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

【#高二# 导语】因为高二开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识肯定有一定的欠缺,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计划,更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会白白流淌的,收获总是自己的。金笔头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助你金榜题名!

1.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2.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城市道路的交通网络

  (1)主要特点

  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

  行人和车辆流动方向和数量有一定变化规律;

  典型的混合型交通;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

  (2)城市道路网

  格局规划原则:

  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保护环境

  欧洲城市:环行—放射式道路网为主

  我国城市: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为主

  (3)问题及改善

  问题1:交通线路拥堵

  对策1: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是最根本的措施

  问题2:交通环境污染

  对策2: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绿化美化交通线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3.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1、地球自转:

  绕转中心:地轴(它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

  另一周期是:太阳日(24小时),360°59’

  2、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南极上看是顺时针。P13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其他各地角速度都为15°/h。P14线速度:赤道(1670㎞∕h),向两极逐渐减小,两极线速度为0

  3、地球公转:

  绕转中心:太阳

  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周期)公转轨道:椭圆形

  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小)。

  注意:夏至日点在远日点附近,冬至日点在近日点附近。

  ●黄赤交角(23°26’):黄道面+赤道面

  地球运动的意义:

  ●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改造地球的形态(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公转: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形成

  4、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黄赤交角(23°26’)

  地球运动的计算: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太阳高度为0。

  晨线:由夜变为昼。昏线:由昼变为夜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

4.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5.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②XX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o--40o大陆的西岸,位置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乾燥

  XX带季风气候: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夏季风--高温多雨。

  ③温带气候类型:除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以0℃以下。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o--60o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o--55o大陆东岸(XX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冬季风影响,寒冷乾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高二年级语文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二年级地理暑假作业练习汇总

高二年级英语必修四知识点

高二年级下册物理说课稿

物理高二年级寒假完美假期作业

高二年级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年级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年级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年级优秀作文范文800字【三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er/184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