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三 > 初三语文期末下册复习重点

初三语文期末下册复习重点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初三语文期末下册复习重点

微信扫码分享

#初三# 导语】高效的学习,要学会给自己定定目标(大、小、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一个方向;然后要学会梳理自身学习情况,以课本为基础,结合自己做的笔记、试卷、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等,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具体的去一点一点的攻克、落实。本篇文章是金笔头网为您整理的《初三语文期末下册复习重点》,供大家借鉴。



1.初三语文期末下册复习重点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2.初三语文期末下册复习重点


  一、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

  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三、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

  四、标点速记口诀

  (一)口诀复习法

  1、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7、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二)口诀解说与例句

  1、问号:

  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a.怎么了,你?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⑶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3.初三语文期末下册复习重点


  句子仿写

  所谓仿句题,也叫句式运用题。它用于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品析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修辞知识、语法知识、句式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这种题型,一般是命题者提供一定的语境,要求考生参照规定的句式模仿写作。其实质是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写出与例句内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的句子。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方法的积累与运用能力;对语法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能力;对表达方式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仿写和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具体有:

  (1)词语型

  例:结合语境,在横线上仿写恰当的词语。

  示例:“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尊严就是。

  仿写: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搏击。

  (2)修辞型

  例:仿照例句写一句子,要求句子由两个比喻句组成,比喻要合乎情理,分句间要有联系。“历史”、“时间”仍为本体。

  示例:如果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时间就是这条长河上涌起的波涛。

  仿句:如果历史是一曲乐章,那么时间就是这乐章上跳动的音符。

  (3)托物寓意型

  例:仿照示例,任选事物,用语言解释其特点并阐发一定的道理。

  示例:蜡烛A.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B.为不能照亮所有的黑暗而流泪。

  仿写:粉笔A.一张智慧的犁,耕耘在神奇的黑土地上。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煤A.千年的期盼,只为燃烧自己的一生。B.不经受磨练,发不出生命的光辉。

  (4)名人名言型

  例:仿写句子,使内容句式都与前句协调。

  示例: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仿句: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的追求。

  (5)情境型

  例:根据文句所提供的情境,将句子补充完整。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它重塑了我的灵魂。简爱说过:“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白朗宁说过,“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是多么重要。”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反抗精神的可贵。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6)话题型

  例:仿照下面句子,以“腐烂”为话题补写句子。

  人生只有两种生活方式:腐烂或燃烧。我们选择燃烧,因为燃烧意味着给予,且在给予之时,会让自己闪光。我们摒弃腐烂,因为腐烂意味着变质,且在变质之际,会让别人恶心。

  (7)阅读型

  阅读文段,分析句式特点,在横线上写句。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自古以来就进行着绿色与黄色的殊死决战。哪儿充满绿色,哪儿必然水源充足,草木茂盛,那是生命滋衍的乐园。哪儿弥漫黄色,哪儿一定水源干涸,尘沙肆虐,那是生命凋零的荒漠。在我国,沙漠正在以每年两千多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扩展,黄色对绿色的伤害是绝对无情的。

4.初三语文期末下册复习重点


  解释词语

  (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3)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5)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了的时候。

  (6)媚上欺下:讨好巴结上级,欺负下级。

  (7)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

  (8)恪尽职守:严格遵守,尽职尽责。

  (9)荒凉、冷落的意思。萧索

  (10)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瑟索

  (11)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惘然

  (12)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隔膜

  (13)看不起。鄙夷

  (14)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15)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16)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17)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都做不成。

  (18)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9)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5.初三语文期末下册复习重点


  【修辞方法】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中考重点考查的是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四种修辞手法。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多数情况下,‘像“、“好象”、“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

  (1)表示比较的。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2)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3)表示例举。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4)表示想象。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初三语文期末下册复习重点相关文章:

初三语文备考复习计划优秀7篇

唐雎不辱使命初三语文教案

热爱生命初三语文教案

初三语文考试总结反思700字

初三语文下册教案新人教版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北师大版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复习

2019年初三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2023年我学会了初三语文(推荐)

苏教版初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初三语文期末下册复习重点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chuzhong/chusan/174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