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一 > 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014

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014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014

微信扫码分享

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014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一考试网

一、基础知识(1 5 分)

1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 )2分

A . 瞻仰( zh ā n )摩挲( su ō)B . 踱步( d ù)修葺( q ì)

C . 和煦( x ù n )踌躇( ch ó u )D . 聆听 ( n í ng )寻觅( m ì)

2 . 下列词有没有错别字,如有错字在字下打“×”,并在括号内写上正确的字:2分

A . 高官厚绿( )B . 走头无路( )

C . 日里万机( )D . 生机脖脖( )

3 . 写出下列形声字的形旁:2分

⑴ 氛( )⑵ 园( )⑶ 猛( )⑷ 翅( )

4 .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⑴不能自已 A . 已经 B . 停止 C . 后来( )

⑵百感交集 A . 感想 B . 感谢 C . 感激

⑶修长 A . 修改 B . 修筑 C . 长

⑷颓唐A . 萎靡B . 精神不振作C . 衰败

5 . 下列句子中使用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项:( ) 2分

A . (他)小心地翻阅着墨笔写成的文稿:一篇《清贫》,一篇《可爱的中国》,

97-98 年初中语文第二册期末考试题。

B .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 ---- 他的手是多瘦啊!

C . 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D . 看守长拿着鞭子逼问宣灏:“这张传单是谁写的!”

6 . 《荔枝蜜》写了“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下面几个句子表达了这一变化的过程,它们的先后顺序是:□□□□3分

A . 这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B . 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C . 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D . 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7 . 说出下列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2分

A .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

B . 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 )

二、现代文阅读(30分每题2分)

(一)

记得有一次,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模模糊糊往

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你要干什么?”

“找蔡老师 ... ”迷迷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

1 . 请给上文段安一个小标题 _______ (不超过四个字)2分

2 . 指出文中标短线的词的词性:2分

什么( )忽然( )起来( )往( )

3 . 从记叙文的要素分析,上文缺少了一个要素,这就是 _____ ,根据原文应把“有一次”改为 _______ 2分

4 . 文中有两处词语用得不当,请在原文上改正。2分

(二)

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本话,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语文试题《97-98 年初中语文第二册期末考试题》(http://www.unjs.com)。◆分享好文◆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 ---- 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书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手腕上:

“你买这本书吧 ---- 这本比那一本好。”

1 . 上文选自《 》一文,作者是 _________ 。2分

2 . 文中的“精神抖擞”是 _____ 短语,文中“抖擞”的反义词是 ______ 。2分

3 . 文中的“他”指 _______ ,对“他”作了 _____ 描写,写了“他”的 _____ 、 ____ 、 ____ 和 _____ 6分

4 . 解释词语:1分

打眼----

5 . 文中有一处用了比喻修辞方法,这是“ ________ ”,主要形容“他”的 ___________ 。2分

6 . “你买这本书吧 ---- 这本比那一本好。”“这本”指《 》,“那一本”指《 》。2分

(三)

①这座纪念碑是根据1949年9月 30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xx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兴建的。②当天傍晚,毛主席率领全体政协委员为纪念碑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奠基礼,毛主席亲自执锹铲土,为纪念碑奠定基石。③从1952年8月1日动工兴建以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援和关怀。④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 37.94 米,有十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 4. 24 米。 ⑤纪念碑用近 17000 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 ⑥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对先烈们的怀念。

1 . 文段可分为三层,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②③│④│⑤⑥

C . ①②│③④⑤│⑥ D . ①②③│④⑤│⑥

2 . 文段用的说明方法是( )2分

A . 下定义 列数字 B . 打比方 列数字

C . 作比较 列数字 D . 举例子 列数字

3 . 说明事物常常穿插记叙,请用~~~划出其中记叙的句子。2分

4 . 解词:1分

奠基礼--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15分)

1 . 把下面作者与作品连线:2分

《桃花源记》 杜 甫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石壕吏》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陶渊明

2 . 补充句子:2分

⑴接天莲叶无穷碧, 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 ,浅草才能没马蹄。

3 . 指出通假字:2分

⑴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____ 通 ____

⑵风吹草低见牛羊。 ____ 通 ____

⑶对镜帖花黄。 ____ 通 ____

⑷出门看火伴。 ____ 通 ____

4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 )问( )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⑴在文中括号中填上省略的词2分

⑵解释加点的词:2分

咸: 云: 具: 为:

⑶指出下列词的古今异义:2分

妻子:古 _____ 今 ________

无论:古 _____ 今 ________

⑷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根据本文内容所概括的成语是 _______________ 1分
一、1.略。2.C. 3.B 4.A.5.(1)却话巴山夜雨时(2)沉舟侧畔千帆过(3)山岛竦峙(4)会当凌绝顶(5)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6)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6.示例: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理想和目标。 7.(1)示例:图书馆、资料室、网络。(2)①④为一类,②⑤为一类,③⑥为一类。(3)示例:①④为外来词或音译词;②⑤都是偏正短语;③⑥生动活泼。

二、 [一]8.因为多多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而单亲家庭的孩子问题太多。9.喜爱多多--嫌弃多多--同情多多|--喜爱多多 10."我"二话没说,把多多带进屋里,洗了一个又大又红的桃子塞在他的手里,并叫他来屋里来玩。11.对单亲儿童的关爱问题。 12.示例:"我"尽管对单亲孩子有偏见,但也能够及时认识并改正错误,不失为一个好妈妈。[二]13."道路开膛"指的是在进行地下管线的修建、改造时,将城市路面挖开施工。 14.本文介绍的是一种非开挖技术。它是利用岩土钻掘等技术在地表无需挖槽或以最小开挖量的条件下进行各种地下管线的铺设、更换或修复的施工技术 包括现场勘察、现有地下管线的探测和检测等相关技术。 15.在相同的条件下,非开挖施工的综合施工成本均低于开挖施工的成本;采用非开挖技术进行管线施工,可以大大缓解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带来的道路拥堵状况,加快施工进度;在一些无法实施开挖作业的地区铺设管线,如穿越公路、铁路、建筑物、河流、古迹保护区、闹市区、农作物及植被保护区等方面,非开挖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采用非开挖技术还可对管网进行"预防性修理"。 16.不能删去。因为"不完全"表明了不是全部资料的统计,只是部分的,删去后表达的意思就不准确。 17.从人们关注的问题入手,引出说明的对象,领起下文。[三]18.(1)夸耀 (2)放 (3)打发 (4)盖 19.A 。 20.C。 21.(1)我也没有什么,只是手熟练罢了。(2)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头赞许他的射技。 22.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可骄傲自满。

三、23.作文略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014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