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三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它。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你做到了有兴趣。金笔头网高三频道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1.高三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8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

  ②影响短波通讯

  ③产生磁暴现象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高三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1.森林资源现状

  ⑴属性: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⑵作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

  ⑶森林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2.热带雨林

  ⑴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⑵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⑶雨林生态

  ①优越性:全年高温多雨,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②脆弱性: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⑷热带雨林破坏

  ①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②直接原因:人类开发。

  ⑸热带雨林的开发(亚马孙开发计划)

  ①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②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③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⑹雨林的保护: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①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

  ②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③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

3.高三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1.地理信息技术

  ⑴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⑵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⑶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导航等。

  2.遥感(RS)

  ⑴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⑵应用: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3.全球定位系统(GPS)

  ⑴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统。

  ⑵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⑶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地理信息系统(GIS)

  ⑴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⑵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5.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遥感(RS)获取信息,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分析表达结果。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4.高三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河流的综合开发

  ⑴重要性: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⑵河流概况: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发源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⑶开发注意:

  ①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②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③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⑷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①地形:多山,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②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

  ③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

  ④矿产:煤铁铜等丰富。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⑴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⑵19世纪后期: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⑶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流域的综合开发

  ⑴开发的核心:河流的梯级开发。

  ⑵开发项目:防洪、航运、发电、旅游、供水、养殖等。

  ⑶成效: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⑷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大规模的水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的电力供应基地;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5.高三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1.大气受热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

  2.热力环流(最简单的大气运动)

  海陆热力环流:

  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因为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3.大气水平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摩擦力:它斜穿等压线。影响风速,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还会影响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

  风向:高压低压

  风力(风速):等压线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

高三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人教版高三年级历史复习知识点

高三年级生物复习要点归纳

高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

高三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高三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高三年级日记大全500字:给爸爸的惊喜

高三年级历册教案范例6篇

高三年级物理必修二重点知识点

高三年级优秀作文范文800字【三篇】

高三年级元宵节日记:放烟花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3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