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一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重点期末复习练习试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重点期末复习练习试题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重点期末复习练习试题

微信扫码分享

这篇人教版语文七年级重点期末复习练习试题的文章,是金笔头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
第一课:一瞬( )间 喧( )腾
第二课:训诫( ) 啜( )泣 迂( )回 纳罕( )
瘦骨嶙( )峋( ) 头晕目眩( ) 小心翼( )翼
第三课: 聒( )噪 收敛( ) 宽恕( ) 卑( )微 一丝不苟( )
第四课:浮想联翩( ) 伫( )立 茁( )壮 挑( )逗
忍俊不禁( ) 仙露琼( )浆 盘虬( )卧龙 迸( )溅 伶仃( )
第五课:藐( )小 鹤唳( )云端 凹( )凸( ) 土砾( ) 怡( )然称快
第二单元
第六课:缀( )连 扒( )窃 倔( )强( ) 洗濯( )
玷( )污 诅( )咒( ) 海天相吻( ) 碌( )碌终生
第七课:贪婪( ) 堕( )落 点缀( ) 冉( )冉 雏( )形
丰硕( ) 累( )累 十姊( )妹 沉甸( )甸 繁弦( )急管
第八课:风韵( ) 地窖( ) 泯( )灭 禀( )告 落难( )
厄( )运 猝( )然 心旷( )神怡 险象迭( )生 慷( )慨( )
第九课: 执著( ) 盛( )名 报酬( ) 奢( )望 呵( )责
蹂( )躏( ) 猝( )然长逝 获益匪( )浅 玲珑剔( )透
第十课:论( )语 三省( )吾身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第三单元
第十一课:酝( )酿( ) 黄晕( ) 烘( )托 抖擞( )精神
第十二课:镶( )嵌 水藻( ) 贮( )蓄 澄( )清 发髻( )
第十三课:芊( )芊细草 黛( )色 主宰( ) 闲情逸( )致
磅( )礴( ) 春华( )秋实 匍( )匐( ) 澹( )澹
第十四课:乌桕( ) 寥( )廓 枯涸( ) 肥硕( )
清洌( ) 梦寐( )以求
第十五课:碣( )石 竦( )峙( ) 白沙堤( )
第四单元
第十六课:骸( )骨 峰峦( )
第十七课:峰峦( ) 一霎 ( )那 匀称( ) 崩塌( )
第十八课:喑( )哑( ) 静谧( ) 狩( )猎 莴( )苣( )
喧( )嚣 篡( )夺 劫( )掠 窸( )窣( )作响 更胜一筹( )
第二十课:山中蜃( )景 高插青冥( ) 碧瓦飞甍( )
直接霄( )汉 黯然飘渺( )
第五单元
第二十一课:丫杈( ) 堕( )落 憔( )悴( ) 虐( )杀
恍( )然大悟 苦心孤诣( )
第二十二课:攥( )紧 树杈( )
第二十三课:霎时 水波粼( )粼
第二十四课:匿( )笑 并蒂( ) 菡( )萏( ) 攲( )斜 荫( )蔽
第六单元
第二十六课:炫( )耀 称( )职 妥( )当 滑稽( )
骇( )人听闻 随声附和( )
第二十七课:飘渺( )
第二十八课:澄( )澈 莽莽榛榛( )
嬉( )戏 潺( )潺 哞( )哞 酥( ) 踉( )踉跄( )跄
重点词语:
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 瘦骨嶙峋 心惊肉跳 一丝不苟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蜂围蝶阵 盘虬卧龙 明察秋毫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夏蚊成雷 海天相吻
浪子回头 碌碌终生 绝处逢生 可望不可即 繁弦急管 红灯酒绿 具体而微
玲珑剔透 多姿多彩 不可磨灭 回味无穷 得失之患 心旷神怡 阴晴圆缺
举世无双 心疼如割 险象迭生 多愁善感 突如其来 异国他乡 慷慨大方
获益匪浅 猝然长逝 问心无愧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任重道远 繁花嫩叶 呼朋引伴 抖擞精神 花枝招展 气势磅礴 春华秋实
闲情逸致 芊芊细草 轻飞曼舞 春花秋月 梦寐以求 海枯石烂 日转星移
姿态万千 变化无常 弱肉强食 隐隐约约 窸窣作响 连续不断 夜色苍茫
更胜一筹 惊慌失措 开膛破肚 津津有味 断肢残腿 毫不犹豫 昂首挺立
一叶孤舟 遥遥在望 孤塔耸起 高插青冥 碧瓦飞甍 历历在目 风定天清
一切乌有 直接霄汉 黯然飘渺 恍然大悟 苦心孤诣 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神通广大 踉踉跄跄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默写整理
直接默写:
1、子曰:“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沧海》
12、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
1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14、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 秋思》
15、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龟虽寿》
16、绿树村边合, _______________。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_。《过故人庄》
17、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18、___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9、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20、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泊秦淮》
2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
22、正如万山圈子里,_________________。《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23、_______________,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
24、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25、俄而雪骤,公欣然曰:“?”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世说新语.咏雪》)余忆童稚时,能———————,———————,————————————————,故时有物外之趣。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则是无信;,则是无礼。(《陈太丘与友期》),吹面不杨柳风。月光淡淡,。白云团团,。远远的街灯明了,。天上的明星现了,。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冰心 《荷叶 母亲》)
二、理解性默写:
1.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 ,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十则》中的词句填空。
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 , ?
3. 《论语》中论述新旧知识关系的句子是: , 。
4. 《论语》中比喻君子始终能坚守志节的句子是: , 。
5.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
6.《<论语>十则》中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强调学思结合的句子是:
               ,             。
7.《论语》十则中强调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     。
8. 我们在摒弃别人缺点的同时,还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正如《论语十则》中所说:“ , 。”
9. 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 !”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
10.《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
是“ , ; , 。”
10.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一句是:      ?      。
11. 《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
。”
12. 《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 , 。
13.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 , ”。
1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 , ”。
15. 《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的句子:          ,          。
16.《天净沙 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      ,      。
17.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
, 。”作为内容就很合适。《龟虽寿》
18.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           。
19.《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       。
20.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通过幽静环境的描写表现人的心情与自然景色和谐相融的诗句是:            ,            。
2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作者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的诗句是:            ,            。
22.“剪烛西窗”已成为朋友久别相聚的代用语,请写出《夜雨寄北》中与之相关的诗句是:            ,              。
23. 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
           ,              。
24.《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中抒发惜春伤时之情的对偶句是:                 ,                 。
25.《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具有哲理的句子:        ,        。
26.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强调人要进步,就必须不断吸取新知的诗句是:
“               ,                。”
27.朱自清在散文《春》一文中用了两组优美的排比句“      ,       ,
     ”;和“      ,       ,      ”描写春花和春雨的美。

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整理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观 ;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为人称道的名句,请从写作手法和抒情的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答:写作手法: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写的是虚境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抒发感情:抒发了诗人期望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表现了诗人宽广博大的胸怀。
3.诗中两个“若”字用得好,请你说出好在哪里。
答: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
答:江水浩荡,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面上。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阔”和“悬”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阔”表现出江水浩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荡。“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悬”反映了一帆风顺,行船平稳。表现出诗人胸襟的开阔和心情的舒坦。“天净沙”是 名,“秋思”是 名。极力渲染悲凉气氛,选文的作者是 代作家 ,字三白,苏州人,著有《浮生六记》。驱之别院驱素帐中昂首观之昂观青云白鹤观观使与台齐拔山倒树盖一癞虾蟆庞然大物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3、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4、蹲其身,使与台齐。
5、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获得了哪些物外之趣的?

2、作者“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怡然称快”指的又是什么事情?(用原文句子回答)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使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有何好处?
4、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


5、文章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课文的描写充满童真童趣,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处,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积累
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诗人,诗歌评论家,文学教授。  
2、《走一步,再走一步》美国莫顿·亨特:作家、心理学家。代表作:《痛击》、《心理学的故事》。  
3、《短文两篇》①《蝉》作者:小思 本名:卢玮銮,有散文集《承教小记》、《路上谈》、《彤云笺》等 。②《贝壳》作者:席慕蓉,台湾诗人、散文家。代表作有:诗集《七里香》《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我的家乡在高原上》等延续新诗温柔淡泊的风格。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原名冯钟璞,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5、《童趣》沈复(1763年—1825),字三白,号梅逸,清代文学家。著有《浮生六记》。
6、《理想》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当代诗人.著有诗集:《流沙河诗集》、《故园别》、等。  
7、《短文两篇》 ①《行道树》是由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所作。中国作家之一。②《第一次真好》,由台湾女作家周素珊所作。 
8、《人生寓言》的作者是周国平。  
9、《我的信念》玛丽·居里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pō)两种自然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0、《论语》 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之一。  
11、《春》是一篇写景抒怀的散文,作是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7、《看云识天气》本文是朱泳焱根据有关资料改写的。是一篇科普文。
18、《绿色蝈蝈》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选自《昆虫记》,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昆虫记》称为“昆虫的史诗”。
19、《月球上的足迹》朱长超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登月的全过程。这是一篇饶有兴味的科普小品。全文写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吸引人。
20、《山市》选自《聊斋志异》。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字留仙,别名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的社会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21、《风筝》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 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往事重提》);
22、《羚羊木雕》张之路,作家。 
23、《散步》作者:莫怀戚,重庆作家。著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  
24、《诗两首》①《金色花》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②《纸船》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原名谢婉莹,,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往事》等,她的散文,委婉、秀丽、清新、自成一家冬被人称为“冰心体”或“闺秀体”。  
2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选自南朝宋时刘义庆组织职员孤独编写的《世说新语》,它是六朝志人物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共8卷,分为德行、言语、文学、政事等36门。  
26、《天子的新装》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代表作有:《天子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夜莺》、《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白雪公主》等。
27、《郭沫若诗两首》。郭沫若(1892~1978) 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
28、《女娲造人》袁珂—《神话故事新编》: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文中处处布满孤独了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作品精选》——金波:是一篇美丽的抒怀孤独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文章从“影子”“萤火虫”对盲孩子的关爱、帮助中,启示我们都应该来关爱弱者,只有“爱”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30、《伊索寓言》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伊索——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对盲目自高自大的赫耳墨斯进行了讽刺,告诉我们要重视事物的本质,不能爱慕虚荣;②《蚊子和狮子》则提醒我们,取得成绩后不要骄傲自满,自得忘形。③《智子疑邻》——《韩非子·说难》——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思想家。④《因祸得福》——《淮南子·人间训》(《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等编著,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七年级上册课后名著阅读导读
1、《繁星》《春水》:
主题是“母爱、童真、自然”。
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位女作家。这两作品是在受到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如“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诗中的母爱往往有双重内涵:一是母爱对诗人的浸润,二是诗人对母爱的深情颂赞。
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作者认为:人类来自自然,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一致的。如“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称为“哲理诗”。如: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作品的艺术成就表现在:
一是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二是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2、《伊索寓言》:主题是“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如:《狼和小羊》、《猫和鸡》
二是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狐狸和山羊》
三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如《蚯蚓和狐狸》、《蚂蚁和蝉》
作品的艺术特色是:一是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二是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广泛采用拟人化手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重点期末复习练习试题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