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三 > 初三历史下册期末知识点

初三历史下册期末知识点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初三历史下册期末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

#初三# 导语】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时间,另外还要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自身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本篇文章是金笔头网为您整理的《初三历史下册期末知识点》,供大家借鉴。



  

1.初三历史下册期末知识点

  一、告别“雅尔塔”

  1、戈尔巴乔夫改革措施:

  经济上:提出了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政治上:

  ①提出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

  ②主张由“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度。

  2、苏东剧变:实质是东欧各国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即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严重挫折。

  3、1991年,苏联解体影响: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雅尔塔体系宣告结束。

  二、干戈不息

  1、1948年至1982冲突是中东地区长期动荡的根源之一。

  2.在安理会支持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了海湾战争。

  3、非接触性战争(科索沃战争):1999

  4、北约停止轰炸南联盟说明:

  ①北约的这次行动没有得到安理会的授权,破坏了不干涉内政的国际原则,受到了世界舆论的广泛批评。

  ②显示了俄罗斯、中国等国在阻止美国的强权行为上的积极有效的作用。

  5.美国在未得到联合国许可之下,联合英国对伊拉克宣战。

  6.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1)对人类进步的危害:不少经济制度和竞争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对他们自身有利。

  2)对人类和平的危害:凭借自身实力,操作国际或地区事务,侵犯他国主权,甚至进行侵略战争。以强凌弱,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7.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和表现:

  1)形成:

  ①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②俄罗斯复兴,中国崛起,日本和欧盟快速发展,与美国抗衡,阻碍其成为世界霸主。

  ③世界出现一超多强的政治多极化局面。

  2)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①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的地位相对削弱。

  ②欧盟在一体化进程中取得巨大进展,全球影响越来越大。

  ③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强国,并试图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进。

  ④俄罗斯积极开展东西方兼顾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振兴和恢复大国地位。

  ⑤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国家地位举足轻重。⑥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

  

2.初三历史下册期末知识点

  一、挑战“两极”

  1、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

  2、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3、促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外因:

  ①美国的扶持;

  ②周边战争的刺激;

  ③进行民主改革。

  内因:

  ①日本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

  ②日本政府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③长期坚持“教育先行”战略,重视人才培养

  ④实行“贸易立国”的战略,注意保持政策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启示:

  ①保持政局的稳定和政策的连续性

  ②重视引进和发展高科技

  ③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④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⑤加强国际交流,学习西方先进经验。

  二、殖民废墟上的重建

  1、(印度)是英国在亚洲面积、人口最多的一块殖民地、素有“英王王冠上一颗最明亮的宝石”之称。

  2、印度独立时间:1947年,实行印巴分治,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尼赫鲁出任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3、印度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①粮食基本实现自给,(“印度的讨饭碗变成了面包篮子”);

  ②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③原子能、生物等科技成就令世人瞩目。

  4、非洲独立年:1960年,有17个国家独立。

  5、1990年,纳米 比亚获得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世界殖民体系也最终瓦解。

  6、拉美人民的反美斗争及领导人:

  ①1959年,古巴革命——卡斯特罗;

  ②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托里霍斯(1999年,巴拿马人民收回了运河的全部主权)

  

3.初三历史下册期末知识点

  一、“冷战”与“热战”

  1、冷战概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提出了用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

  2、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3、局部热战: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

  4、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格局

  二、梦幻超级大国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特点:①经济发展迅猛②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了巨大的动力,高新科技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支柱产业③外向型经济,对外直接投资增加,跨国公司飞速发展,资本输出不断扩大。

  2、战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①战时的资本积累②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③科学技术的进步

  3、1996和1997年成为世界经济五百强中排名第一的公司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

  4、世界上的软件公司是比尔盖茨创办的美国微软

  5、20世纪初,爵士乐在美国出现。20世纪50年代,摇滚乐兴起。

  6、(好莱坞)称雄于世界电影王国,又获得了“梦幻工厂”的称号。

  三、苏东的艰难探索

  1、1953年,赫鲁晓夫改革。他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点。

  2、发展农业的措施:削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业投资,大规模开垦荒地等。

  3、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中,比较有特色的是(匈牙利)的改革。匈牙利领导人卡达尔

  4、(匈牙利)成了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4.初三历史下册期末知识点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目的: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作用:是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是沟通亚洲内陆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的工商业发展;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大运河充分利用天然河道、湖泊;运河通航后,两岸大规模植树造林,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7.隋炀帝时开创科举制度。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3.唐太宗时期,魏征敢于直言,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4.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5.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6.贞观之治

  (1)原因:①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用能,完善制度;②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③法律上:修订法律,宽省刑罚。

  (2)表现: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3)认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明清两代知识点

  1.明朝的特务机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朱棣设立东厂进行对臣民的监查、侦查。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2.明朝前期明成祖(朱棣)在1405——1433年派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他是我国也是世界历的伟大航海家。

  3.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为金,史称后金。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

  4.明朝后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兵进入台湾,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在台湾设置府县,加强管理。

  5.太极继承汗位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金”为清。1644年迁都北京,对国的统治。

  6.为了加强君主专 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帝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2.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5.初三历史下册期末知识点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了沙皇专 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

  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 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 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

  (1)是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3)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三、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2)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

  3.领导人:列宁

  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 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四、巴黎和会

  1.时间:1919年1月到6月

  2.目的:缔结和约,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3.操纵会议的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

  4.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对德条约)

  (1)时间:1919年6月

  (2)内容: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5.意义:《凡尔赛和约》与对奥、匈、土、保和约一起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6.实质: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或战胜的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五、华盛顿会议

  1.时间:1921--1922年

  2.背景: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他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依然尖锐,日美矛盾尤为激烈。

  3.主导国:美、英、日

  4.签订的主要条约——《九国公约》

  (1)时间:1922年

  (2)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3)影响: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六、罗斯福新政

  1.原因:1929-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2.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根本目的:巩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时间: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

  5.中心措施:调整工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调控。

  6.评价:

  (1)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恢复,人民生活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2)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七、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

  1.背景: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激化了德国社会阶级矛盾。

  (2)以*为首的纳粹党展开欺骗宣传活动,赢得了中下层人民的信任和统治阶级及大垄断资本家的大力支持。

  2.标志:1933年,*上台,集总理和总统大权于一身。

  3.影响:标志着世界大战在欧洲策源地形成。

  4.内外政策:对内:实行专 制、独 裁统治;对外:进行侵略扩张。

初三历史下册期末知识点相关文章:

人教版初三历史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20年初三历史复习资料总结

初三历史单元知识点

初三历史与社会寒假作业答案

北师大版初三历史下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有关秋季初三历史教学计划简短(3篇)

初三历史复习重点

2016初三历史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初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个人 初三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十三篇)

2011—2012学初三历史思想品德工作总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初三历史下册期末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chuzhong/chusan/175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