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历史高效学习方法

高二历史高效学习方法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二历史高效学习方法

微信扫码分享

【#高二# 导语】高二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了解后,学生们需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这可谓是学生们第一次完全自己把握、风险未知的主动选择。金笔头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历史高效学习方法》,助你金榜题名!

1.高二历史高效学习方法


  1、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有些同学历史没学好主要是因为对历史没有兴趣,误认为学历史就得死记硬背,就得大量地背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等。其实这是误解,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地点、时间等当然要背了,但要看怎么背,有的人理解地去背,有的人死记硬背,背的效果截然相反。对学习历史有兴趣的人就会主动地去背,理解着去背,就能把握历史学习的要求。在我们生活中,人们谈论的许多事情经常和历史有关,可能是古代,也可能是近代史或现代史,只要我们留心把它和书本的东西结合起来,就能对学习历史产生兴趣。

  2、学会把握历史课的主要内容。

  历史的学习是有规律的,每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都有其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情节和作用。掌握了这些基本点就掌握了一个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也就掌握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3、建立历史知识的网络体系。

  同学们学历史是一课一课地学的,学的往往是一些单独的历史事件,学完一个单元或一本教材之后,它就是一段很完整的历史,这时就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去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历史知识的网络体系,以便逐步达到历史知识的融会贯通,这不仅对加强记忆很重要,对加强理解也是很重要的。

  4、学会历史的分析方法。

  我们学习历史,目的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开阔视野,而且要学会历史的分析方法,这样就能系统地从历史事件出发,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能从错综复杂的历史变化中看到历史发展的规律,看到历史发展的必要性。

  5、知识要经常运用。

  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我们已经处于21世纪初期,历史不会重演,但是,历史发展中也会出现很多相似的事件。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听到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发展的信息。我们要用已有的历史知识去分析、评价这些新的历史时间,做到学以致用,这样不仅会强化自己的基础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会不断提高自己学习历史的兴趣。

  6、做好笔记,善于总结。

  我们在学习中要做好课堂笔记,笔记要记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能把与整个历史时间有关的因素都勾画出来,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消化知识。

  7、科学地应对历史考试。在中学学习期间,无论是期中考试还是期末考试,都不要孤立地去背知识点,而要用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把学过的知识串联起来,融会贯通,既要记住重要历史事件的相关重要知识点,也要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发展的脉络。

2.高二历史高效学习方法


  一是远近结合。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在识记后短时期内遗忘较多,在过了较长时间间隔后,记忆保持的份量较少了,遗忘的发展也较慢了。因此,想学好历史,应注意做到在识记后短时期内(近期)进行及时复习,在过了较长时间间隔后(远期)还要进行必要的周期复习,千万不能把“复习”看成只是期中或期末考试前的事。只有经常地反复地记,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网络,琐碎、繁杂的知识才能保持清晰而持久的记忆。

  二是纵横结合。

  不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其发展都有纵、横两大坐标。纵为社会制度的交替和时代的变迁,呈现出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横为不同的国家、地区以及社会历史的各个侧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呈现出同一时代横断面。此外,广义上的“横”还包括要将历史同政治、语文、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渗透,相互迁移。这些学科知识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人类知识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整体。因此,复习课应把国别史、断代史、专题史以及跨学科综合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有助于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基本内容,提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复习效果。

  三是中外结合。

  现行初中教材,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是分别编写的,讲授新课时也基本是彼此独立的。这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苦于中外历史的割裂,顾此失彼。复习课中要将中外历史融为一体,尽可能把教材里的中外历史内容结合起来,相互呼应比照,力求学习中国历史时看到世界,学习世界历史时联系中国;特别是近现代史,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反侵略、不同国情的形成等能达到整体的把握。

  四是古今结合。

  近几年,历史学科各种大型考试都注重联系现实中的热点、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反映时代需要,体现历史的教育、借鉴功能。因此,复习课中要重视关注时政热点焦点问题,注意挖掘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灵活地采取多种形式巩固有关知识,通过古今结合,发挥史鉴功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五是图文结合。

  加强对空间概念和读图识图能力的考查、图文并茂,这是近几年历史学科各种大型考试的一个突出特点。自古有“左图右史”之说,历史地图、图片、图表中蕴含着大量的有用信息,是我们易于开发利用的重要教育资源。因此,复习课中要重视图的运用,注意发掘一些地图、图片对教科书正文、副文(小字部分)或小注等起补充作用的重要史实,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充实明确,并贴近社会生活。图文结合,以图证文,以图补文,用图串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六是史论结合。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本身的一个特点,也是学习历史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复习课中要在综合、分析、归纳、内化历史知识结构的同时,做到有史必有论,有论必有史,论从史出,史由论统,史论一致,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活的认识与结论,形成知识迁移能力,有效地避免空发议论或单纯堆砌史实,也就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考试。

  七是知能结合。

  能力测试一般都要以知识为载体,离开了知识载体,能力测试很难进行。因而,历史教学知识和能力并重。中学历史教材有许多知识点,仅仅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使学生学会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得到教育。复习课中要帮助学生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做若干整体的归纳和分析,构建知识网络,理清基本线索、把握阶段特征,认识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应试能力。

  八是讲练结合。

  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力是练出来的。练是实践,实践出真知。复习课中更应加大练习的力度,练习要有计划性、针对性,要有质、有量、有度、有序的强化训练。练后要认真组织讲评,只练不评,等于半途而废。练后讲评,一要及时,趁热打铁;二要有的放矢,重点针对出错比较集中的问题;三要扩展讲评宽度,发掘讲评深度,增加讲评厚度,收举一反三之效;四要点拨思路,讲透方法,强化知识重点、难点和弱点,启发思维,培养能力;五要建立易错题和典型题记录,重视反思借鉴。

3.高二历史高效学习方法


  方法一:改善记忆效率的策略

  普及人脑记忆的科学知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主要利用历史第二课堂,开设高中历史复习记忆微型讲座,邀请在记忆心理学方面有专长的老师讲解人脑记忆的科学知识,也适时地让少数在这方面学有心得的学生现身说法。当然,记忆心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指望通过几次讲座就能让学生谙熟其规律是不现实的。为了能够让学生持久关注这一问题,课题组成员还分工编印了名为“探究人脑记忆奥秘,改善历史记忆效能”的小册子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一步学习和消化。

  方法二:杜绝满目地背诵

  高中历史课外书看得太多太杂溶剂记不住,甚至混乱你原本已经记住额高中历史知识,这个现象在我们当时的班上的一些女生身上我感觉特别严重,这是个误区。

  方法三:调动各种感官

  实践告诉我们,记忆时若只有一种感官单通道地记忆,效果远不如多种感官协调参与好。高中历史复习有效复习所以在记忆高中历史知识时,除了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想外,还应多动口、多动手,以增强记忆效果。当然,历史记忆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只有在今后的教研实践中充分调动广大师生,不断挖掘校本资源,才能把“如何改善历史记忆效率”这一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为实现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方法四:理解是高中历史复习记忆的前提,而有效复习方法则提高记忆效率的保障。

  而实际上学生在记忆历史知识时,经常运用多种方法的只占五分之一左右,偶尔用一两种方法不到一半,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在记忆历史知识时,几乎从不讲究方法。“我脑子聪明,不需要方法”甚至成为个别优等生的口头禅,自豪感溢于言表。事实上,高中历史复习即使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而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从外部环境选择、高中历史复习记忆主体变通、记忆对象重组和记忆手段创新等方面去因地制宜地掌握恰当的技巧,要想铭记历史,也只能是一厢情愿。

4.高二历史高效学习方法


  不同种类的历史概念有不同的结构,如历史事件、人物、典章制度、思想文化、典籍著述等等,尽管我们都需要研究它们的外部联系,如产生的各种背景要素与其在历的地位、性质、作用及影响,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却相差许多。

  历史事件概念的内部结构包括其发展过程的各种要素,即:开始或爆发,挫折或转折、发展或扩展、XX或低潮、胜利或失败等等。有关历史人物的概念主要指其经历,一个历史人物或者某一集团、政党常常经历许多历史事件,(集团与政党有时可看成“事件”概念),因此,应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分开阐述他在不同事件中的作用,或者将其一生分成不同阶段来分别阐述。一般情况下,人物概念可包括:出生、成长、经历的重大事件、思想主张、主要著述成就或过失、罪行等等。历史的典章制度涉及内容较广,如政治制度有国家制度、军事制度、官制、法制等;如经济制度有赋税制度、贸易制度、土地制度等。

  宏观上看经济制度又指社会经济制度,即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如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不过这些属于历史理论概念,不是具体的历史事件概念;此外,还有文化制度,如教育制度、宗教制度、史官制度等等。制度概念的内部要素主要包括:制订制度的目的、原则;制度的主要规定及其施用范围,演革发展等等。反映思想或著作的历史概念的内部结构要素主要有:针对性(针对什么社会问题)、目的性(解决某一问题的最终目标)、思想理论依据或缘由、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例如启蒙思想是针对XX、等级制、天主教会封建势力的黑暗统治;目的是要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国家制度;依据是以“天赋人权”为核心的人的自然权利理论,还包括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等思想;解决的方式倾向于用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

  依据教学大纲及教材编写的情况,可以把历史概念分成以下几种情况:

  1.重点概念。

  组成或直接与重大概念有联系的概念,并属于课本黑体字标题[即《考试说明》中第三级序号(阿拉伯字序号)]的概念应列为重点概念。如:“戊戌变法”中有“变法施政纲领”、“保国会”、“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等概念都属于重点概念。如果说重大概念属于宏观方面,而重点概念已经开始进入微观分析,这些概念不象重大概念包含较多的知识点的复合概念,大多属于单一概念,但是,内容完整,直接关系到对重大概念的理解,在掌握好重大概念形成历史知识的总体框架后,就应该进入第2步弄清总体框架中的重点概念。这一步完成后,课本的重点知识基本可以掌握了。

  2.重大概念。

  教材编写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组织的,每一章每一节一般都有一个中心内容,构成这个中心内容的事件,课本常常将它作为本章节的标题写出来,如中国近代鸦的片战争、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等等。所有重大概念都是课程标准中的重点知识,都需要全面分析掌握。总复习时可以按每一个时期(古代、近代、现代)将这些重大概念整理出来,逐个弄清它们的概念结构,便可以掌握好每一个时期的重点知识,形成历史知识的总体框架。此外,还有一些重要人物也是重大概念:如秦始皇、康有为、富·罗斯福等等。

  3.一般概念。

  在重点概念之外,还有许多散落在课本各处,支撑课本重点知识的辅助概念。如:“秦朝君主XX中央集权制度”中“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弄清一节课的一般历史概念有利于全面把握历史知识。

5.高二历史高效学习方法

  一是读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

  临考时,再扎扎实实地将历史课本阅读思考一遍,既可回亿,巩固重要的史实史论;深化知识理解,完善结构,又可查漏补缺,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应考信心,使学生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

  二是练讲结合。

  练是实践,实践出真知。

  考前进行有一定量、有度、有序的强化训练,十分必要。

  可在认真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透彻把握历史教材的基础上,参照前几年试题的题型、题量、难度、特点,

  精心筛选加工出几套综合性、科学性、典型性以及知识、能力和思想都贴近考试的模拟试题,进行"实战演习"。

  练后一定要认真组织讲评,只练不讲,等于半途而废,凡练必讲,讲必纠错,纠错而总结,在练、讲、纠错、总结上提高和升华。

  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良性的教学循环。

  每一环节都不容忽视,不可或缺。

  三是纵横结合。

  纵的方面,要让孩子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

  横的方面,

  一是要把握同一时期历史学科自身发展的横断面上诸方面的内在联系。

  如:同一时期同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历史现象问的相互联系,等等。

  二是要将历史学科同政治、语文、地理等学科的复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渗透,相互迁移。

  比如有了过硬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古文知识等方面的语文基本功,就可以迅速准确地阅读理解历史材料,

  对历史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历史问题进行说明和论证;就可以语言准确、逻辑严谨、扼要全面地答好历史材料题和问答题。

高二历史高效学习方法相关文章:

高二历史暑假作业练习题

高二历史《从蒸汽时代到互联网时代》知识点

2015广灵一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历史必修2世界近代现代史复习提纲

2023年高二历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8篇)

高二历史重点知识点梳理整合分享五篇

高二历史下册期末知识点

高二历史上册知识要点总结

高二历史教师教学计划5篇

高二历史必修1总结世界史重大战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二历史高效学习方法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er/188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