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一 > 初一历史期中试卷2015

初一历史期中试卷2015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初一历史期中试卷2015

微信扫码分享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
1.歌星刘德华唱的《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说:“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 ”,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去体会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到 ( )
A. 云南元谋县 B.北京周口店
C.北京周口店 D.浙江河姆渡
2.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共同点有 ( )
①都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②都使用打制石器
③都会用火 ④都过着氏族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3. 火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火的使用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在我们远古人类中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4. 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二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有可能享受米饭的是 (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5. 蔬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国最早种植蔬菜的是( )
A.北京周口店居民 B.浙江河姆渡居民
C.陕西半坡居民 D.云南元谋人
6. 大汉口原始居民生活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 )
A.进入父系氏族 B.生产工具进步
C.生产提高 D.贫富分化
7. 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部落分布在(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辽河流域
8.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炎帝,他号称( )
A.燧人氏 B.神农氏
C.轩辕氏 D.伏羲氏
9. 某人因触犯刑法而被投入监狱,最可能是在下列谁的统治时期 ( )
A.黄帝 B.舜
C.禹 D.尧
10. 周文王任用的贤才中最的是 ( )
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鲍叔牙
11. 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 (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12. 文物是考证历史的重要资料。下面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 )
A.半坡彩陶 B.大汶口黑陶
C.司母戊鼎 D.毛公鼎
13. 下列青铜器中,最能体现三星堆青铜文化的是 (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 D.青铜
14. 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是( )
A.楚庄王 B.晋文公
C.齐桓公 D.宋襄公
15. 晋楚之争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王,其中主要事件是( )
A.葵丘会盟 B.城濮之战
C.长平之战 D.桂陵之战
16. 战国时期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
A.楚国 B.齐国
C.秦国 D.燕国
17.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 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战役
有( )
①城濮之战 ②桔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马陵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8. 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
A.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B.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C.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 D.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19. 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的办法应该是 ( )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理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20.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次革命,牛耕进一步推广是在( )
A.春秋时期 B.商朝
C.战国时期 D.西周
21. 战国时期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赵州桥
22. 下列哪一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最能体现朴素辩证法 (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荀子
23. 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善用权术,建立权威
C.爱己爱人,崇尚和平 D.清心寡欲,顺其自然
24.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
A.兴办私学 B.创立儒学
C.开办太学 D.创设科举制度
25.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的封建国家,提倡改革,主张法治的代表人物是( )
A.孙武 B.孙膑
C.孟子 D.韩非

腾八中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
历 史 答 题 卡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制卷人:尹冬梅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观察下图,回答问题。(9分)

(1)你知道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的时间吗?从图中可看出该远古人类位于哪条大河流域?(2分)

(2)从上图山顶洞人的装饰品中你能知道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哪些技术?(2分)

(3)从图中可以看出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分别住在什么样式的房屋里?(2分)
(4)河姆渡 居民和半坡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原因与什么有关? (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左传》中记载:“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荀予•儒敢》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二 “罢兵西归……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 ,日齐。”
(1)两则材料反映西周实行什么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4分)

(2)周天子封的对象都有哪些人?封国的统治者叫什么?(4 分 )

(3)根据这种制度,国君或诸侯享受的 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有哪些?(3分)

28. 历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 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日:“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以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4分)

(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概括商鞅所为的历史作用。(2分)

(4)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3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材料二 “民为贵”,“君为轻”。 ——孟子
材料三 2007年9月,以“走进孔子、喜迎奥运、同根一脉、共建和谐”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拉开帷幕。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材料四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他“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岁下决心学习)”,一生努力不懈,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三十岁建立起自我,四十岁不再迷惑,五十岁认同自己的命运,六十岁自然地接受各种批评,七十岁心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却不违反礼制规矩)。”
(1)孔子和孟子是_______________的代表,这一学派的思想核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材料一被推荐为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之一。请你说说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结合材料三的“主题”说一说这句话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给我们什么启示?(5分)
(3)请用一句简洁的话介绍孔子。写出他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方面的名言。(4分)

(4)读了材料四孔子一生努力的有关材料,你有什么感想?(4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初一历史期中试卷2015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