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上册数学必修二知识点

高三上册数学必修二知识点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上册数学必修二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仰望天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视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会自负;只有放宽视野,把天空和大地尽收眼底,才能在苍穹泛土之间找到你真正的位置。无须自卑,不要自负,坚持自信。金笔头网高三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三上册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欢迎阅读,祝愿天下所有的学子们都能取得的成绩!

1.高三上册数学必修二知识点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推论(高三数学几何定理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1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2.高三上册数学必修二知识点


  1.单调性问题

  研究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是导数的一个主要应用,解决单调性、参数的范围等问题,需要解导函数不等式,这类问题常常涉及解含参数的不等式或含参数的不等式的恒成立、能成立、恰成立的求解。由于函数的表达式常常含有参数,所以在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时要注意对参数的分类讨论和函数的定义域。

  2.极值问题

  求函数y=f(x)的极值时,要特别注意f'(x0)=0只是函数在x=x0有极值的必要条件,只有当f'(x0)=0且在xx0时,f'(x0)异号,才是函数y=f(x)有极值的充要条件,此外,当函数在x=x0处没有导数时,在x=x0处也可能有极值,例如函数f(x)=|x|在x=0时没有导数,但是,在x=0处,函数f(x)=|x|有极小值。

  还要注意的是,函数在x=x0有极值,必须是x=x0是方程f'(x)=0的根,但不是二重根(或2k重根),此外,在确定极值点时,要注意,由f'(x)=0所求的驻点是否在函数的定义域内。

  3.切线问题

  曲线y=f(x)在x=x0处的切线方程为y-f(x0)=f'(x0)(x-x0),切线与曲线的综合,可以出现多种变化,在解题时,要抓住切线方程的建立,切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展开推理,发展理性思维。关于切线方程问题有下列几点要注意:

  (1)求切线方程时,要注意直线在某点相切还是切线过某点,因此在求切线方程时,除明确指出某点是切点之外,一定要设出切点,再求切线方程;

  (2)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不一定是切线,反之,切线不一定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因此,切线不一定在曲线的同侧,也可能有的切线穿过曲线;

  (3)两条曲线的公切线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有公共切点,这类公切线的特点是在切点的函数值相等,导数值相等;另一种是没有公共切点,这类公切线的特点是分别求出两条曲线的各自切线,这两条切线重合。

  4.函数零点问题

  函数的零点即曲线与x轴的交点,零点的个数常常与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有关,解题时要用图像帮助思考,研究函数的极值点相对于x轴的位置,和函数的单调性。

  5.不等式的证明问题

  证明不等式f(x)≥g(x)在区间D上成立,等价于函数f(x)-g(x)在区间D上的最小值等于零;而证明不等式f(x)>g(x)在区间D上成立,等价于函数f(x)-g(x)在区间D上的最小值大于零,或者证明f(x)min≥g(x)max、f(x)min>g(x)max。因此不等式的证明问题可以转化为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或(小)值问题。

3.高三上册数学必修二知识点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及距离公式

  (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B|=|x2-x1|

  (2)平面上两点A(x1,y1),(x2,y2)间的距离公式

  |AB|=sqr[(x2-x1)^2+(y2-y1)^2]

  (3)点P(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公式d=|Ax0+By0+C|/sqr

  (A^2+B^2)

  (4)两平行直线l1:=Ax+By+C=0,l2=Ax+By+C2=0之间的距离d=|C1-

  C2|/sqr(A^2+B^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

  sin(2*k*兀+a)=sin(a)

  cos(2*k*兀+a)=cosa

  tan(2*兀+a)=tana

  sin(-a)=-sina,cos(-a)=cosa,tan(-a)=-tana

  sin(2*兀-a)=-sina,cos(2*兀-a)=cosa,tan(2*兀-a)=-tana

  sin(兀+a)=-sina

  sin(兀-a)=sina

  cos(兀+a)=-cosa

  cos(兀-a)=-cosa

  tan(兀+a)=tana

4.高三上册数学必修二知识点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cosa*sinb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5.高三上册数学必修二知识点


  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

  ①二面角的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顶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二面角的平面角.

  ③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直二面角.

  两相交平面如果所组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反过来,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

  ④求二面角的方法

  定义法:在棱上选择有关点,过这个点分别在两个面内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得到平面角

  垂面法:已知二面角内一点到两个面的垂线时,过两垂线作平面与两个面的交线所成的角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高三上册数学必修二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三上册地理必背知识点

人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

高三上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

高三上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

高三上册语文必修三复习知识点

高三上册历史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高三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三上册英语必修三知识点

高三上册化学复习知识点

高三上册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上册数学必修二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0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