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微信扫码分享

【#高二# 导语】高二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了解后,学生们需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这可谓是学生们第一次完全自己把握、风险未知的主动选择。金笔头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助你金榜题名!

1.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

  (1)昼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大于零,值出现在正午,即地方时12点时。

  (2)夜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小于零,最小值出现在子夜,即地方时0点时。

  (3)晨昏线(圈)上太阳高度等于零。

  (二)正午太阳高度:

  (1)太阳直射那一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

  (2)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纬线有两条,这两条纬线分布在直射纬线的两侧,与直射纬线的纬差相等。

  (3)某一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纬线与直射纬线的纬差。

  (三)二分二至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1)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2)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上太阳高度为90°,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的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3)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4)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太阳高度为90°,南回归线南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的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2.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世界分布:中亚、美国、北非)

  2、自然原因: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

  ②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春季大风日数多;

  ③地表植被稀少

  3、人为原因:

  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破坏植被;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

  ③开矿。

  4、治理措施:

  ①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②控制载畜量;

  ③营造“三北防护林;

  ④退耕还林、还牧;

  ⑤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

  ⑥禁止采挖发菜等。

3.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三大经济地带、三大自然区、三级阶梯。

  2、主要山脉与其他地理界线的对应关系:

  山脉走向:天山、阿尔泰山、大巴山、贺兰山、祁连山、阿尔金山、太行山、武夷山、南岭、昆仑山、阴山。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

  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以下三列: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阿尔金山脉

  南北走向的山脉

  贺兰山脉

  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阿尔泰山

  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3、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

  地形因素、洋流因素、海陆因素。

  4、河流的水文特征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流量、流速: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结冰期、凌汛:有无、长短

  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试比较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河流水文特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支流多支流少雨水补给为主雨水补给为主汛期长汛期短水位变化小水位变化大无结冰期有结冰期含沙量小含沙量大

  5、气候的降水类型:

  全年降水多的就是年雨型,例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季或者夏半年降水多的就是夏雨型,如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XX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降水多的就是冬雨型,例如地中海气候。

  终年降水少的就是少雨型,例如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6、农业的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季风区商品谷物农业:东北(夏季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国有经营)混合农业:珠三角地区(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商品率高)游牧业:四大草原(天然草场)(粗放经营)大牧场放牧业:内蒙古草原(优质天然草场,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热带种植园农业:海南岛、云南南部(热量充足、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乳畜业:发达城市郊区(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4.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5.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及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

  2、分类: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社会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

  工业社会时代——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如大庆、鞍山等城市的发展

  后工业化时代——自然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的地位上升。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小。

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二年级下册生物说课稿

高二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

高二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

高二年级地理下学期知识点

高二年级英语上册必修一知识点

高二年级写景作文500字5篇

400字高二年级关于抗战胜利周记

高二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高二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

高二年级过秦论原文及译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er/184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