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年级下学期月考试题

高二年级下学期月考试题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二年级下学期月考试题

微信扫码分享

【#高二# 导语】高二一年,强人将浮出水面,鸟人将沉入海底。高二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吃透课本;二,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三,总结自己考试技巧,形成习惯。为了帮助你的学习更上一层楼,金笔头网高二频道为你准备了《高二年级下学期月考试题》希望可以帮到你!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胼胝(zhī)放踵(zhǒng)扈从(hù)熙攘(rǎng)

  B、思忖(cǔn)颤栗(zhàn)称娖(chuò)鸟瞰(kàn)

  C、氛围(fèn)殉葬(xùn)蛱蝶(jiá)腼腆(tiǎn)

  D、掮客(qián)畸形(jī)敞开(chǎng)隽永(juàn)

  2.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08年中国足球的成绩差强人意:国青队止步世青赛,国奥队无缘北京奥运会,国家队被拒2010南非世界杯。

  B.北大教授季羡林深受大众尊敬,媒体也不断给他扣帽子,冠以“国学大师”、“学

  界泰斗”和“国宝”等称号。

  C.北京奥运会不仅办成了体育竞技盛会,而且也办成了各国运动员欢聚一堂、多元文

  化异彩纷呈的人类文化庆典。

  D.专家认为,改变出口驱动的增长模式涉及到中国经济的转型问题,金融危机是一个

  契机,但也绝不会一挥而就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世界上*艘大型专业医院船866岱山岛号日前已交付使用,该船的使用结束了中

  国海军没有大型制式医院船的历史。

  B.昨天下午,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在科学城举行了《关于建立知识产权

  高层次战略合作关系议定书》仪式。

  C.《麻雀变王妃》是一部浪漫轻喜剧,无论内容结构和人物性格,都是“灰姑娘嫁白马王子”的古老爱情模式的发展而已。

  D.*近的市场调查显示,大众购买低价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这种消费现象值得商家重视。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艺术知识是对已发生过的艺术现象的理性记录,其本身是非艺术的

  ②因为他所知道的这些东西本身是历史的而非军事的

  ③但是,艺术修养的根基并不在艺术知识中

  ④艺术知识,只是艺术修养大题目下的一种后补性、扩展性的内容

  ⑤一个有高度艺术修养的人当然会有比较充分的艺术知识

  ⑥这正像知道欧洲战争史常识和拿破仑生平的人未必有真正的军事修养

  A.④⑥②①③⑤B.⑤③④①⑥②

  C.⑤③①⑥②④D.④⑥②③⑤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秦士录宋濂

  邓弼,秦人也,身长七尺,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曰:“狂生不可近,近则必得奇辱。”

  一日,独饮娼楼,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弼怒曰:“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两生不得已,从之。酒酣,解衣箕踞。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四库书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两生遽摘七经数十义扣之,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弼笑曰:“君等伏乎未也?”两生不敢再有问。弼被发跳叫曰:“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此何可哉!君等休矣。”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归,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

  泰定末,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阍卒不为通,弼连击踣数人,王令隶人捽入。弼盛气曰:“公奈何不礼壮士?今天下虽号无事,东海岛夷,尚未臣顺;西南诸蛮,虽曰称臣奉贡,而称制与中国等。诚得如弼者一二辈,驱十万横磨剑伐之,则东西为日所出入,莫非王土矣。公奈何不礼壮士!”王曰:“尔自号壮士,百万军中,可刺大将乎?”

  曰:“能。”王曰:“姑试之。”阴戒善槊者五十人,驰马出东门外。暨弼至,众槊进进,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已而烟尘涨天,但见双剑飞舞,连斫马首堕地。王抚髀欢曰:“诚壮士!诚壮士!”乃命勺酒劳弼,弼立饮不拜。

  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弼叹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尚何言!”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

  史官曰:弼死未二十年天下大乱中原数千里人影殆绝玄鸟来降失家竞栖林木间使弼在必当有以自见惜哉弼鬼不灵则已若有灵吾知其怒发上冲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贱:鄙视

  B.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速:邀请

  C.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负:享有

  D.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游:交往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

  ②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

  B①此何可哉!君等休矣

  ②命也,亦时也。尚何言

  C①虽曰称臣奉贡,而称制与中国等

  ②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

  D①乃命勺酒劳弼,弼立饮不拜

  ②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

  7.下列省略句括弧中所补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弼)折仆地

  B.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阍卒不为(王)通

  C.徒欲驰骋文墨,(两书生)儿抚一世豪杰

  D.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弼)立勋万里外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邓弼,秦地人,身材高大,力气极大,而且嗜好喝酒,常常借酒使性,羞辱旁人,

  因此大家看见他就都远远地躲避开。

  B.邓弼强拉两位儒生到娼楼喝酒,并与他俩比试学问。邓弼博通经传,让两儒生非常

  羞愧,自此他俩再也不敢拿书吟诵。

  C.邓弼带着文稿,强闯德王府,建议德王要居安思危,礼贤下士,并指出,若能这样

  做,就能安抚边夷,天下皆为王土。

  D.德王向朝廷举荐邓弼,但丞相与德王不和,便从中作梗阻止。邓弼因此悲叹自己生

  不逢时,壮志难酬,于是遁迹山林。

  9.断句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后一个自然段断句。(4分)

  弼死未二十年天下大乱中原数千里人影殆绝玄鸟来降失家竞栖林木间使弼在必当有以自见惜哉弼鬼不灵则已若有灵吾知其怒发上冲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

  ②四库书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踏莎行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

  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

  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1)作者在本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本词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选择其中一种(情景交融除外)简要赏析。(5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2),雄飞雌从绕林间。,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3)感时花溅泪,,,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4)结庐在人境,,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作答。

  国学的焦灼浮生何所寄

  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已经断断续续做了一百六十多年。到了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每个人都在迫切地期待着民族的复兴。各种宣传广告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一类不学无术的说词,就是当今“民族复兴”一词被肤浅理解的注脚。而一个渴望复兴的古老的民族面对现实和外来的焦灼心态,也日趋明显。从1840年至今,我们每个人所能创造出的文化资源,必然受到西方外来文化以及1840年以后本土新思潮二者的影响。按一些激进国学家

  的安排,纯然依照孔孟之道来认识社会、解决问题,已经不可能。而一旦接受了外来与新生,又害怕失去本民族的特色,成为了没有文化主体性的精神殖民地。一个有着过于灿烂光辉历史的民族,在面对现实的困窘时的确没有日本、韩国那样容易放得下。现在特定语境当中的“国学”观念与理论,所折射出的就是这样一种焦灼。

  此故,在“国学热”当中,有种论调颇有代表性:“我们天天在要求现代化,现代化不就是西化吗?把整个的思想按西方的观点来大卸八块,中华文化不但没有复兴,反而越发地死得快……整个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西洋的影响,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

  以上的观点说白了,就是将“从西方传入”当成了本质上的“西方”,与中华文化不可调和的“西方”,而忽视了一些社会基础性价值的普适性,也忽视了文化的包容性和交流。世界上*大的、*有活力的水域不是娃哈哈公司的纯净水储存池,而是有污泥、有毒菌、有浊浪,时时刻刻被海洋生物代谢物污染着的大海。一个文明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动力不是一种精神洁癖,那种洁癖只能说明一个文明已经虚弱到了免疫机能低下的地步。而在相当数目的国学家眼里,西方传来的文化与思想就只能起到破坏和摧毁中华文明的作用。这其间折射出的对自我民族的不自信,也是颇值得玩味的。

  而事实证明,1840年以来,本土新创造的文化都已经不再是,也不可能是“纯粹”的中华传统,但其中却不乏优秀杰出的成果,以至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无论是在文学成就还是思想成就上,都创造了令今人难以企及的高峰。很多20年代初的知识分子,比如鲁迅、胡适、李大钊等,自然是鼓吹自由、民主、科学等“西方观念”的代表,也是“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的知识分子。但是,《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和《爱弥儿》相比,《尝试集》与《神曲》相比,《庶民的胜利》与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相比,在精神内核和社会效果上,真的能一致?

  就像黑格尔说的,“你走吧,你走不出你的皮肤!”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之后,那些中国文化、思想巨人的创造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自此以后的中国人恐怕也只能随之前进,因为中华文明独立、自然演进的历史早在鸦片战争时期就被打破了。

  往者不可谏,学习西方也没什么丢脸的。日本从1865年就一心一意地跟着西方闹革命,到头来,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张嘴都能从一堆黄皮肤黑头发的人里冒出来。

  其实只要中国这个人口基数还存在,民族和民族特色是不会消亡的,只是其消极面和积极面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相互替换,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中国人的聪明成了投机取巧,家庭观念重成了任人唯亲,这并非西方导致的民族特色的“消亡”,而恰恰是消极面在社会转型和制度缺失之下的爆发。

  以日本为鉴,以中国现代思想史为鉴,担心成为西方的精神殖民地这样虚弱的焦灼心态,不仅是一部分“国学家”对自我民族不自信的体现,也是缺乏历史和现实依据的。

  (节选自《现代交际•说事》2007.9)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分)

  A.在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国人都怀有一种对民族复兴的强烈期盼,但是在对“民族

  复兴”的理解上却存在偏差。

  B.在当下的“国学热”中,一些学者错误地把“从西方传入”误解为“全盘西化”,

  因而视西方文化为洪水猛兽。

  C.一种有活力、能不断发展的文明,必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而那些排斥外来文化的

  文明,则必定是虚弱的文明。

  D.在中国历,从来就没有独立的、自然演进的文化,但却在文学、思想成就上创

  造了令今人难以企及的高峰。

  E.在精神内核和社会效果上,《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尝试集》《庶民的胜利》无法

  与《爱弥儿》《神曲》《常识》相比。

  F.只要人口基数还在,西方文化不会导致民族特色的消亡;而社会转型与制度的缺失,

  则会突显民族文化的消极面。

  13.以下论据中,与“你走吧,你走不出你的皮肤”的观点相一致的一组是(3分)

  A.《尝试集》《常识》

  B.《尝试集》《庶民的胜利》

  C.《爱弥儿》《神曲》

  D.《常识》《庶民的胜利》

  14.作者认为,当下的“国学热”折射了一种“焦灼”心态。在文本中,这种“焦灼”心态

  具体指什么?(4分)

  15.作者对“国学家”们的“焦灼”是持否定态度的,试分点概述作者否定的理由。(4分)

  四、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窗外人生王呈伟

  ①窗子里的人喜欢向窗外看,看外面的景物随四季而变化,看春天花开,看冬日雪落,看风乍起,吹皱一波秋水,看雨飘落,路上行人在夏雨中匆匆走过……

  ②人确实需要向外看的勇气,不能囿于一室之中,泯灭突破樊篱的渴望。人在屋里憋闷得久了,倦了,懈怠了,视角就凝固了,这不是体力上的疲惫,而是心智上的衰竭。这时就需要窗子里的人走到窗前,适时放飞一下郁闷的心情,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晒,思想就不会霉掉。人只有在天地间才会多些悟的灵感和做的创意,从容淡定之中,情感才能归于平和,真知方可还原朴素。生活在高楼大厦中被钢筋水泥日益挤压的人群,不应只有伏案工作这一种姿势,人的生命也不应只是有勤奋这一种底色,人的视野更不该只有室内这一种视角!什么时候能表现出那临窗极目的舒昂,这不仅是一时的心情,更是一种人生的气度。

  ③唐人的窗外别有一番天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门窗俱开的气势也只有唐人做的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凭高远望,极目江河湖泊,才能看懂化外之境,天地间凝结的浩然正气被唐人尽收眼底,一览无余。这不仅仅是一个视角的诗化,一种眼光的睿智,更是一种胸襟的开放,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缩影。那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价值观,传承为史书上的一脉奇香,引领后来人书写自己的人生。唐人的诗性内含风骨,高蹈的让那些只会追逐利益的后来人满面含羞。

  ④宋人的天地似乎小了些。“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天空从方塘中鉴赏。“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情感交流也要隔着墙,已经没有了穿行天地间的大气,仅剩下移花接木的才气,收回可极八方的目光,定格成“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偷闲。从此,大宋庭院的天空悬挂上一颗颗敏感的心,从“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与自信,演变成“依门回首”的秀气与精致,目光不再远行,直把雕塑雕成了饰物,放在手中把玩,舒缓自己难以排解的感时伤情。即便宋人有将山水缩龙成凤的智慧,可这窗外庭院的视角也是狭隘多了。

  ⑤清人是背着一肩负担看窗外的,平添了许多无奈,把凭窗的浩叹写进小说,借形象的虚拟隐晦的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冷眼旁观。蒲松龄的聊斋算是打开了一个与普通人对话的轩窗,让山野之人进来,让渔夫樵子进来,让他们身上的清新之气驱散狭小空间封闭了太久的腐气、晦气、浊气……可这种胸襟只体现在落第举子的身上是清一代学子的悲哀。曹雪芹来的更加率性,径直走到外面,从广阔的天地中反观自己的书斋,悟通了人世间的百态人生,“世事洞明皆学问”——他饿着肚子依然能够行走在大天大地里,用历经风雨饱蘸沧桑的笔触写出了惊世骇俗的文字,这是行走在天地间高傲的灵魂,是真正的读书人*后的尊严。在这本可窥一个王朝背影的大书中,让人看到了从兴盛到末路的历史,他开的是封建社会的天窗,容尽了世间的沧海桑田、风花雪月。

  ⑥凭着这一扇扇历史中的大窗,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史册的书香中向我们走来,用生命奏出金石般的声响,叩开我们日益紧闭的心扉。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埋头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窗下囚徒,要从窗内的局促中走出来,任目游万仞,让思想远行。

  16.临窗极目,“这不仅是一时的心情,更是一种人生的气度”。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唐人、宋人、清人临窗的气度。(每点不得超过12个字)(6分)

  17.第5自然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4分)

  18.人为什么要有凭窗向外看的勇气?结合文意阐明理由。(5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19.阅读下面文字,用三句话概括“沙面文物建筑”所面临的三个问题。(6分)

  广州的沙面是广州近代文物建筑*多的地方,由于地处珠江边,被称为“广州的外滩”。但是,沙面要想真正成为“外滩”,却面临着考验。广州沙面的建筑大多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建造的砖木、砖土混合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由于年代久远,导致材料老化,混凝土风化,天花脱落,墙、楼板和瓦面破损,管网陈旧漏水。但保护沙面建筑群的手续繁琐,一砖一瓦的改变都必须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这导致了文物修缮审批手续繁琐,使沙面的保护利用工作非常被动,停滞不前。因此,做实做细整体批复沙面古建筑的规划设计方案,迫在眉睫。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所涉及到的居民住户的搬迁,建筑群的维护、加固、内部装修等,需要的费用也是巨大的。而这些费用如果完全依靠沙面所在荔湾区文物部门负责,是不可能得到保证的。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允许文物建筑土地使用权的置换,都是有效的集资方式。

  20.学校开展校园广播“温馨提示语”征集活动,请为“课间体育活动”拟写一则提示语,注意语言亲切、生动、得体,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6分)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1.有人说:诗歌的*高境界是静穆,而人生的*高境界是安静,丰富的安静。面对充满声音和狂热的世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安静”的可贵。

  请以“安静”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二年级下学期月考试题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