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一 >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

【#初一# 导语】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时间,另外还要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自身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本篇文章是金笔头网为您整理的《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供大家借鉴。



  

1.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世界的地形

  1、人们通常把陆地上的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2、高度的表示方法有相对高度和海拔高度两种,其中海拔指的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的大小。

  3、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4、陆地上的山脉主要有两大山脉带:一是环太平洋山脉带,二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5、世界之最:

  ①世界上的盆地是刚果盆地,位于非洲;②世界上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

  ③世界上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位于亚洲洲;世界上面积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

  ④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世界上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

  ⑤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

  6、科迪勒拉山系主要有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山脉组成。

  7、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五部分。

  学看地形图

  1、概念:等高线:指的是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的线。

  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2、如何画和判读等高线图?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单位为米,数值越大,即海拔越高

  说明:在区别山脊和山谷时,可利用水的流向来判断。水总是由海拔高的地方流到海拔低的地方,但注意画流水线时要垂直于等高线画。向两侧流的是山脊,向中部汇集的是山谷。

  3、陡坡和缓坡的等高线区别: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的是缓坡,等高线稠密的地方表示的是陡坡。

  4、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等地形的等高线表示方法:

  ①鞍部:两个山顶之间低洼的部分②陡崖:等高线重合或相交的地方

  ③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的地方④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地方

  

2.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1、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200多个

  (1)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2)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10个)

  (3)地跨两洲的国家:埃及(亚洲非洲)、土耳其(亚洲欧洲)、俄罗斯(亚洲、欧洲)、美国(北美洲、大洋洲)、巴拿马(南美洲、北美洲)

  (4)国界: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是国家主权范围的界线。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来划分。

  (5)领土:国界范围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1)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2)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南北差异)

  (3)知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亚、新西兰例外---在大洋洲)—“北”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南”

  “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上的商谈。

  “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南北之差”—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别。

  3、国际合作

  (1)联合国:

  总部:美国纽约

  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6个主要机构,5个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

  (2)世界贸易组织:

  总部:瑞士日内瓦中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

  宗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福利进步,主张贸易自由与公平”

  (3)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和平、友谊、进步

  

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1、热带气候:

  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

  季雨林全年高温,一年分雨季(6—10月)和旱季(11月—次年5月)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全年高温,一年分干季(11—次年5月)和湿季(6月—10月)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大陆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全年炎热干燥西亚和北非、

  澳大利亚中部

  2、亚 热带季风气候:

  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

  亚 热带季风气候亚 热带常绿阔叶林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中国、美国、巴西等国东南部

  地中海气候亚 热带常绿硬叶林冬季暖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3、温带气候:

  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和多雨,雨热同期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及附近地区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草原冬暖夏凉,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较均匀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如: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森林草原、荒漠冬冷夏热,年降水量较多,夏季多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耐寒的针叶林冬长而严寒,夏短而暖和,降水较少俄罗斯和加拿大

  4、寒带气候:

  ⑴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山地高原,气温较低,降水较少,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为基本特色。

  ⑵极地气候:①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终年严寒,分布有苔藓和地衣等。

  ②冰原气候:终年严寒。主要分布北极地区和南极洲,无植物生长。


  

4.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1、海陆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识记P29图2.6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②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

  ③洲界: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连在一起叫亚欧大陆,是世界上的大陆,分界线最长,自北向南分别是山、河、海(世界内陆湖)、山和海、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画图:地理书第33页图2.6大洲的分布、图2.7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

  2、海陆变迁:

  (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三叶虫等:海——陆)、海平面升降(台湾海峡看到人类活动痕迹:陆——海)、人类活动(荷兰填海造陆:海——陆)

  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提出)2亿年前地球陆地是一个整体——分 裂——分离——七大洲四大洋: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识记P37图2.19

  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即欧亚板块、北美洲板块、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①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a)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②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将消失: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相关文章: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计划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新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寒假作业答案

2016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资料(2017)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练习册地理参考答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归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chuzhong/chuyi/172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