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它。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你做到了有兴趣。金笔头网高三频道给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归纳》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1.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层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岭。

  雷霆万钧:比喻威力巨大。雷霆,暴雷、疾雷,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30斤。缤纷:繁多而交杂的样子。

  亭亭:高耸的样子。课文用“亭亭笔立”形容一座高峰。“亭亭玉立”一词的“亭亭”形容女子身材细长秀美或花木形体挺拔,也可以写作“婷婷”。

  婀娜:姿态柔美的样子。

  眺望:往远处看。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莽莽苍苍:草木苍翠茂密,原野景色迷茫。

  神妙莫测:神奇巧妙达到难以猜测的程度。

  云蒸霞蔚: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荒诞不经: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

  茕茕孑立: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

  通衢大道:四通八达的道路,大道。

  命运多舛:指平生的遭遇、经历不顺。

  养尊处优: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多含贬义)。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瘠薄:(土地)缺少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水分,不肥沃。

  缱绻: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缠绵。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滞笨:迟缓笨拙的样子。

  烙印:比喻不易磨灭的痕迹。

  媲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钳制:用强力限制,使不能自由行动。

  攻讦:(因利害冲突)揭发并攻击他人的过失或隐私。

  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式而产生。

  事过境迁:事情已经过去,客观环境也改变了。

  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

  昙花一现:原来比喻事物难得出现,现在用来比喻某些事物或人一出现就很快消逝。余风遗响:遗留下来的风气和影响。

  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斑驳陆离:形容色彩错杂纷繁。陆离,色彩繁杂的样子。

  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也比喻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高下。

  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

  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

  自诩:自夸。

  孱头:懦弱无能的人。

  礼尚往来: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

2.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习的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所以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译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惑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3.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词类活用

  (1)吾师道也(名词意动,以……为师)

  (2)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3)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4)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6)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7)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8)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4.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虚词

  1.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2.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3.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4.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5.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6.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5.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一词多义

  ①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②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失去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兵、逃亡。的人

  吞二周而亡诸侯。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地势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

  ④利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有利、条件好

  ⑤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丢失

  因遗策。遗留

  ⑥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章、制度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计算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高三语文辨析病句的方法分析

高三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2015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及答案

高三语文备考复习方法

高三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难点解析:边城

高三语文说课教案五篇

2023年梦想的高三语文(三篇)

2022高三语文教师工作总结5篇

关于高三语文教学工作计划通用(5篇)

高三语文上册期中调研检测试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1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