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三 > 九下社会作业本答案浙教版

九下社会作业本答案浙教版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九下社会作业本答案浙教版

微信扫码分享

第三单元 走向新世纪的政治文明
第一课 人权的历程
1.A 2.C 3.A 4.B 5.A 6.D 7.(1)“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孙中山的人权思想在当时是无法实现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了君主专制制度,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依然面临着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西方列强的铁蹄在中国的领土上肆意践踏中国人民的人权。中国人民连最基本的人权都得不到保障。 (2)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的生存权和其他方面的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和发展。(3)人权的发展系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人权要主权来保护,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8.(1)各民族平等、团结。 (2)没有种族歧视,人人生而平等。没有,美国还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 (3)“人权高于主权”的观点是错误的。人权要靠主权来保护,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人权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事,美国标榜的“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是以人权为借口,肆意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主权,企图独霸世界。

第二课 人民当家作主
1.D 2.A 3.A 4.D 5.C 6.A 7.D 8.A 9.C
10.D 1 1.(1)资金投入不足,农村教育整体薄弱,城乡之间教育发展水平差距拉大。 (2)先写提案,再被人大会议确立为议案,在人大监督下,政府制定了办理方案,落实了扶困资金,并对贫困生实行救助。长春市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市政府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市政府由市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实地调查,收集群众意见,向政府反映情况,参与对地方重大事件的决定,参与对地方政府等国家机关的监督。 12.(1)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转达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和拨打联系电话,甚至向有关国家公职人员当面反映情况。 (2)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发动群众,加强监督,防止窨井盖被偷;被偷之后及时补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等。

第三课 在法治的国家中
1. C 2.A 3. C 4. C 5. B 6. B、 7. C 8. C
9.(l)材料一:主权在君的“人治”。材料二:主权在民的“法治”。 (2)从主体上讲,人治是一人(或几人)之治(即贵族政治),法治是众人之治(即民主政治)。人治依据的是个人的意志,当法律与当权者个人意志发生冲突时,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法治依据的是反映人民大众意志的法律,当法律与当权者的个人意志发生冲突时,法律高于个人意志。人治的结果是实行专制特权,法治的结果是实现民主。法治的观念是消除特权,体现了法的普遍性和平等性。 10.(1)国家、社会、学校。 (2)受教育权。

单元复习
B 2. C 3. B 4. D 5. C 6. D 7. C 8. C 9.B
ll.A 12.D 13.D 14.(1)余杭区政府、区民政局。 (2)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15.(l)听取和收集群众建议,向有关政府机关反映情况;参与对国家和地方重大事项的决定;参与对行政机关等国家机关工作的监督。 (2)言之有理即可。


第四单元 与经济成长、科技进步同行

第一课 置身于市场经济
1. A 2. C 3.D 4. D 5. B 6.D 7. A 8.B 9. A 10.B II.C 12.(l)市场经济存在着自发、盲目、滞后等弱点。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经济的调节应和政府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13.(l)根据所在地区的资源特点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2)首先分析自己所在地区的发展条件、主导因素、资源优势和优势产品等,再提出建议。

第二课 感受科技之光
1. B 2. A 3. D 4. A 5. A 6. B 7. D 8. B 9.C
10.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高效率地运作;对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有敏锐的洞察力;网罗优秀人才。 I 1.(l)知识经济时代。 (2)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和技术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应敏锐洞察技术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市场变化;准确把握住市场的脉搏,了解未来技术或服务的方向。这样,企业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第三课 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1. C 2.D 3. D 4. A 5. A 6. A 7. B 8. B 9. C
I O.(l)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2)与经营者交涉,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向人民法院起诉等。 (3)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带来的恶果、市场经济具有自身的弱点等。 II.(l)中学生使用高科技电子产品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方面。积极方面:使用高科技电子产品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学习条件,帮助我们更快地收集信息,拓宽知识面,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提高自身的素质。消极方面:如果不能恰当地使用高科技电子产品,就会影响学习,影响身心健康成长,引发追求物质享受等不良习惯,甚至会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 (2)本题是开放性题目。选择“科技与人的素质”,可从两个方面来阐述理由,即科技对人的素质的影响以及人的素质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如科技的发展有助于促进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人才的培养,同时科技的发展也促使劳动者产生学习科技的动力和需要;人的素质不断提高,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是科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选择“科技与环境”,可从两个方面来阐述理由.即科技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对科技的需要。如新科技产品的制造、新型工业的发展可能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产生环境问题;目前我国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可以积极转化科技成果,将科技运用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上,有效地利用资源,解决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

单元复习
1. A 2. B 3. B 4. C5. B 6. D 7. D 8. D 9. B IO.C I 1.计划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12.违背了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第二问答案略。 1 3.(l)胡佛政府采取的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这导致经济盲目发展,资本家盲目生产商品,使商品供大于求,导致经济危机。 (2)“看不见的手”指的是市场规律,“看得见的手”是指政府的宏观调控。 (3)在市场经济中,不能只靠“看不见的手”,因为有些产品和服务无法靠市场提供,有些产品不能任由市场调节,同时市场又存在着滞后、盲目、自发等弱点,所以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当然,也不能单靠“看得见的手”,如果政府的作用发挥不当,不遵循市场的规律,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所以,要使“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二者巧妙结合,才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第五单元 生活在国际社会
第一课 聚焦经济全球化
1.A 2.C 3.B 4.C 5.C 6.C 7.B 8.A 9.C 10.C 11.A 12.(l)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2)经济全球化趋势主要表现在生产经营世界化、经济活动全球化、跨国公司国际化等方面。

第二课 多极世界有规则
1. A 2. B 3. B 4. A 5. D 6. D 7.B 8. C 9. B
IO.D II.B 12.C 1 3.(1)联合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2)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14.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欧洲一体化表明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发展,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 1 5.(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或“人世’’有利也有弊)。 (2)政府:在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前提下,积极维护本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企业:积极运用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应对外国的不公平行为;依靠科技,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等等。

第三课 多元文化的交融
1.C2.B 3. A 4.C 5.A 6.C 7.C 8. (l)能结合三个条件进行解释即可。 (2)言之有理即可,如控制旅游人数、参与保护世界遗产的国际合作、制定保护世界遗产的法律、借鉴国外经验等。 9.(l)中国和谐发展,愿与世界共创美好未来。 (2)龙凤文化、陶瓷文化、京剧文化、刺绣文化、丝绸文化等。国际体育精神(奥林匹克精神)。 (3)应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积极推进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种文化应共同存在,全球共享文化成就。

单元复习
1. B 2.D 3. A 4. A 5. D 6. A 7. B 8. B 9. A IO.C II.(l)促进了世界市场迅速扩展,使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交往和生活方式。 (2)大大缩短了人们往来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人员流动频繁,地球越变越“小”。 (3)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前提和基础。 12.(l)对外开放。说明了文化的多样性,显示了中华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友爱、追求和睦生活等传统美德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文化在传播扩散的过程中实现交融等等。 (2)保持和尊重民族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均可)。


第六单元 面向未来,扬帆远航
第一课 在现代化的航程中
1. D 2. C 3.C、 4. B 5. A 6. B 7. A 8. D 9. D 10.C I 1.C 1 2.(l)言之有理即可。 (2)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无论是家庭还是个人,都无须抱怨,也不必恐惧,而应正视并积极地适应它们,勇敢地接受挑战。 13.(l)提供发展经济必要的资金,有助于渔民观念更新,在发展经济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价值冲突。 (2)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之互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发展制造业时,注意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注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等。

第二课 感受竞争 追求创新
1. D 2. D 3. C4. B 5.A 6.D 7.C 8. A 9.D 10.B 11.(l)A (2)坚守节操、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核心是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使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而不中断,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 (3)例如,我们要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学习中要做到乐观开朗、自信自强,遇到挫折不气馁、不退缩,考试失败后不要心灰意冷,而是努力找出差距,以弥补不足,迎头赶上。(言之有理即可) 12.(1)从上至下:② ①③ (2)依次为在交流过程中的创新,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在挑战权威过程中的创新。(3)略

第三课 回顾历史 关注社会 走向未来

1. B 2.B 3. D 4. B 5. A 6. B 7. C 8. D 9. C 1 0.B II.(1)植被遭到大面积破坏,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逐步形成了黄土高原的现状。 (2)略 12.(l)分别考虑的因素是:父母、外在环境、理想、能力。(2)主要应考虑的因素是:个人发展前途、兴趣爱好、职业收入、专业对口、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 (3)在求职时,穿着要整洁大方,打扮要适合自己的气质;要诚实,不说谎;要善于推销自己,把自己的优势展现给对方;要放松,不要紧张等等。


单元复习
l. A 2. A 3. B 4. A 5. C 6. C 7. A 8. C 9. D 10、B 11.C 12. A 1 3.(1)毛泽东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而作。(2)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四渡赤水河;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过草地;进入甘肃、陕西。 (3)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乐观的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14.(1)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推动个人不断进步、全面发展的不竭动力。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3)团结合作、自强不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九下社会作业本答案浙教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