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一 > 17年七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17年七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17年七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1. C
2. 〈1〉细心 耐心 〈2〉 分心 专心
3. 〈1〉学习中:语言是通往成功彼岸的桥梁 〈2〉生活中:语言是一把打开彼此心灵的钥匙。
4. 从文中看出:“我”是个调皮、贪玩、不爱学习、幼稚但有自制力的孩子。
5. 不能。因为那时总是战乱,总发生事情,没了“又”字,就觉得是第一次的战争,与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不符。
6. 天气是那么令人烦躁不安,阳光不那么强烈,像失去了热情。画眉在树林里不安地鸣叫着;可恶的普鲁士兵正在为夺取他人东西而操练着。
7. 柏林的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从明天起只许教德语,所有法语教师一率换成德语教师。
8. 突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及柏林人们的凄惨。作用是渲染气氛。为下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9. 一种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一种不屈服与敌人的坚强心理,给了上校生命力。
10. 第一句画线句:看出上校的爱国心十分强烈,为祖国的胜利感到自豪。画线句第三句:可看出上校是那么的绝望、失望与悲痛。
11. 法军终于胜利了,柏林胜利了,巴黎人民再也不需要鞠躬于普鲁士兵的脚下,不用生活在被普鲁士兵围困攻陷的苦难之中了,终于可以逃离水生火热的生活,能够安居乐业了。相信祖国会越来越昌盛的。 1.C 2.(1)细心 耐心(2)分心 专心 3.(1)语言向开启文化知识殿堂的大门 (2)语言是连接人与人的桥梁 4.“我”是个天真贪玩,既幼稚又有点懂事的小孩。 5.不能。“又”写出了那时战乱频繁,法国败战连连,坏事跌生,人心惶惶。 6~7略 8.突出了环境寂静、凄凉的特点。这个环境交代了事故发生的时代背景——巴黎被普鲁士包围侵占了,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7、布告牌上写着:从明天开始所有的学校都必须以德语教学。
6、小弗朗士眼中是那种景色说明他心情好,而相对于韩麦尔先生和郝叟老头来说景物就该是:天气阴森森,乌云密布,乌鸦在书上呱呱的叫着,普鲁士士兵在神气活现地训练
9. 此文线索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小弗朗士的所见所闻。作用:贯穿故事情节,表现和深化小说主题。
10. 韩麦尔先生的形象?
答:是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意志的集中体现。
11.小弗朗士这一人物的性格?
答:爱国,知错就改。仇恨侵略者,贪玩,调皮却有自制力。...
1.“ 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表达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韩麦尔先生对不能再教法语的沉重、不舍、难过和愤慨,以及对孩子们的殷切忠告。
2.“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表达了小弗朗士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他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和眷恋以及以前没有好好学习的懊悔。
3.“可怜的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强烈地表达了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身为法文老师却不能教法语,要从这个工作了40年的地方被赶走的同情,以及对韩麦尔先生的敬爱与理解。
4. “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原因是什么?
答:(原文)(1)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2)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
(3)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5.“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语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表达了小弗朗士怎样的感情? 答:表达了他对学好祖国语言的决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7.“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有什么含义?
答:这句话是韩麦尔先生对祖国语言的赞美,实际上表达了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之情,因此唤起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8.赏析“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答: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监狱”比作普鲁士对法国的侵略和统治;把“钥匙”比作法语“;把“打开监狱大门”比作法国人民赶走侵略者,求得民族解放。告诉我们: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可怕的是心灵上所受的奴役和愚弄,只有牢记联系人们思想纽带的祖国的语言,才能维系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人们的爱国激情,从而团结起来,赶走入侵者,求得民族解放。
9.赏析“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
答:这句话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阿尔萨斯和祖国永远在一起,表明了祖国和家乡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
12.“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含义?
答:这句话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含义是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达了小弗朗士对自由和平的渴望,以及对不能学习法语的悲愤与对敌人的仇恨和讽刺。
1、C
2、(1)细心 耐心 (2)分心 专心
3、示例(1):语言像开启文化知识殿堂的大门
(2)语言是连接人与人的桥梁。
4、“我”是个天真贪玩,既幼稚又有点懂事的孩子。
5、不能,又写出了那时战乱频繁,法国败况连连,坏事迭起,人心惶惶。
6、提示:能表现出任务在亡国时的悲哀,沉痛即可。
7、示例:阿尔萨斯和洛林现归普鲁士所有,明日起,学校只许教德语。如有违抗,严惩不贷。
8、突出了环境的寂静凄凉。这个环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为下文埋伏笔
9、一种法国必胜的意志,一种热爱祖国,为祖国自豪而产生的生命力。
10、第一句展现了上校爱国,为祖国胜利而自豪的心情,第二局展现了上校痛恨敌人,要保卫国家的焦急,勇敢,第三句展现了上校因国家危难,用尽最后的力量呼吁同胞保卫国家的悲壮情怀。
11、示例:抓住自豪开心的情感,扣住老人打算盛装迎接军队的计划写。
12、示例:文明的断残不是古代城郭的废弛,而是失去对文字的解读能力,一个民族的毁灭,不在于生命的消逝,而是在于语言的灭亡,汉语是世界上最悠久,美丽的语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17年七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