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二 > 高二理科生物期中测试卷

高二理科生物期中测试卷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二理科生物期中测试卷

微信扫码分享

以下是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二理科生物期中测试卷》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2.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 A.激素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 D.化学物质调节
3.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分别是 ( ) 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 4.人体内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桥梁是( ) A.体液 B.细胞内液 C. 组织液 D.细胞外液 5.调节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最重要的器官是 ( ) A.汗腺 B.肾 C.大肠 D.肺 6. 吞噬细胞不参与 ( )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
7.人和动物体内糖代谢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 血糖

肝糖元 B. 葡萄糖→脂肪、某些氨基酸 C. 葡萄糖→乳酸+能量 D. 血糖肌糖元
8.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
用部位可能在 ( )
1
A.细胞体 B.轴突 C.突触间隙 D.树突 9.用燕麦幼苗的胚芽鞘进行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光部位在胚芽鞘的( )
A. 尖端 B. 基部 C. 尖端下面的一段 D. 尖端与基部之间
10.要得到番茄的无籽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滴在花的雌蕊柱头上,处理花的时期
和条件是 ( )
A. 花蕾期,不去雄蕊 B. 花蕾期,去掉雄蕊 C. 开花后,不去雄蕊 D. 开花后,去掉雄蕊
11.科学家在一池塘里将两种鱼分别单独和混合饲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出四类食物在它们胃
内所占的比例如下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单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植丛中 ②单养时鱼种2多出没在池底 ③混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池底
④混养时鱼种1多出没在池底,鱼种2多出没在植丛中 ⑤混合放养有利于对资源和空间的利用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
12.用含甲状腺素的饲料喂蝌蚪,蝌蚪短时间内就长成小青蛙,说明甲状腺素能 ( )
A. 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 B. 抑制幼小动物体的发育 C. 促进幼小动物体的生长 D. 抑制幼小动物体的生长
13.人们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的方法,目的是破坏该害虫种群的( )
A.密度 B.性别比例 C.年龄组成 D.个体数量
14. 在一个阴湿的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鼠类等动物,
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一个( )
A. 种群 B. 群落 C. 生活环境 D. 生态系统
15.生态学家对某地区两个生物种群(Ⅰ和Ⅱ)的存活率进行了 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
关于对种群Ⅰ和Ⅱ实施重点保护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种群Ⅰ和Ⅱ都为7~10岁 B.种群Ⅰ和Ⅱ都为1~10岁
C.种群Ⅰ为0~1岁,种群Ⅱ为6~7岁
D.种群Ⅰ为1岁以后各年龄期,种群Ⅱ为7岁以后各年龄期
16.弗莱明发现,在细菌培养基中偶然出现的青霉菌周围,没有细菌生长,经持续的研究,他
B.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
C.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20.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
有标志鼠15只。则该种群数量为: ( )
A.88只 B.86只 C.90只 D.92只
21.右图中曲线Ⅱ表示的是牛被引入某孤岛后的种群数量变化。如果当初被引入的是羊,则羊
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 ( )
A.I
B.Ⅲ C.IV D.V
分离出了青霉素.右图中能正确表示青霉菌与其他细菌(以金色葡萄球菌为例)之间关系的是 22.人口学家统计预测人口翻一番的时间为:墨西哥20—40年、美国40—80年,而瑞典人口( )
A.①图,b表示青霉菌 B.②图,a表示青霉菌 C.③图,a表示青霉菌 D.④图,b表示青霉菌
17.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开口让一种小鸟食口腔内的小虫,当敌害来临时,鸟惊飞,锷鱼逃走,下列关系中,不属于种间斗争的是 ( )
A.敌害与锷鱼 B.鳄鱼与小鸟 C.鳄鱼与小虫 D.小鸟与小虫 18.“螟蛉有子,蜾赢负之”( 《诗经·小雅·小宛》),这句话含有的种间关系是( )
A. 竞争
B. 互利共生
C. 捕食
D. 寄生
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这种预测的主要依据是 ( )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23.右图所示物种A和B的相互关系,A和B可能是下列哪一组生物? ( )
A. 水稻和稗草 B. 草和食草昆虫 C. 团藻和蓝藻 D. 草履虫和衣藻

高二理科生物期中测试卷相关文章:

高二理科生物复习提纲

高二理科生怎么快速提高物理成绩?

2019高二理科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人教版高二理科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理科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高二理科数学竞赛试题

高二理科生怎么提高物理成绩

高二理科班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北师大版高二理科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题

2016高二理科数学上学期寒假试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二理科生物期中测试卷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er/186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