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复习

高二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复习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二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复习

微信扫码分享

【#高二# 导语】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知识,肯定会累,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金笔头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复习》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二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复习


  三种产生电荷的方式:

  1、摩擦起电:

  (1)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

  (3)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2、接触起电:

  (1)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

  (2)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

  (3)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

  (1)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

  (3)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4、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2.高二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复习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

  注:

  (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

  (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

  (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

  (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温度升高,内能增大δu>;0;吸收热量,Q>;0

  (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

  (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

3.高二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复习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R串=R1+R2+R3+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I总=I1=I2=I3I并=I1+I2+I3+

  电压关系U总=U1+U2+U3+U总=U1=U2=U3

  功率分配P总=P1+P2+P3+P总=P1+P2+P3+

  10.欧姆表测电阻

  (1)电路组成

  (2)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3)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注意挡位(倍率)}、拨off挡。

  (4)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11.伏安法测电阻

  电流表内接法:电压表示数:U=UR+UA

  电流表外接法:电流表示数:I=IR+IV

  Rx的测量值=U/I=(UA+UR)/IR=RA+Rx>R真;

  Rx的测量值=U/I=UR/(IR+IV)=RVRx(RV+R)

  选用电路条件Rx>RA[或Rx>(RARV)1/2]

  选用电路条件Rx

  1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

  限流接法:电压调节范围小,电路简单,功耗小

  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Rx

  电压调节范围大,电路复杂,功耗较大

  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

  注:

  (1)单位换算:1A=103mA=106μA;1kV=103V=106mA;1MΩ=103kΩ=106Ω

  (2)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串联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4)当电源有内阻时,外电路电阻增大时,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

  (5)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电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此时的输出功率为E2/(2r);

  (6)其它相关内容: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127〕。

4.高二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复习


  一、焦耳定律

  1.定义: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意义: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电热。

  3.适用条件:任何电路。

  二、电阻定律

  1.电阻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本身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2.意义:电阻的决定式,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率的方法。

  3.适用条件: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和浓度均与的`电解液。

  三、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导体中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它的电阻R成反比。

  2.意义:电流的决定式,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的方法。

  3.适用条件:金属、电解液(对气体不适用)。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5.高二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复习


  电荷守恒定律

  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2.元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电荷的绝对值1.6×10-19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等于e或e的整数倍。(元电荷就是带电荷量足够小的带电体吗?提示:不是,元电荷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指的某一个带电体,它是指电荷的电荷量.另外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是1.6×10-19C的整数倍。)

  3.比荷:粒子的电荷量与粒子质量的比值。

  4.电荷守恒定律

  表述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表述2:在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内,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高二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复习相关文章:

高二年级化学上学期知识点归纳

高二年级生物月考试题

高二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高二年级历册教案模板

2018高二年级政治暑假作业

高二年级英语作文范例五篇

高二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高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高二年级学生物理高效学习方法

高二年级写景优秀作文800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二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复习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er/186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