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三 > 初三上册历史期中知识点

初三上册历史期中知识点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初三上册历史期中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

#初三# 导语】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以下是金笔头网为您整理的《初三上册历史期中知识点》,供大家查阅。


1.初三上册历史期中知识点


  1、人类的形成

  ⑴人类是由非洲南方古猿演变而来;

  ⑵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⑶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⑷劳动创造了人;

  ⑸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或标志:

  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产生、国家的产生

  ⑹三大人种形成于晚期智人时期;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人种的差异只是生理特征的差异,而没有优劣之别;

  ⑺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这两个社会阶段的主要区别在于女性在母系氏族社会占主导地位,男性在父系氏族社会占主导地位;母系氏族发展到父系氏族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

  亚非古代四大文明及其发源地:

  ①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前3500年)

  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前3500年)

  ③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岸流域(前进500年)

  ④中国的古代文明:黄河流域(前2100年)

  3、亚非古代四大文明发源地的共同特征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位于北纬20度-40度之间;

  原因:

  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线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大河流域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含义:尼罗河孕育了埃及和埃及文明

  5、对金字塔的认识

  ①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②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

  ③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④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⑤金字塔是埃及奴隶主残酷剥削、压迫奴隶的历史见证。

  ⑥金字塔是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 制的标志

  6、对汉谟拉比法典的认识

  ①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

  ②内容: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主阶级专政。

  ③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和目的:是一部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 制的标志

  ⑤历史意义:是现存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7、对种姓制度的认识

  ①形成:是雅利安人在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严格等级的制度;

  ②内容:社会全体成员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不同,权利与义务也不同,婆罗门和刹帝利是统治阶级、特权等级;吠舍和首陀罗是被统治阶级,地位悲惨。

  ③种姓制度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 制的标志

  ④种姓制度的实质:印度的等级制度严格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印度中央集权专 制政治的体现

  ⑤种姓制度的影响:种姓制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有不良影响。

  8、西方文明之源

  ⑴西方文明源于古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

  ⑵雅典的发展:

  ①公元前8c建立城邦,

  ②公元前6c成为共和国,

  ③公元前5c后半期达到全盛。

  ⑶雅典的全盛:

  ①时期:公元前5c后半期(希波战争之后)

  ②当政者:伯利克里(政绩)

  发展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权利,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③雅典达到全盛的表现:

  a、经济上,经济繁荣;

  b、文化上,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c、政治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⑷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①进步性: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②局限性: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专政,民主权利只是占人口少数的奴隶主阶级才享有。

  ⑸罗马的发展:

  ①公元前8c建立城邦

  ②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国

  ③公元前2c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繁荣强盛

  ④公元前27年屋大维称帝,建立罗马帝国

  ⑤2世纪,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⑥395年罗马帝国分 裂为东西两部

  ⑦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封建社会的开始。

  ⑧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

2.初三上册历史期中知识点


  法国*

  1.爆发的背景:

  (1)旧制度制约了经济发展,激化了法国各种社会矛盾。

  (2)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

  2.爆发的导火线:

  1789年5月国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第三等级要求增加自身的政治权利,提出制定宪法的要求。路易十六让步的同时,暗中调集军队,企图以武力控制局面。

  3.爆发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4.革命的发展:

  (1)制宪会议通过了多项法令,废除了种种贵族特权和封建地租。

  (2)1789年,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3)1791年,制宪会议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4)曲折:路易十六被迫接受宪法,暗地里致信呼吁欧洲各国君主。奥地利和普鲁士组成联军,进逼法国。

  (5)瓦尔密战役击退侵略者。

  (6)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7)1793年路易十六被以叛国罪送上断头台。

  (8)雅各宾派打退反法联盟军队,平息国内叛乱,把法国*推向高 潮。

  (9)雅各宾派的罗伯斯庇尔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新的反法联军又卷土重来。

  5.法国*的历史意义:

  法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3.初三上册历史期中知识点


  基 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1.基 督教的兴起:1世纪时,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传道者宣传说,耶稣是“救世主”。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 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 督教的传播。

  2.法兰克王国

  (1)建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许多王国中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2)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 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3)版图: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

  3.封君与封臣

  (1)形成: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

  (2)关系: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3)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

  (4)影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4.查理曼帝国

  (1)继位:8世纪,法兰克国王丕平之子查理继承王位,成为法兰克国王。

  (2)扩张:800年前后,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西欧的王国。

  (3)统治:实行鼓励基 督教发展的政策,命令人民贡献“什一税”。

  (4)加冕: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因此查理又称“查理大帝”或“查理曼”,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5)分 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4.初三上册历史期中知识点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根本原因:封建专 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阶级矛盾激化。

  2.时间:1640—1688年

  3.领导阶级:资产资级和新贵族。

  4.开始的标志: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重新召集议会,筹集军费,议员要求限制王权。(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召开)

  5.高 潮: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建立共和国。

  6.结束标志: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

  7.意义:

  (1)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_了封建君主专 制,是人类历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3)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二、《权利法案》的颁布

  1.目的:为了限制王权。

  2.时间:1689年

  3.意义:

  A: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

  B: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5.初三上册历史期中知识点


  一、文艺复兴运动

  1.时间:最早兴起于14世纪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2.首先发生的地点:意大利

  3.主流思潮:人文主义

  4.方式: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

  5.实质: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6.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1)意大利诗人但丁:文艺复兴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著有长诗《神曲》,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

  (2)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成就是绘画,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英国大戏剧家、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7.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

  1.目的:去东方寻找财富。

  2.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2年哥伦布的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和海地。误认为是亚洲的印度。

  4.意义:

  A: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给亚非拉许多国家带来了殖民灾难。 初三上册历史期中知识点

初三上册历史期中知识点相关文章:

初三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参考2015

初三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2016

最新初三上册语文《出师表》教学设计人教版 初三语文出师表教案优质(7篇)

初三上册物理温度知识点总结2014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章知识点资料

初三上册语文知识点(新人教版)

初三上册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15初三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三上册寒假作业物理答案

2014人教版初三上册历史人类的形成知识点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初三上册历史期中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