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高二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二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

【#高二# 导语】学习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走走停停便难有成就。比如烧开水,在烧到80度是停下来,等水冷了又烧,没烧开又停,如此周而复始,又费精力又费电,很难喝到水。学习也是一样,学任何一门功课,都不能只有三分钟热度,而要一鼓作气,天天坚持,久而久之,不论是状元还是伊人,都会向你招手。为了帮助你更好的学习,金笔头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以下文章,欢迎阅读!

  【一】

  1、在胚芽鞘中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时,引起的生理功效不同(促进效果不同或抑制效果不同)

  (2)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时,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根﹥芽﹥茎),也说明不同器官正常生长所要求的生长素浓度也不同。

  (3)曲线在A’、B’、C’点以前的部分分别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芽、茎的不同促进效果,而A、B、C三点则代表促进效果点,(促进根、芽、茎的生长素最适浓度依次为10-10mol/l、10-8mol/l、10-4mol/l左右),AA’、BB’、CC’段表示促进作用逐渐降低,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相应的器官无影响,超过A’、B’、C’点浓度,相应的器官的生长将被抑制。)(文科生了解)

  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

  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

  ②: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

  ③: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多生长的快,生长素少生长的慢),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区别于根的正向地性、茎的负向地性:

  生长素浓度:A=B<C=D,但对根而言,A点促进生长,C点抑制生长,所以根向下弯曲;而对茎,B、D点都促进生长,但D点的促进作用大,故茎向上生长(可对照课本P50的图理解)。

  高考必背:学霸笔记——高二上生物知识点合集

  3、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4、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在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分布: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5、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忍受能力不同:茎>芽>根

  6、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在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7、生长素的应用:

  无籽蕃茄:花蕊期去掉雄蕊(未授粉),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柱头;

  顶端优势: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大量运输给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

  去除顶端优势就是去除顶芽;

  用低浓度生长素浸泡扦插的枝条下部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二】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基础的物体。

  2、体液之间关系: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2、兴奋传导

  2.1单个神经纤维上为双向传导,静息时电位为外正内负;

  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

  2.2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为单向传导。

  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

  3、人体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

  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

  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

  听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

  阅读中枢(V区)→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

  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1)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

  (2)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

  低于0.8g/L:低血糖症高于1.2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7、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

  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

  8、血糖平衡的调节

  9、体温调节

  寒冷刺激→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生态系统中也存在)。

  人体寒冷时机体也会发生变化;全身发抖(骨骼肌手缩)、起鸡皮疙瘩(毛细血管收缩)

  10、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人体各个部位)、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12、水盐平衡调节

  1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①: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例如:甲状腺激素成年人分泌过多:甲亢;过少;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婴儿时期分泌过少:呆小症

  【动物和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

  16.1免疫调节的综合概述图

  16.2细胞免疫作用图

  16.3体液免疫作用图

  16.4

  17、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

  抗体:专门抗击抗原的蛋白质

  18、免疫分为:体液免疫(主要是B细胞起作用)、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起作用)

  19、体液免疫过程:(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记忆B细胞的作用:可以在抗原消失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浆细胞从而产生抗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20、细胞免疫(抗原进入细胞)

  效应T细胞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抗原暴露,暴露的抗原会被抗体(和体液免疫的相互协作)或吞噬细胞吞噬、消灭。

  22、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二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