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三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是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金笔头网高三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希望你努力学习,圆金色六月梦!

1.高三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兰亭集序》

  1、《兰亭集序》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人。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兰亭集序》既是佳篇,又是名帖,文章书法相得益彰,辉映千秋,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书序、宴集序、赠序之别。书序,一般是指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宴集序,是古人宴集时,一起赋诗后,公推一人所作的序;赠序,是亲友之间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兰亭集序》属于宴集序。

  2、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指永和九年。

  3、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4、禊事:一种祭礼。古时一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5、符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2.高三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寡人之于国也》

  一、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其时王无罪岁(“无”通“毋”,不要)

  2、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头发花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二、古今异义

  1、河内凶(凶,古义:荒年;今义: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河:黄河)

  2、邻国之民不加少(加,古义:更;今义:增加)

  3、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

  4、数罟不入洿池(数,古义:细、密;今义:数字或者数数)

  5、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6、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能够)

  7、然而不王者(然而,古义:这样做了,却……;今义:表转折)

  8、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义:寡德之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今义:孤家寡人)

  9、请以战喻古义(古义,请允许我;今义:请你)

  1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义(则,古义:那么;今义:这)

  三、固定短语和句式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耳,是…也:只是……罢了,这也是……啊)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有的……有的……)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何异于……:这与……有什么不同呢?)

3.高三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孔雀东南飞》

  1、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乐府”,原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种音乐机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包括文人乐府和乐府民歌两部分)。其特点是继承了《诗经》的写实传统,叙事成分增加,在形式上突破了四言体和骚体,形成了在我国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杂言诗和五言诗。乐府诗的题目多用歌、行、吟、曲等字,多用比兴、铺排等表现手法。

  2、结发:古代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

  3、秦罗敷:“秦”是古诗中美女常用的姓,“罗敷”古代美女的通称。

  4、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5、床:古代的坐具。

  6、新妇:古代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

  7、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8、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

  9、六合:古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叫六合。又指东、西、南、北、天、地。

  10、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是举行婚礼的地方。盛行于东汉到唐。

  11、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12、妾:旧时妇女谦卑的自称。

  13、适:出嫁。(始适还家门: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

  14、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15、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16、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17、五更:古代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更或五夜。

  18、建安:汉献帝年号。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19、七出:不顺父母,无子,*,口舌,盗窃,妒忌,严疾。

4.高三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能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他东西多。

  8.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9.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10.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4.人老珠黄:只用于形容妇女。

  1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18.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19.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20.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21.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22.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23.沁人心脾:形容诗歌或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24.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25.别出心裁:形容构思、设计等独创一格。

5.高三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湛奥》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楚辞·离骚》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战国策·楚策》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七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杂诗》

  及时当勉强,岁月不侍人。

  陶渊明《杂诗》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枚乘《上书谏吴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高三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202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 高三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上学期(14篇)

2018高三语文寒假作业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上册教案范例

关于高三语文教学工作计划通用(5篇)

【备考2013】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3.5.1 扩展语句(苏教版)

高三语文教学规划(优质十篇)

2021河南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上册第六课《逍遥游》教案

高三语文上册阶段考试卷

高三语文教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1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