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是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金笔头网高三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希望你努力学习,圆金色六月梦!

1.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7、是岁,元和四年也。

  (二)省略句

  1、鞣以(之)为轮。

  2、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4、吾从(之)而师之。

  5、始指(之)异之。

  (三)状语后置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善假于物也。

  4、而耻学于师。

  5、师不必贤于弟子。

  6、学于余。

  7、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8、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9、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0、相与枕藉乎舟中。

  (四)定语后置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凌万顷之茫然。

  (五)宾语前置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何为其然也?

  3、而今安在哉

  4、而又何羡乎?

  (六)谓语前置。

  渺渺兮予怀。

  (七)被动句

  1、不拘于时。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八)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

  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而今安在哉?

  5、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6、而又何羡乎?

2.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通假字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暴:同“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天赋,资质。)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6、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

  8、山川相缪。(缪:同“缭”,连结,盘绕。)

  9、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10、自余为僇人。(僇:同“戮”,刑辱。)

  1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

3.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译:所以木材经墨线校正后就直了,金属制的刀剑等放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君子广范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什么过失了。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马车远行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能达到千里;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借助船只的人,并不善于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不能)到达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不能)汇成江河大海。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用心专一啊。

4.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弃甲曳兵而走

  (2)连词,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

  (3)连词,表转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4)连词,表并列: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2.其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则移其民于河东

  (2)代词,作定语成分:移其粟于河内(代河东的)/无失其时(它们的)

  3.之

  (1)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结构助词,的: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

  (3)衬音助词,无义:填然鼓之/树之以桑

  (4)代词,作宾语成分:申之以孝悌之义(指代百姓)/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说的事)

  4.焉

  (1)句末语气助词:尽心焉耳矣

  (2)代词: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

  5.然

  (1)指示代词,这样: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

  (2)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填然鼓之

  6.于

  (1)介词,对于:寡人之于国也

  (2)介词,表比较,比: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介词,在: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8欲不可从(放纵)

  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策略)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

  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办事)

  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4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阻,拦)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值,在,正在)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道

  1怀其璧,从径道亡(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12道义:道德和正义

  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所识穷乏者我欤(通“德”感恩)

  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10此言得之(对、合适)

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相关文章:

高三年级生物教案范例5篇

优秀的高三年级周记400字:结局

高三年级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最新高三年级入团申请书字数1000字

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五知识点复习

高三年级数学期中复习试题

高三年级必修二化学知识点归纳

高三年级上册地理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年级必修一物理知识点

高三年级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复习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2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