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二 > 高二上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高二上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二上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高二# 导语】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知识,肯定会累,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金笔头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上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二上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解析:C怪癖pǐ,摒除bìng,软着陆zhuó

  2.解析:B渲泄——宣泄万劫不覆——万劫不复关怀倍至——关怀备至

  3.解析:B

  4.解析:BA项,“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此处应为“不管”,B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多贬义。C项,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此处应为“馈赠”,“馈赠”指把财物无代价地送给别人,赠送的东西、礼品等。D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不合语境。

  5.解析:DA搭配不当。“实现”和“行动”不搭配,“实现”改为“实施”。B句式杂糅。“关键在于土地改革”或“土地改革是很重要的”两种句式取其一。C语序不当。把“研究听取”改为“听取研究”。

  6.解析:A

  7.解析:D“东流水”“如苍狗”“一寸金”都是比喻

  8.D【解析】A项不能鼓励超速;B项应为“严禁烟火”;C项考场不应提“失败”。

  9.解析:A殊-同愈(进)—退

  10.D【解析】A古义为到达,B古义为外交使节,C古义为心腹

  11.A【解析】A为判断句其他三项为被动句。

  12.解析:AB“罪岁”:归罪于收成;C“以身份低的为师,就……;以身份高的人为师,就……”;D“莫取”:不要去占有

  13.解析:D

  14.B【解析】以……为耻

  15.C【解析】而:均为表并列的连词。A.自己的,代词;表反问的语气词。B.句中表停顿,语气助词;句末表陈述,语气助词。D.用在主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这些,代词。

  16.B【解析】“作者认为那些……老师,只是‘小学’而已”不当。“小学”是对士大夫之族“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方面丢弃了”的错误做法的批判。

  17.D【解析】只是消费者的看法,与塑料袋是否“糟糕”无关。

  18.C【解析】A.“完全取代”“所有”“不合原意,也太绝对;B.与文中的“继续为人类造福”矛盾;D.“在世界各国将会普遍推行”太武断

  二、填空题(本小题共2题,第19题4分,第20题2分,总6分)

  19.解析:⑴师之所存⑵金石可镂⑶潦倒新停浊酒杯

  ⑷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⑸卷起千堆雪

  20.解析:鲁迅浙江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22题各3分,第23题4分,共10分)

  21.描写方法:细节描写。

  表达效果:强调蔬菜瓜果的新鲜;突出北平“接近自然”的特点;表达喜爱和自豪的感情。

  22.对北平生活环境的喜爱;对北平平民生活的向往;想回到北平而难以实现的遗憾。

  23.通俗易懂(口语化或有京味);朴素简洁;自然真挚。

2.高二上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一、1.B2.A3.B

  二、4.C5.A6.C

  7.【答案】(1)他的哥哥当时本有声望,却停留在闲散官职的位置上,李揆却不加推荐。(大意2分,“时名”“滞”“引进”各1分)

  (2)当地州郡长官稍有轻慢,就又迁居,所以他搬迁的地方,大约有十多个州。(大意2分,“薄”“迁徙”“盖”各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翻译文言语句,要注意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要注意文意的理解,更注意关键词语及特殊句式的翻译。如(1)中的“时名”“滞”“引进”;(2)中的“薄”“迁徙”“盖”就是得分点。

  8.【答案】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答出烘托和渲染手法的2分,能做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全诗并没有直接写“梅”,而是采用了烘托、渲染的手法来进行表现,如“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就用大雪来对梅进行烘托。回答此题应该先答出所用手法,再具体分析这种手法使如何运用的,并指出这样写的作用。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思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后才离开。(答出作者心情的3分,能做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本题考查的落点是思想感情。回答此题,要从“梅”的这个意象切入,思考“梅”在抒发情感上的作用,再结合具体的诗句“惆怅江头数枝梅”“相思应恨劫成灰”进行理解。

3.高二上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1.C(A项的“渲染”音“xuàn”B项“怦然心动”音“pēng”,D项“脊梁”音“jǐ”)

  2.A(B赡shànC.禅shànD.祓fú)

  3.A(B项有歧义:“利息”的含义不明确,可改为“贷款利息”;“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与后文重复,可去掉。C项后一分句暗换主语或谓语中心语残缺。可在“耗时”前加“需要”,并去掉“不可或缺”。D项表意不明:“这”指代的内容不明确,如果指“不能发生矛盾”尚可,指“发生矛盾后就各执己见”就不妥了)

  4.C(A项“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杂糅,应该只保留“获得了群众的好评”或“群众的好评如潮”一说。B项“群体、社会、他人”并列不当,几个概念相交差,不能并列。D项“阐明了……张扬”动宾搭配不当)

  5.B(“谢”应该是“认错、道歉”的意思。本题所考查的四个实词中的“谢”、“过”是老大纲规定的120个词语中的)

  6.C(C组的两个“其”都是副词,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A项中的“而”是连词,第一个表示承接关系,第二个表示修饰关系。B项中“焉”,第一个是代词,作宾语,相当于“之”,那里;第二个是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D项中的“与”,第一个是介词,和;第二个是连词,和。这个选项值得推敲)

  7.C(“是游宜有记”的意思是“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再者一直未能写成,不仅仅是事务繁忙,还因为“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8.(1)老人知道了我们的心思,说:“我不需要(它们)了。”(于是我们)各自揣着书出来了。

  (2)立恭折断一根竹子,凿出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一样的.声音。

  (3)一会儿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礼说:“为什么不给我诗呢?”

  【解析】第(1)句中的关键字是“识”、“无用”和“怀”,分别是“知道、懂得、明白”、“不需要”(本人认为译为“没有用处”也可),“怀藏、怀揣”(如“怀其璧,从径道亡”)。第(2)句关键词为“窍”、“作”,分别是“凿孔”(本人以为“挖孔、钻孔”更贴切)、“发出”。第(3)句的关键词是“揖”、“奈何”、“与”,分别是“拱手行礼”、“为什么”、“给”。(本人感觉答案的翻译不够贴切,不如译为“先生为什么不肯送我一首诗呢?”

  【作者介绍】

  杨士奇(1365—1444年)名寓,明代泰和(今属江西)人。与杨荣、杨溥并称“三杨”,同为朝中重臣,是当时文学流派“台阁体”的代表人物。朝廷诏令、奏议多出其手,文风平正纡徐,典雅工丽,于“三杨”中最为著称。

  《游东山记》名为游记,却由写人开篇,以抒情结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并非东山一带宜人的景色,而是那些各具特色的人物情态:隐溪的持重,立恭的儒雅,千户的豪爽,道士的憨态,以及着墨不多的无名老者,无不呼之欲出,如在眼前。作者看重蒋氏父子的交往和陶醉于东山之游,正是因为那种古朴淳厚的人际往来与宁和幽远的田野之趣。而所有这些都以一种“极平不费力”的笔调淡淡写来,却叫人回味无穷,这正是杨士奇学欧阳修散文风格的成功之处。“东山”在湖北武昌东面。

  【参考译文】

  洪武二十八年,我旅居武昌。武昌有位蒋隐溪先生,祖上也是我们庐陵人,已经八十多岁,爱读道家书。儿子立恭会写诗。父子二人都是气度旷达的人,平日深居简出,隐藏自己的志向和才气,不随便与人来往,只和我情投意合。

  这年三月初一,我们三人带着四五个童仆,携带酒食,出门远游。天还没有亮,朝东走,走过洪山寺二里左右,向北拐,走小路大约十里,穿松林,趟水过山涧。涧水清澈,深处可以泛小舟。溪边一块大圆石,能坐十几个人。青松翠竹,绿阴掩映,十分茂密。这时风和日丽,野草与树木的花朵盛开,香气飘拂沾染衣裳袭人,百鸟争鸣。于是动手清扫石面,坐在上面。

  坐了许久,听见鸡叫声和狗吠声。我招呼立恭起身,向东走了几十步,翻过一道山冈,只见田野平坦广阔,近处有十几间茅舍。于是前去拜访。一位约有七十多岁的老者,长长的头发像雪一样白,披落在双肩,面容红润光泽,好像是会饮酒的人。老者邀请我们两人坐下。窗下有几套书。立恭抽出一册《列子》,我拿起一部《白虎通》,都想把书带走却不便开口索取。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这两部书我没有用处。”于是,我们两人各自将书揣在怀里,告辞离开。

  回到石上坐下,分派童子摘来芋叶当盘子,把肉放在上面。立恭举起酒葫芦斟酒,传递酒杯依次喝了几轮,立恭乘兴写了一首七言近体诗,我和了一首。酒喝到一半,有一个骑马经过的人,竟是我的老朋友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他先是感到惊讶,相视一笑,却并不停留,径直驱马离开。不久,便备办了丰盛的酒菜,带着一位道士一起来。于是我们和他们一起喝酒。道士拿出一帧《太乙真人图》请我们题诗。我题写了一首五言古诗。立恭不写,只一味地向道士敬酒。道士不能承受,躬身告饶,引得众人捧腹大笑。李千户取出琵琶连弹数曲。立恭也折断一根竹子,钻了几个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般悦耳的声音。隐溪老先生也忍不住唱了一阕费无隐的《苏武慢》。道士翩翩起舞,两个童仆也跟在他后面拍着手跳了起来。之后,道士再次拱手行礼问立恭:“先生为何不肯为贫道赋诗!”立恭提笔写了几首绝句,诗句更加新奇。于是重新喝酒,我和立恭酒量不大,都有些醉意。

  不久,太阳西下,距离西边山峰只剩一丈多了,隐溪先生唤回我俩,说:“玩乐难道没有止境吗!”于是,我们和李千户、道士拱手作别。途中,隐溪先生指着道旁山冈脚下,回头对我说:“这里就是我修建坟墓的地方。”又指着路边的桃树嘱咐我:“明年赏桃花时就到这里来找我吧。”

  回来之后,立恭对我说:“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可是当时我没有闲暇写作此文。

  这年冬天,隐溪先生竟溘然长逝。我痛哭哀悼。第二年寒食节,与立恭相约去给老人家扫墓。没想到那时我又闹了一场病,未能如约前往。过了不久,我将要返回庐陵,临行特地到立恭府上留宿话别,这才动手追记东山之行。没有写完,立恭拿去读,边读边哭,我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于是再次搁笔。但是想到自己往日与蒋氏父子交好深厚,而且多次在武昌游历山水,乐趣没有超过这次的了,所以我努力把它写完,亲手抄了一遍送给立恭。

  东山春游的第二年,八月初三日记。

高二上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相关文章:

高二上册英语教案范例

高二上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

高二上册物理知识点整理

高二上册政治练习册答案

高二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

高二上册化学必修二知识点

高二上册化学第三章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册《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说课稿

高二上册必修一政治知识点整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二上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er/181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