是具有行为的昆虫;小明还发现,当一只工蜂找到了蜜源后,会跳起“8”字舞招来伙伴,这说明蜜蜂群体中存在着。

  (3)小明研究黄蜂和蜜蜂行为的方法,属于法。

  27.(8分)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的白冠雀鸟群的鸣叫声虽然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如果把某个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个白冠雀鸟群B中去,待其长成成鸟时,a的叫声就不同于A鸟群而接近于B鸟群。但是,如果把白冠雀幼雏a移到黄莺群中,它却学不会黄莺的叫声。

  (1)a的鸣叫声,具有B鸟群的“方言”特点,这是行为作用的结果。

  (2)a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是因为a的体内不具有控制黄莺鸣叫声的。

  (3)上述实验说明,行为是在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28.(12分)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的动物呼吸的结构和器官差异很大,但其功能都是限度地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

  (1)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用呼吸,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要用吸管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A,原因是。

  (2)观察B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观察C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观察D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

  (3)鱼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某实验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的特性进行了E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

  (4)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发现F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有发达的与肺相通。

  29.(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50年代婆罗洲的许多雅克人身患疟疾,世界卫生组织采取了一种简单、直截了当的解决方法——喷洒DDT。蚊子死了,疟疾也得到了控制。可是没多久,大范围的后遗症出现了。由于DDT同时还杀死了吃屋顶茅草的毛虫的天敌——小黄蜂,导致人们的房屋纷纷倒塌。与此同时被DDT毒死的虫子后来成为壁虎的粮食,壁虎又被猫吃掉,DDT可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对猫有很大的杀伤力,猫的数量减少又导致老鼠大量繁殖。在由老鼠带来的大规模暴发的斑疹伤寒和森林鼠疫的危险面前,世界卫生组织只得被迫向婆罗洲空降1.4万只活猫,英国皇家空军执行了这次奇特的任务——“降猫行动”。

  (1)蚊子属于昆虫,身体由、、三部分构成。

  (2)壁虎和老鼠这两种生物中属于恒温动物。

  (3)从资料中可以看出,蚊子作为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若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可见动物在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30.(10分)某同学以桑叶和其他植物叶为实验材料,通过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食物选择,探究“家蚕取食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帮他解决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该实验要求所选取的其他植物叶子和桑叶的颜色、形状相似,原因是

  。

  (2)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选择第组家蚕为实验对象。

  ①租来的体形较大的蚕②租来的体形较小的蚕③自己用受精卵孵化的蚕

  (3)实验过程中,应以为变量设计实验环境,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选择。

  (4)下图是该同学对剪成相同形状的桑叶和芹菜叶以及家蚕在玻璃上放置方式的设计,你认为相对合理的是。

  (5)实验过程中需更换实验对象(家蚕),重复几次上述实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B

  3.C空中飞行的动物有脊椎动物,如家鸽、蝙蝠等,也有无脊椎动物,如蝗虫、蜻蜓等。

  4.D题中鲸鱼属于哺乳动物,章鱼属于软体动物,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只有带鱼属于鱼。

  5.D

  6.B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菜市场的鱼池中,鱼的数量多,鱼可能会因为缺氧而死亡,所以要不断向鱼池中通入氧气,保证鱼正常地呼吸。

  7.C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猴子爬树摘桃子是生来就有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其他的几种行为均为学习行为。

  8.C大颅榄树的果实被渡渡鸟吃下去后,果皮被消化掉了,种子外边的硬壳也被消化掉,这样的种子排出体外才能够发芽。

  9.A麻雀是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上的一个营养级,如果缺失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10.A“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因为学习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少,甚至不用经过“尝试与错误”。

  11.D雄蛙的鸣囊可以发出声音,有利于求偶。

  12.B蚯蚓的呼吸依靠体壁(可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进行,在烘干的土壤里蚯蚓的生命活动会明显减弱。

  13.C用凡士林涂满蝗虫的胸部和腹部,堵塞了气门,蝗虫无法呼吸,导致死亡。

  14.B水中生活的动物大多数用鳃呼吸,鲸鱼虽生活在水中,但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

  15.A动物身体的形态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河蚌的身体柔软,外有贝壳,起保护身体的作用,而不是游泳。

  16.D17.A

  18.B蝗虫是昆虫的一种,在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外骨骼,同时也可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19.D只有鸟和哺乳动物体温恒定,其他动物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

  20.A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身体里没有脊柱;体表包有坚韧的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是节肢动物的特征。

  21.C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2.D23.D24.B25.D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1)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的,不需要通过学习获得

  (2)社会信息交流

  (3)观察

  2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习行为的建立途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在白冠雀鸟群B中长大,因而具有与B鸟群相同的鸣叫声,这是在其出生后形成的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因而属于学习行为。但a在黄莺群中却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则说明其学习行为与其具有的遗传因素有关,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答案:(1)学习

  (2)遗传物质

  (3)学习先天性

  28.答案:(1)表膜表层含氧较多,利于草履虫的呼吸

  (2)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鳃气门

  (3)水从鱼口进入、由鳃流出后,CO2的含量增多

  (4)气囊

  解析:(1)图中A为草履虫,用表膜呼吸;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要用吸管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A,原因是表层氧气多,聚集的草履虫多。(2)图中B为蚯蚓,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所以观察蚯蚓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图中C为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呼吸器官是鳃。图中D是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呼吸器官是气管,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气门,气门是气体出入的门户。(4)鸟的呼吸器官是肺,其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可以暂时储存气体,辅助呼吸。

  29.答案:(1)头部胸部腹部

  (2)老鼠

  (3)生态平衡

  30.答案:(1)防止叶子的颜色、形状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表述合理即可)

  (2)③

  (3)桑叶和其他植物的叶子

  (4)D

  (5)减小实验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初二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三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