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是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想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金笔头网高三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希望你努力学习,圆金色六月梦!
【篇一】

  一、重点词语解释

  1、贾人夏则资皮(积蓄,储备。这里作"准备")

  2、吊有忧(慰问)

  3、当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

  4、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

  5、践辞曰(推辞)

  6、越四封之内(疆界)

  7、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

  8、旅进旅退(俱,共同)

  9、果行,国人皆劝(果决地)

  10、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

  11、是故败吴于囿(因此)

  12、无乃后乎("无乃……",恐怕……吧)

  二、通假字(写出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将帅二三子以蕃(帅通"率")

  2、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

  3、将免者以告(免通"娩")

  4、三年释其政(政通"征")

  5、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餔通"哺")

  6、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

  7、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

  三、一词多义(解释多义词)

  1、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感到,觉得)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管理,主持)

  孰为汝多知乎(通"智")

  2、复:山重水复疑无路(繁复)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再)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恢复)

  3、既:既而儿醒,大啼(不久)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已经)

  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

  4、劝:果行,国人皆劝(鼓励)

  劝君更进一杯酒(劝说)

  5、遂:自杀未遂(成功)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于是)

  遂使之行成于吴(终于)

  遂灭吴(就)

  6、当: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掌管)

  木兰当户织(面对)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到了)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阻挡,把守)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必定)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将)

  三、特殊句式(指出各句的句式)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山上(介宾短语后置)

  2、何后之有(宾语前置)

  3、执其手与之谋(省略)

  4、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判断句)

  5、十年不收于国(介宾短语后置)

  6、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省略)

  7、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定语后置,判断句)

  8、此则寡人之罪也(判断句)

  四、词类活用(解释活用词,并指出其用法)

  1、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名作动,穿)

  2、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名作动,以礼相待)

  3、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意动,以……为耻)

  4、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使动,使……洁)

  5、又郊败之(名作状,在郊外)

  6、宦士三百人于吴(名作动,做帝王的仆侍)

  7、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使动,使……退却)

  五、古今异义词(指出其古今异义)

  l、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古义:得力的帮手今义:帮凶

  2、生丈夫,二壶酒

  古义:男孩今义:女子的配偶

  3、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义:原野今义:黄河中下游地区

  4、国人皆劝

  古义:劝勉,勉励今义:劝说

  六、难句翻译

  1、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译:即使没有四边入侵的外患,但是有谋略的大臣和勇猛的武将,也不能不加以培养教育来供挑选录用。

  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译:如果能够听到大夫您的计谋,有什么迟呢?

  3、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译:不去做百姓所厌恶的事情,补做老百姓认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

  4、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

  译:嫡子死了的,免除他三年的赋税;庶子死了的,免除他三个月的赋税。

  5、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译:那些明智达理的士人,使他的居所整洁,使他穿着漂亮,使他吃饱饭,和他们研究事物的义理。(在道义上和他切磋。)

  6、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译:以前夫差让我们国君在诸侯面前出丑。

  7、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译:有哪个君主像这样恩惠,可以不为他效劳吗?

  8、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译:做臣子的想着要报国君的仇,难道有敢不尽力的吗?

【篇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注释】

  1、锦衾薄: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形容天气很冷。

  2、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

  3、铁衣:铠甲。

  4、瀚海: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结着很厚的冰。

  5、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6、惨淡:昏暗无光。

  7、饮归客:宴饮归京的人,饮,动词,宴饮。

  8、风掣: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掣:拉,扯。

  9、冻不翻:(红旗)被冻得怎么吹也飘不起来

  【考试范围】

  1、描写边塞雪景(作者从想象角度虚写雪景)的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写送别场面的句子: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从军中大帐写天气奇寒,侧面表现雪的威力的句子: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4、从人的感觉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5、从雪后沙漠、天空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的句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6、从帐内饯行场面表现,表现友情浓烈与真挚,心胸的豪放与豁达: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7、表明分别时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9、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0、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1、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2、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3、拓展:李白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相关文章:

最新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14篇)

2012-2013高三语文月考试题

高三语文《陈情表》教案

高三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高三语文斑纹随堂练习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三语文上册教案范例

高三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

2020届河南省高三语文3月模拟试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2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