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二 >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试题及答案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试题及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高二# 导语】当一切都毫无希望时,切石工人在他的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我希望中学生朋友们做任何事情,只要你认准了,就不要轻言放弃,因为成功就在下一步。金笔头网高二频道为大家整理了以下文章,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篇一】

  烧炭人

  [西班牙]巴罗哈

  喀拉斯醒过来,就走出了小屋子。顺着紧靠崖边的弯弯曲曲的小路,跑下树林中间的空地去。他要在那里作炭窑的准备。

  夜色退去了。苍白的明亮,渐渐的出现在东方的空中。太阳的最初的光线,突然从云间射了出来,像泛在微暗的海中的金丝一样。

  山谷上面,仿佛盖着翻风的尸布似的,弥漫着很深的浓雾。

  喀拉斯就开手来作工。首先,是拣起那散在地上的锯得正合用的粗树段,圆圆的堆起来,中间留下一个空洞。便将较细的堆在那上面,再上面又放上更细的枝条去。于是一面打着口哨,吹出总是不唱完的曲子的头几句来,一面作工,毫不觉得那充满林中的寂寥和沉默。这之间,太阳已经上升,雾气也消下去了。

  在正对面,一个小小的部落,就像沉在哀愁里面似的,悄然的出现在它所属的田地的中央,那前面,是早已发黄了的小麦田,小海一般的起伏着。山顶上面是有刺的金雀枝在山石之间发着芽,恰如登山的家畜。再望过去,就看见群山的折叠,恰如凝固了的海里的波涛,有几个简直好像是波头的泡沫,就这样的变了青石了。但别的许多山,却又像海底的波浪一般,圆圆的,又蓝,又暗。

  喀拉斯不停的做着工,唱着曲子。这是他的生活。堆好树段,立刻盖上郎机草和泥,于是点火。这是他的生活。他不知道别样的生活。

  做烧炭人已经多年了。自己虽然没有知道得确切,他已经二十岁了。

  站在山顶上的铁十字架的影子,一落到他在做工的地方,喀拉斯就放下工作,走到一所小屋去。那处所,是头领的老婆在给烧炭人们吃饭的。

  这一天,喀拉斯也像往常一样,顺着小路,走下那小屋所在的洼地里去了。那是有一个门和两个小窗的粗陋的石造的小屋。

  “早安。”他一进门,就说。

  “啊,喀拉斯么?”里面有人答应了。

  他坐在一张桌子旁,等着。一个女人到他面前放下一张盘,将刚刚离火的锅子里的东西,舀在盘里。烧炭人一声不响的就吃起来了。还将玉蜀黍面包的小片,时时抛给那在他脚边擦着鼻子的狗吃。

  小屋的主妇看了他一眼,于是对他说道:“喀拉斯,你知道大家昨天在村子里谈讲的话么?”

  “唔?”

  “你的表妹,许给了你的毕扇多,住在市上的那姑娘,听说是就要出嫁了哩。”

  喀拉斯漠不关心模样,抬起了眼睛,但就又自吃他的东西了。

  “可是我还听到了还要坏的事情哩。”一个烧炭人插嘴说。

  “什么呀?”

  “听说是安敦的儿子和你,都该去当兵了哩。”

  喀拉斯不答话。那扫兴的脸却很黯淡了。他离开桌子,在洋铁的提桶里,满装了一桶烧红的火炭,回到自己做工的地方。将红炭抛进窑顶的洞里去。待到看见了慢慢地出来的烟的螺旋线,便去坐在峭壁紧边的地面上。就是许给自己的女人去嫁了人,他并不觉得悲哀,也不觉得气愤,毫不觉得的。这样的事情,他就是随随便便。使他焦躁,使他的心里充满了阴郁的愤怒的,是那些住在平地上的人们,偏要从山里拉了他出去的这种思想。他并不知道平地的人们,然而憎恶他们了。他自问道:“为什么硬要拖我出去呢?他们并不保护我,为什么倒要我出去保护他们呢?”

  于是就气闷,恼怒起来,将峭壁紧边的大石踢到下面去。他凝视着那石头落在空中,有时跳起,有时滚落,靠根压断了小树,终于落在绝壁的底里,不见了。

  火焰一冲破那用泥和草做成的炭窑的硬壳,喀拉斯就用泥塞住了给火冲开的口子。

  就是这模样,经过着始终一样的单调的时间。夜近来了。太阳慢慢的落向通红的云间,晚风开始使树梢摇动。

  小屋子里,响亮着赶羊回来的牧人们的带着冷嘲的叫嚣,听去也像是拉长的狂笑。树叶和风的谈天开始了。细细的流水在山石间奔波,仿佛是无人的寺里的风琴似的,紧逼了山的沉默。

  白天全去了,从山谷里,升起一团影子来。乌黑的浓烟从炭窑里逃走了。还时时夹着火花的团块。

  喀拉斯凝视着展开在他的前面的深渊。而且阴郁地,一声不响地,对着于他有着权力的未知的敌,伸出了拳头;为要表示那憎恶,就一块一块的向着平野,踢下峭壁紧边的很大的石块去。(选自《鲁迅译文全集》)

  8.文章多处描写太阳,起什么作用?(4分)

  【答案】①表示一天时间的变化(时间线索);②渲染环境(气氛);③烘托人物情绪;④推动情节发展。(答出其中一点给1分)。

  9.请简要分析“小屋的主妇”在文章中的作用?(3分)

  【答案】①信息的传递者;②主人公身世(性格)的见证人;③情节发展的推动者。(答出其中一点给1分)

  10.文章最后一段中“于他有着权力的未知的敌”中“未知的敌”指什么?(3分)

  【答案】喀拉斯知道自己面对着敌人,但这个敌人到底是谁他还不能清晰认识,他心中的“敌人”是①平地上的人们以及人们的要求,②是他所陌生的生活,③是他所对抗的精神世界(自身的懦弱、无助等)(答出其中一点给1分。意思相近即可)

  10.结合文章分析喀拉斯的形象。(5分)

  【答案】心地简单善良,工作认真辛苦,思想麻木封闭(或:勤劳善良,忍辱负重,无知麻木)(3分)(写出其中一点给1分,意思相近即可。结合文章内容2分。)

【篇二】

  十一年,高后诛淮阴侯(韩信),(黥)布因心恐。阴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

  布所幸姬疾,请就医,医家与中大夫贲赫对门,姬数如医家,贲赫自以为侍中,乃厚馈遗,从姬饮医家。姬侍王(黥布),从容语次,誉赫长者也。王怒曰:“汝安从知之?”具说状。王疑其与乱。赫恐,称病。王愈怒,欲捕赫。赫言变事,乘传诣长安。布使人追,不及。赫至,上变,言布谋反有端,可先未发诛也。上读其书,语萧相国。相国曰:“布不宜有此,恐仇怨妄诬之。请击赫,使人微验淮南王。”淮南王布见赫以罪亡,上变,固已疑其言国阴事;汉使又来,颇有所验,遂族赫家,发兵反。反书闻,上乃赦贲赫,以为将军。

  上召诸将问曰:“布反,为之柰何?”皆曰:“发兵击之,坑竖子耳,何能为乎!”汝阴侯滕公召故楚令尹问之。令尹曰:“是故当反。”滕公曰:“上裂地而王之,疏爵而贵之,南面而立万乘之主,其反何也?”令尹曰:“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自疑祸及身,故反耳。”滕公言之上曰:“臣客故楚令尹薛公者,其人有筹划之计,可问。”上乃召见问薛公。薛公对曰:“布反不足怪也。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上曰:“何谓上计?”令尹对曰:“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固守其所,山东非汉之有也。”“何谓中计?”“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庾①之粟,塞成皋之口,胜败之数未可知也。”“何谓下计?”“东取吴,西取下蔡,归重②于越,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事矣。”上曰:“是计将安出?”令尹对曰:“出下计。”上曰:“何谓废上中计而出下计?”令尹曰:“布故丽山之徒也,自致万乘之主,此皆为身,不顾后为百姓万世虑者也,故曰出下计。”上曰:“善。”封薛公千户。乃立皇子长为淮南王。上遂发兵自将东击布。

  注:①敖庾:粮仓。②重:辎重,此指贵重财物。(选自《史记•黥布列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候伺旁郡警急候:侦察B.言布谋反有端端:征兆

  C.誉赫长者也誉:推荐D.何谓废上中计而出下计废:废弃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薛公擅“筹策”的一组是()

  ①布使人追,不及②自疑祸及身,故反耳

  ③上读其书,语萧相国④归重于越,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事矣

  ⑤是计将安出⑥此皆为身,不顾后为百姓万世虑者也

  A.①③⑤B.③⑤⑥C.①②④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黥布惊恐于淮阴侯的被杀,暗中令人部署军队,后来又怀疑宠姬和侍中贲赫与朝廷勾结,便要逮捕贲赫。

  B.朝廷派人暗中查验黥布的谋反传闻,黥布认为自己的举动已经败露,便杀了贲赫家人,公开起兵造反。

  C.针对黥布造反,汝阴侯滕公曾问计于门客薛公,并对薛公对局势的见解大为欣赏,滕公因此向高祖举荐薛公。

  D.面对高祖刘邦的征询,薛公分析黥布可能采取的三种策略及其结果,并胸有成竹地断定黥布会采用下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布不宜有此,恐仇怨妄诬之。

  (2)上裂地而王之,疏爵而贵之。

  (3)发兵击之,坑竖子耳,何能为乎!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必背的课文有哪些

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知识点

高二语文教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高二语文文言文过秦论原文及翻译

高二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

2016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劝学知识点

高二语文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苏武传》教案

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学设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试题及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er/188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