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三 > 初三下册历史练习册答案北师大版

初三下册历史练习册答案北师大版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初三下册历史练习册答案北师大版

微信扫码分享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问题探究:动脑筋
想一想: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些原因都与十月革命爆发有关。
练一练:D
活动与探究
讲一个与列宁有关的小故事:
1.回忆小学时候学过的课文──《诚实的孩子》。
2.复述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年》中的有关内容。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问题探究:练一练D
活动与探究
列表:

动脑筋:想一想:法国元帅福煦和列宁为什么对《凡尔赛和约》分别作出“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和“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评价?
答:因为依靠《凡尔赛和约》所建立的一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是极不稳

固的,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妥协分赃的产物,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练一练:C
活动与探究
1.讨论:对比一下,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时间、地点、操纵国、涉及的地域教师可自行安排,然后组织学生自由发言。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动脑筋:为什么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繁荣”却带来了危机?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快速增长与劳动人民消费能力的相对缩小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这些矛盾一直没有解决,暂时的“繁荣”背后孕育着更大的危机。
本书第21页失业者身上的广告牌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
我会三项技能,我会说三国语言,我已经有三年工龄了,我有三个孩子,我已经失业三个月了,我现在仅仅需要一份工作。
练一练:D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动脑筋:想出几条确凿有力的证据,批驳德国法西斯对*民族的诬蔑。(3点提示:)
1.当代世界有决定影响的三位思想巨人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都是*裔人。
2.*人追求知识,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运用知识谋生。据对美国的*人统计,有将近90%的*男子和65%的女子受过大学教育,*男子中有30%以上获得专业职称和博士学位。
3.*经济学家人才辈出,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中,有1/3属于*人和有*血统的人。
练一练:B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动脑筋
1.想一想,英法为什么要对*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英法对*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是出自仇视社会主义苏联的原因,但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根源。首先,英法尽管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其经济、军事地位却受到了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得英法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扩张针锋相对,而是试图通过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满足侵略者的部分贪欲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其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使一部分人谈战色变,鼓吹不惜任何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再次,30年代的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还有英、法资产阶级对弱小国家固有的蔑视,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视。而*投其所好,竭力造成一种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所有这些都是促成英、法两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因素,但根本原因是英法两国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2.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
这种说法不对。因为早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后,日军已对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进行了侵略。1940年日本还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狂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早已拉开。日军偷袭珍珠港只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
活动与探究
德国在欧洲大陆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为什么没能使苏联屈服?请谈谈你的看法。
德军在欧洲大陆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这是英法等国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的结果。而面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苏联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卫国战争。卫国战争开始后,苏联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按战时体制改组党政工作,迅速把国民经济转入战时经济的轨道。当莫斯科遭到法西斯德国的进攻时,苏联红军奋力抵抗,莫斯科市民紧急动员,苏联军民团结一心,誓死捍卫祖国,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寒冷的冬季,苏联红军展开反攻,不断突破德军防线,对冬季作战毫无准备的德军连吃败仗,莫斯科保卫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是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第一次大失败。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不仅从军事上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更重要的是从政治上打击了德国法西斯的嚣张气焰,证明了人民的力量是可以战胜法西斯的,它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动脑筋:1.想一想,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屡屡得手?
从二战前的30年代开始,英、法、美等国推行一种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政策,即绥靖政策。具体表现在英法的“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法等。由于它们特别是英法的纵容,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致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屡屡得手。
2.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什么意思?
1944年6月,盟军发动了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这是区别于当时苏德战场的另外一个欧洲战场,所以被称作欧洲第二战场。
3.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你怎么看?
20世纪30年代,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法西斯国家的对外扩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日本是世界上惟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但日本的法西斯分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而不是受害者。日本人民同其他遭受侵略国家的人民一样,才是战争的受害者。
练一练:D
活动与探究:1.(略)
2.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它是人类历规模的一次战争,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战争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战争历时六年多,遍及世界各地,损耗了大量财富,夷平了许多城市和村庄,无数生灵涂炭。
据统计,世界人口的80%被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的总兵力高达1.1亿。在战争中丧生的总人数大约为5 000万左右。中国军民伤亡达3 500万人。这次战争的直接军费消耗有1.1万亿美元,占所有参战国当时国民总收入的大半。此外,还有4万多亿美元的物质财富被毁坏,人类多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 在当今世界上,第三世界国家为了争取独立与平等,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并积极反对霸权,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各国人民之间只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才能有力地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这样才能最终避免战争。
第8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动脑筋: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下面两位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你有什么看法?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实用人才;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确立世界霸权地位的政治需要。
两位同学的讨论思路清晰,但表述都有偏失之处。“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只能是主要原因,“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才是根本原因;“战后,美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政治经济实力大增”是重要原因。
练一练:C
活动与探究
请你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制成一个示意图,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

发展情况作一个大致的描述。
总的来看,战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起伏变化大,经济发展呈现出周期性调整状态: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繁荣;70年代,经济危机严重,实力地位下降;80年代,通货膨胀明显,债务负担沉重;90年代,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动脑筋:
到2003年欧洲联盟包括哪些国家?欧洲联盟成立后,这些国家人民的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2003年欧洲联盟共包括15个国家:芬兰、瑞典、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英国、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希腊。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
练一练:C
活动与探究
二次大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找出其共同点。你觉得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共同点: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借鉴:①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②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
大胆创新;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动脑筋:男生: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也许还会存在下去。女生: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想一想,他们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 女生说的有道理。“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但其只是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等。
练一练:C
活动与探究
讨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请谈谈你的想法。
㈠①xx届xx全会以后中国开始改革,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②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改革,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㈡出现不同的结果可从这几个方面分析:①改革中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②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③是否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④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等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对策。(学生可以先分成小组讨论,再进行全体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深入思考,言之有理)
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动脑筋: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练一练:D
活动与探究
1.举出你知道的中外历出现过的改革。并以其中的一个为具体例子,说明其成败的原因。
学生自由发挥,建议不要只简单地举出历史事件名称,而能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一下所举出的改革。成败原因则注意引导学生从主观客观原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方面进行分析。
2.从东欧剧变,谈谈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的影响。
东欧各国大都照搬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在二战后初期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作用,但以后这一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东欧各国出现经济困难,有的国家进行了改革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因各种原因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导致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东欧剧变最深刻的社会根源。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练一练:B
活动与探究
1.简明概括地评价已故以色列总理拉宾为解决中东和平问题所付出的努力。 短文举例:
拉宾曾于1974~1977年担任以色列总理。在他1984年出任以色列联合政府国防部长后开始认识到,只有顺应和平的潮流,以色列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于是,拉宾在1992年再度出任以色列总理后就向阿拉伯国家提出和平倡议,并接受巴勒斯坦人提出的“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和联合国第242、338号决议。1993年11月13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领导人在美国白宫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拉宾与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终于得以握手言和。1994年10月,以色列与约旦签署了和平条约,结束了两国长达46年的战争状态。1995年9月28日,以、巴又共同签署了关于扩大巴勒斯坦自治范围的“塔巴协议”。以、巴和以、约和平条约的签订,给中东地区带来了和平曙光,拉宾和阿拉

初三下册历史练习册答案北师大版相关文章:

初三下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苏科版

初三下册数学课时练答案人教版

初三下册化学复习提纲沪教版2017

新人教版初三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初三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7初三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数学初三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三下册政治单元知识点沪教版

初三下册月考语文试卷

初三下册化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初三下册历史练习册答案北师大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chuzhong/chusan/178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