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地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地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能力,填补知识、技能的空白。金笔头网高三频道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三地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助你金榜题名!

1.高三地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口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地势阶梯界线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气候界线

  (1)1月0℃等温线(也是XX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2.高三地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一、气候方面

  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3.秦岭—淮河是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5.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XX带分界线。

  6.秦岭—淮河是XX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二、植被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为XX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之说。

  三、河流水文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少,汛期长,冬季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多,汛期短,冬季结冰。

  四、地形、土壤、矿产方面

  1.地形:秦岭—淮河以南以丘陵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平原、高原居多。

  2.土壤:秦岭—淮河以南渐以红壤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黄壤或棕壤为主,东北以黑土为主,西北多白色沙质土。

  3.矿产:秦岭—淮河以南以有色金属居多,工业上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出口加工等轻工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煤、铁、石油为主,工业方面以重工业占的比例较大。

  五、农业方面

  1.耕地类型: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田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旱地为主。

  2.粮食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稻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小麦为主。

  3.油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油菜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花生、大豆为主。

  4.糖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甘蔗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甜菜为主。

  5.作物熟制:秦岭—淮河以南一年二至三熟;秦岭—淮河以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六、其他人文地理方面

  1.秦岭—淮河以南聚落分散,沿河带状分布居多。房屋墙体较薄,屋顶坡度较陡,以通风散热为主。私家园林建筑规模较小,布局精巧,以黑白为主色调,色彩素淡,包括傣族的竹楼、侗族的鼓楼等都比较淡雅,与水乡风光、湿润的气候特点融为一体。秦岭—淮河以北聚落集中。房屋墙体较厚,有院落,防风保暖。皇家园林建筑以红黄为主色调,既显示出皇权的尊容富贵,又与宽阔整齐的地形、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特点相互辉映。

  2.秦岭—淮河以南水路运输占很大比重;秦岭—淮河以北以陆路运输为主。

  3.秦岭—淮河以南交通不便,使交流受阻,方言较多。秦岭—淮河以北多地势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联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机会多,彼此融合,因而语言差异不大,方言较少。

  4.秦岭—淮河以南人体平均身高较矮,男子聪明智慧,善于经商;女子婀娜多姿,心灵手巧。秦岭—淮河以北人体平均身高较高,男子粗犷豪放,女子英姿飒爽。

  5.秦岭—淮河以南民族服饰以蓝、青等素淡颜色为主,夏天的炎热使得南方人更偏向白色和杏色。秦岭—淮河以北民族服饰以红、白、黑、绿等颜色居多。

3.高三地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分析要素: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能蕴藏量、汛期等

  1、流量(米3/秒)--------反映水资源的多少

  (1)流量的大小

  总流量:河流主要补给形式;流域面积的大小

  分段流量:上游来水;附近支流汇入情况;其他因素

  (2)流量的变化

  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季节变化、日变化

  2、水位(米)变化

  流量的大小----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分布在润湿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分布在干旱地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决定;

  其他因素:人类活动

  3、汛期长短及出现的时间(气候)

  4、有无结冰期

  影响因素:气温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凌汛形成的条件

  有结冰期;低纬流向高纬;结冰和融冰时期。

  凌汛产生的危害—冰坝抬高水位,浮冰冲击河岸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5、水能蕴藏量

  河流落差大(解释为什么),水量大(解释为什么)

  水量大小取决于流域内降水量(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水系特点;流域面积;

  6、含沙量(克/米3)

  (1)河流总体含沙量大小:下垫面、地形、土质状况、植被状况人类活动

  (2)某一河段:流速、人类活动(水利工程)

  7、航运价值:流量、地形、经济发展水平等

4.高三地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世界各大区域沙漠分布:

  一、东亚:

  中国西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

  二、南亚:

  印度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处:印度沙漠(塔尔沙漠);

  三、中亚:

  1、土库曼斯坦境内的卡拉库姆沙漠;

  2、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中部地区;

  3、哈萨克斯坦西部与俄罗斯交界处和中东部一小部分;

  四、西亚:

  1、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2、沙特阿拉伯境内大部分地区:北部内夫得沙漠、南部鲁卜哈利沙漠;

  五、非洲:

  撒哈拉沙漠(世界上的沙漠);

  六、大洋洲:

  澳大利亚西部维多利亚大沙漠;

5.高三地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高三地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三地理总复习: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因素

人教版高三地理教案

高三地理教学个人工作计划

人教版高三地理第二章单元检测卷

高三地理工作计划

高三地理上册必修二知识点

高三地理教学工作计划(16篇)

高三地理交通运输的建设知识点

高三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高三地理下册说课稿范例5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地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3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