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

高三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仰望天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视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会自负;只有放宽视野,把天空和大地尽收眼底,才能在苍穹泛土之间找到你真正的位置。无须自卑,不要自负,坚持自信。金笔头网高三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三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欢迎阅读,祝愿天下所有的学子们都能取得的成绩!

1.高三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


  1.“对我一生很重要”表达的是来自于外界的某种肯定(如赞美)对“我”很重要。是文章的中心。这句话对卖鱼的男人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他的妻子老是骂他,说他一无是处,而他特别在意妻子的看法。他需要别人的赞美来引起妻子的注意,赢得妻子的尊敬。当“我”应他的要求说了赞美他的话后,他的妻子对他的态度比以前好了很多,他因此很感激我。

  2.卖鱼的小贩是一个瘦小而又自卑的男人。

  ①文章中用对比法对他进行了刻画。他开始给我剖鱼的速度慢到我无法忍受,当我用反语表达了我的不满之后,他仿佛变了一个人,剖鱼的速度有一种超乎想象的快,而且以后成了整个菜市场剖鱼速度最快的人。

  ②作者还精心刻画了卖鱼小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神态,使这个人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意思是卖鱼的男人在我无恶意讽刺的“激励”下,状态有了很大的变化,似乎找到了勇气和自信。

  (2)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意思是说一个生活中的弱者或是遭受打击和挫折的人,特别需要来自别人的鼓励、帮助、支持。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卖鱼小贩的深切同情,也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慨。

  4.提示:从“我”的角度:围绕“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样的意思作答。从小贩的角度:一个生活中的弱者或是遭受打击和挫折的人,得到来自别人的鼓励、帮助和支持,就会重拾生活的信心。应结合生活实际加以阐发,否则酌情扣分。

  5.①欲扬先抑,“我”先后的情感变化(“冷漠”——“兴奋”“感谢”)形成对比,突出爱心对“我”的感化效果。

  ②“我”因为对这个城市“毫无好感”,才会对牛仔裤屡屡被人“关爱”感到惊异,这样写在情节展开上起铺垫、引起下文的作用。

  6.①老人容颜苍老、行动病态的外表和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心灵对比;

  ②最初认为城市“冷漠”的看法与老人的“热心肠”的对比;

  ③“我”与“老人”对牛仔裤的态度的对比。

  7.①标题是文章的线索;

  ②标题用了比拟手法,具有形象感;

  ③标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8.依据主旨,扣住句意,言之有理。主要观点有:

  ⑴人间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发现爱的慧眼。

  ⑵大胆走向世界,敞开心扉,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⑶能给人带来爱和幸福,自己也会成为一个拥有爱和幸福的人。

2.高三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

  1.(1)辽国人经常越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划定边界,不允许他们越境过来取水,辽国人愤怒地带领兵马犯境。

  (2)何灌朝着山崖向上射箭,每射必中,有的箭头都射到山石里面去了,辽军吃惊的把他当成是神人,悄悄的退去了。

  (3)敌人的骑兵追了过来,何灌射出的箭都能侵彻敌人的铠甲,从胸前射进去,从背后洞穿,再射中后面的敌人,西夏人非常害怕地退走了。

  2.(1)元末时乡试中举,执掌龙溪书院。

  (2)邓愈镇抚江西,多次召请他来相见,惊异于他的才华,向皇上推荐。

  (3)太祖要授给他官职,他以母亲年老需要赡养为理由,推辞了,于是留在邓愈的将军府中,参与辅佐军事。

  3.(1)序要叙述作序的意图,大概是开始于子夏为《诗经》作序。

  (2)(写文章的人)都急切地追求名声,而惟恐人们不知道自己。

  (3)而现在作序的人,不是追述议论过去的贤者,胡作优劣的论断,就是过分地称赞好事,过多的用一些宣扬的辞藻。

  4.(1)瑞昌隶属九江,背靠山以湖为衣带,民贫困多盗,百姓长期拖欠赋税。

  (2)江公慨然禀告府县,自身承担拖欠的赋税,让前任的几个县令和因牵累死去的县令的妻儿都回了家。

  (3)于是勒令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促有才能勇敢的丁壮巡察,不时刺探,抓取他们的首领并杀了他。

  5.(1)韩文公的文章,振兴了八个朝代以来的衰颓(文风)。

  (2)所以我曾经说,写文章的事情,不说别的,必须首先去除他的俗气才行。

  (3)在拜谒达官贵人,结交知名人士时,就拿它来作为见面的礼物。

  6.(1)大猪不肯就范(被套上轭),一套上又被挣脱,一天也不能耕一小块田。

  (2)宁毋先生经过时责备他道:“你错啦!

  (3)猪再大,怎么能耕地呢?

  (4)我同情你才告诉你,您反而发怒还不搭理我,为什么啊?

  (5)我难道不知道侍弄田地必须用牛,也就如同治理百姓必须用贤人一样。

3.高三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

  1、D

  2、A

  3、D

  4、D

  5、A

  6、C

  7、(1)一开始命令石普遇事斟酌情况自行决定,等到出发了,又令他听从淮南行省节制。

  (2)普身先士卒追赶他们,放火焚烧城关大门,贼兵恐惧,想要弃城逃跑。

  8、愁。直抒胸臆,点出诗人抑郁的情怀。

  9、①情景交融,诗歌前两句以迷离的烟波来表达自己的愁情,不仅写出了愁之广,还写出了愁的绵延不绝。

  ②虚实相生,作者由眼前的实景联想到了历史,一切都随着湖水东流而去,道出了名利的虚无,有一种世事浮沉的消极思想。

  10、略

  11、(1)D3分,C2分,B1分

  (2)前面采用倒序手法,中间主体部分采用顺序手法。好处:

  ①文章开头采用倒序手法,既引出了作者的回忆和思索,又激起了读者的兴趣;

  ②倒叙使文章情节生出波澜,引人入胜;

  ③中间部分采用顺序的手法,对回忆部分的交代做到了有条不紊。

  (3)文中小麻雀:

  ①是为了突出鸽子的同情心和仗义的性格;

  ②是为了衬托鸽子的忍让和大度

  ③借小麻雀缅怀离去的朋友的行为,抒发了自己对鸽子的怀念之情。

  (4)①要学会关注身边的人、事、物,善于观察体味自然万物微小的变化,从中发现真善美;

  ②用心地感悟自然,让自己有工作之外的收获,获得审美上的愉悦和享受;

  ③心态平和,不要斤斤计较,自怨自艾徒增烦恼,尽享生活之乐;

  ④要能像鸽子一样,在人危难之时,乐于助人,仗义大度。

  12、(1)D3分,A2分,E1分

  (2)①通过文学、绘画展现那些织进自己生命的文化因子;

  ②通过文学、绘画促成了自己喜爱的平行绽放;

  ③通过文学、绘画留住时间留住岁月;

  ④通过文学、绘画找到了心的出路和窗口。

  (3)①慈城那2.17平方公里却拥有519名进士的因子、基因编织起当地望族冯氏后人冯骥才的生命经纬;

  ②慈城书院、木雕、碑帖、匾额、牌坊和手工艺术、彩绘台门等因子对冯骥才的潜默影响;

  ③中华文化本身就是千年望族,冯骥才从慈城走来,也是从几千年来的深厚悠久的中华文化之中走来。

  (4)示例一:作为文学家,冯骥才的小说在中国文坛有很高的地位,并被译为多国文字,他的《神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鹰拳》等小说分别被拍为电影、动画片,绘成连环画;作为画家,他早年绘的《清明上河图》《宋人小品》摹本,显示了深厚绘画功力;他建立起的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是中国保护民间文化的先觉先行;他教育上的言论与担当,是一道靓丽风景和警人呐喊。人啊,你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冯骥才用自己的成就证实了这句话。

  示例二:在中国文化界,冯骥才以他所喜欢的平行绽放,以他四驾马车的疾驶和八骏图的展览,向世人展示了人之为人的精彩与伟大。欧洲中世纪后发现就是人的发现!发现了人的价值,一个人所能达到的高度与完美。因此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中不禁赞美道:人啊,你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冯骥才向往的正是这种精神上的伟大,通过不懈努力,他终使自己成为了了不起的杰作!这对我们也有巨大的激励和示范作用。

  13、A14、D15、C

  16、剥取石墨烯平面和氮化硼原子层,堆叠石墨烯和氮化硼晶体,组装成新晶体。

  17、家园如一件厚厚的棉袄,等待着每一个孤苦伶仃的流浪者去穿;家园如一柄永新的雨伞,等待着每一个风雨兼程的赶路人去撑。

4.高三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


  1.D

  2.D

  3.(示例)改过自新的勇气和对梦想不懈追求的精神

  4.(示例)

  ①XX虽然说不出甜美的声音,却用身姿为我们献上了一出绝美的舞蹈;

  ②XX虽然握不住短短的画笔,却用心灵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灿烂的人生;

  ③司马迁虽然失去了完整的身躯,却用文字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刚强的形象;

  ④罗斯福虽然迈不开瘫痪的下肢,却用智慧带领美国走上了一条强国之路;

  ⑤海伦·凯勒虽然看不见绚丽的色彩,却用文字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光明的世界。

  5.(1)百啭娇莺出画笼一双蝴蝶殢芳丛(每句1分)

  (2)对国家灭亡的痛心和郁愤(2分),对家人的思念、对家人处境的担忧(2分)。

  (3)上阕间接抒情,通过莺出画笼、蝴蝶殢花、花透月光、轻风送香等美好景象的描写,隐约传达出作者的忧伤(2分);下阕直抒胸臆,以深情难诉、美梦幻空、满面泪痕、愁肠寸断来抒发自己的愁思和郁愤(2分)。

  6.一个人善于舞蹈,是因为她有一颗热情奔放的心。

  7.说老人家的炊烟最美,实际上寄寓的是作者对老人的怀念和赞美(1分)

  (1)她的眼睛看人的时候非常清澈。

  (2)她的院子里种植了大片大片的向日葵,她的居室非常整洁,她是个勤劳的人;

  (3)她招呼我去玩,给我吃零食,是个热情好客的人;

  (4)她爱跳舞,是个外表沉静冷漠但实际内心热情奔放、热爱生活的人。(每一点1分)

  8.(1)(从结构上分析)“炊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从情节发展分析)“炊烟”在人们生活中充当了“密探”的角色,所以“炊烟”是人们判断老人生活状况的重要凭据,她的死亡正是通过消失的炊烟发现的。

  (3)(从表现人物命运的角度分析)“暮色中的炊烟”那涩而苦香的气息,让作者联想到俄罗斯老太太悲苦的命运。作者对“暮色中的炊烟”的描写,烘托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而老人却在这种宁静平和的氛围中孤独地死去,更凸显了老人悲苦的命运。

  (4)(从表达情感的角度分析)“炊烟”这个意象还寄寓了作者对老太太的深切的怀念与同情。

  9.原因:

  ①前苏联国内政治斗争所造成的恐怖迫使她逃亡到中国。(2分)

  ②中国国内的政治斗争形势使周围的人不敢接近她。(2分)

  思想情怀:

  ①表达了作者对身处苦难和孤独中依然热爱生活的老人的尊重和赞美;

  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对造成老人悲剧命运的社会的谴责;

  ③也表达了对生活在老人周围关心着老人的那些淳朴的人们的赞美。(答对一点记2分)

  10.答案:

  (1)装束造型具有明显的日本风格;

  (2)行为习惯具有日本特色(XX时采用切腹的方式)

  (3)XX配乐带有明显的日本印记。(每点2分)

  11.答案:以卡塔尔自觉坚守“阿拉伯文化”与国产大片的东洋化形成鲜明对比,(3分)对国产大片的集体自卑现象予以辛辣的批评,深化了主题。(3分)

  12.答案:

  (1)盲目从“异国文化”中寻找灵感,背弃本民族文化传统,使大众对传统文化失去信心。(3分)

  (2)远离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虚拟、拼凑一些边缘题材,导致电影资源的浪费,扭曲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认知。(3分)

  附加题答案

  13.圣俞曰/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虽然/亦可略道其仿佛/若严维“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一处1分,断错不得分)

  14.(1)欧阳修(1分),六一居士或醉翁(1分)。

  (2)①立意新颖,语言简练(“意新语工”);(1分)②既要传神,又要含蓄(“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1分)

  15.答案BD。

  16.(1)原因:①.抄检大观园时,激烈反抗;

  ②.王夫人对她有成见;或受到诬陷;

  ③.带病被驱逐出贾府;④.蒙冤病死。(一点1分)

  (2)表现:①.宝玉感伤不已。

  ②作《芙蓉女儿诔》以祭之。(一点1分)

  17.①身份相同:丫鬟;

  ②性格相似:聪明、美丽、善良;

  ③对爱情都充满了纯洁而美丽的憧憬与追求;④命运悲惨。(一点1分)

  18.①全面客观;②突出要点(或健康健忘);③高瞰远瞩。(各2分)

  19.①虽然其程度渐次加深(1分)

  ②但其本质一样(1分)③都是“此中人语”(2分)

  20.①善用比喻。(1分)

  ②为了更生动充分地阐明(2分),

  ③新批评家在研究旧传统作品时是门外汉,对于委曲私情,终不能体贴入微,可能“说外行话”,曲解附会。(2分)

5.高三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


  1.B

  2.D

  4.B

  5.D

  6.A

  7.D

  8.(1)如果习以为常了,对所进的忠言不加重视珍惜,恐怕天下人都不敢进言了。(3分,关键点:重惜、钳口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茹孝标听说余靖曾受过刑罚,并将此情隐瞒去参加科举考试,于是便到韶州将余靖犯刑的案卷设法买到手。(4分,关键点:尝、诈匿、案各1分,句意通顺1分)

  (3)余靖暗中使人告诉王仝,要他躲避一阵,王仝以家贫无钱外出为理由回绝。(3分,关键点:讽、介词结构后置,句意通顺1分)

  9.【答案】虚写乡愁令人难眠,渐入梦境,梦回故乡。可路远,醒来时天已大亮。实写的是远离故乡,书信难达。表达羁旅中的思乡之情。(4分)

  10.【答案】用沧江美景、渔人垂钓与诗人长途跋涉、行旅艰辛形成鲜明对比。反衬自己风尘仆仆难与家人团聚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4分)

  11.答案:

  甲、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XX,帘卷西风

  乙、

  (1)暮霭沉沉楚天阔

  (2)蟹六跪而二螯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4)渚清沙白鸟飞回

  (5)露脚斜飞湿寒兔

  (6)鸡鸣桑树颠

  12.

  (1)灯泡上装置黑布;修建了防空洞;经常进行防空演习;播放关于战争的宣传片。(每点1分)

  (2)少年在战争的阴影中一天天长大。(2分)

  13.含义:战争警报虽然已经解除,但给人们带来的恐惧伤害却始终挥之不去。(3分)

  作用:承上启下,上承前文战争始终没有发生,引出下文中关于疯子的情节。(3分)

  14.

  (1)采用第三人显得客观、冷静,更利于读者体会战争给人造成的心灵创伤;

  (2)如果换成第一人称,则显得亲切、真实,较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憎恨。(每点2分)

  15.

  (1)制造波澜,少年一天天长大,防空洞渐渐被废弃、遗忘,少年慢慢走出战争的阴影,但疯子的突然出现却打破了少年内心的平静,使情节生出波澜。

  (2)强化了主题,别人眼中的那个疯子,不管他是否亲历了战争,战争都给他带来巨大的心理伤害,疯子形象强化了文章的主题。

  (每点4分。其它方面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6.B

  17.A

  18.B

  19.

  参考示例:宽阔的胸襟,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不凡气度;

  宽阔的胸襟,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虚怀谦逊。

  20.

  理由一:地铁饮食影响车厢卫生和其他乘客。

  理由二:地铁饮食容易留下事故隐患。

高三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高三语文作文【精选5篇】

高三语文必修五说木叶教案设计

2017-2018学年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

高三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复习

高三语文教案范文(三篇)

关于高三语文备课组下学期工作计划范文如何写(8篇)

高三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练习

2022高三语文杨浦区一模作文

高三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

最新的高三语文复习计划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0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