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年级地理上册必修一知识点

高三年级地理上册必修一知识点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年级地理上册必修一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高中学习方法其实很简单,但是这个方法要一直保持下去,才能在最终考试时看到成效,如果对某一科目感兴趣或者有天赋异禀,那么学习成绩会有明显提高,若是学习动力比较足或是受到了一些积极的影响或刺激,分数也会大幅度上涨。金笔头网高三频道为你准备了《高三年级地理上册必修一知识点》,希望助你一臂之力!

1.高三年级地理上册必修一知识点


  1离太阳由近到远的八大行星

  水星:水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在中国,它叫晨星。它每87.968个地球日绕太阳公转一次,同时每转一圈旋转三次。

  金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它是距离太阳的第二个,距离太阳0.725au。公转周期为224.71地球日。金星,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地球:它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的类地行星,距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又绕太阳自转。

  火星: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四颗行星。它属于类地行星。火星基本上是一个沙漠星球,表面有沙丘、砾石和陨石,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

  木星:它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和最快的自转行星,也是距离太阳最远的第五颗行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的千分之一,是太阳系其他七颗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

  土星: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距离太阳排名第六。土星是一颗气态巨行星。中国古代称之为瑞星,而欧洲古代称之为礼行。

  天王星:太阳系内外的第七颗行星(18.37-20.08au)。它在太阳系中体积排名第三(比海王星大)和质量第四(比海王星小)。它几乎水平地围绕着太阳。

  海王星:海王星轨道的半长轴为30.1au(太阳系第八大行星),质量为17.1地球质量(第三),半径为地球半径3.9(第四)。

  2行星是什么意思

  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运转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

  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

  如何定义行星这一概念在天文学上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问题。XX大会2006年8月24日通过了“行星”的新定义,这一定义包括以下三点:

  1、必须是围绕太阳运转的天体;

  2、质量必须足够大,来克服固体引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体);

  3、必须清除轨道附近区域,公转轨道范围内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体。

2.高三年级地理上册必修一知识点


  边界四个位置

  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北纬53°31′

  南达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北纬4°15′

  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东经73°

  东至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东经135°。

  南北相距5500公里,跨纬度49°15′。东西相距5200公里,东西两端的时差约为4小时。

  经度和纬度

  经纬度是经度与纬度的合称组成一个坐标系统。经度是地球上一个地点离一根被称为本初子午线的南北方向走线以东或以西的度数。纬度是指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其数值在0至90度之间。经纬度是经度与纬度的合称组成一个坐标系统。又称为地理坐标系统。它是一种采用三度空间的球面来概念地球上的空间的球面坐标系统,可以标示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

  经度的每一度被分为60角分,每一分被分为60秒。一个经度所以一般看上去是这样的:东经23°27′30"或西经23°27′30"。更的经度位置中秒被表示为分的小数,例如:东经23°27.500′,但也是有使用度和它的小数的:东经23.45833°。有时西经被写做负数:-23.45833°。但偶尔也是有人把东经写为负数,但这相当不常规。

  纬度的每个度大约相当于111km,但经度的每个度的距离从0km到111km不等。它的距离随纬度的不同而变化,等于111km乘纬度的余弦。不过这个距离还不是相隔一经度的两点之间比较短的距离,比较短的距离是连接这两点之间的大圆的弧的距离,它比上面所计算出来的距离要小一些。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地、高原面积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省级行政单位总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民族众多。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中国可分为北方地方、南方地方、西北地方、青藏地方四大部分。

3.高三年级地理上册必修一知识点


  一、东亚河湖分布:

  1、西部多大江大河:长江,黄河等;

  2、东部河流短小;

  二、东南亚河湖分布:

  1、湄公河(东方的多瑙河),流经6个国家(老挝、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中国(澜沧江)),形成东南亚比较大冲积平原;

  2、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

  三、南亚河湖分布:

  1、恒河(圣河):喜马拉雅山南断,主要雨水补给,形成恒河平原(南亚比较大冲积平原);

  2、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在中国(雅鲁藏布江)喜马拉雅山北坡,雨水补给;

  3、印度河:发源冈底斯山,冰川融水为主,沙漠地方的灌溉水源(外流河);

  四、中亚河湖分布:

  1、内陆河:锡尔河,阿姆河——咸海,高山冰雪融水;

  2、外流河:额尔齐斯河——北冰洋水系;

  3、湖泊:内陆湖:里海(世界比较大)、伏尔加河(内陆河比较长的)、乌拉尔河、咸海;五、西亚和北非:

  五、中东河湖分布:

  1、尼罗河:第一长河6600千米;

  2、两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3、苏伊士运河:1700千米

  4、死海:-400米(世界比较低点);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河湖分布:

  1、刚果河:流量世界第二,水利资源丰富;

  2、维多利亚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3、坦噶尼喀湖:世界第二深;

  七、西欧河湖分布:

  1、总括:河网稠密,河湖众多,水量达,利于航运;水位变化小;

  2、莱茵河:发源于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向北流入北海,流经鲁尔区;

  3、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的山地,流经8个国家(世界比较多),在罗马尼亚注入黑海;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河湖分布:

  1、俄罗斯:大河多,水量充沛(雪水补给),封冻期长;

  2、伏尔加河:内陆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黄金水道;

  3、鄂毕河:外流河,北冰洋水系;

  4、顿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凌汛);

  5、贝加尔湖(比较深),世界第二大淡水湖;九、北美:

  九、北美河湖分布:

  1、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河—长度,流量;灌溉水源);

  2、圣劳伦斯河;

  3、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安大略湖、伊利湖(冰川作用形成,苏必利尔湖-比较大淡水湖);

  十、拉丁美洲河湖分布:

  1、亚马逊河:水量第一,长度世界第二(6400km);

  2、拉普拉塔河;

  3、的的喀喀湖(海拔比较高的湖);

  十一、大洋洲河湖分布:

  1、墨累河:澳大利亚比较大河流;

  2、艾尔湖(-16m)

  3、达令河:墨累河支流,灌溉水源,1月汛期,7月枯水期;

4.高三年级地理上册必修一知识点


  海陆风是一种有规律的日变化的风,海滨地方和岛上的居民一般都有这种感觉:白天常有风从海上吹来,晚上常有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海陆风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

  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海陆风的水平范围可达几十千米,垂直高度达两千米,周期为一昼夜。白天,地表受太阳辐射而增温,因为陆地土壤热容量比海水热容量小得多,陆地升温比海洋快得多,所以陆地上的气温显著地比附近海洋上的气温高。陆地上空气因受热膨胀,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上空的空气从陆地流向海洋,然后下沉至低空,又由海面流向陆地,再度上升,遂形成低层海风和垂直剖面上的海风环流。海风从每天上午开始直到傍晚,风力以下午为比较强。日落以后,陆地降温比海洋快;到了夜间,海上气温高于陆地,就出现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而形成低层陆风和垂直剖面上的陆风环流。

  海陆的温差,白天大于夜晚,因此海风较陆风强。假如海风被迫沿山坡上升,常产生云层。在较大湖泊的湖陆交界地,也可产生和海陆风环流相似的湖陆风。海风和湖风对沿岸居民都有消暑热的作用。在较大的海岛上,白天的海风由四周向海岛辐合,夜间的陆风则由海岛向四周辐散。所以,海岛上白天多雨,夜间多晴朗。比如中国海南岛,降水强度在一天之内的比较大值出现在下午海风辐合比较强的时刻。

5.高三年级地理上册必修一知识点


  1城市内涝的原因

  城市排水系统

  现在国内一些城市排水管网欠账比较多,管道老化,排水标准比较低。有的地方排水设施就不健全,不完善,排水系统建设滞后是造成内涝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城市大量的硬质铺装,如柏油路、水泥路面,降雨时水渗透性不好,不容易入渗,也容易形成这段路面的积水。

  城市环境

  由于城市中植被稀疏,水塘较少,无法贮存雨水,导致出现“汇水”的现象形成积水。而且热岛效应的出现,导致暴雨出现的几率增加,降水集中。

  交通引起

  由于尾气排放过多,导致空气中粉尘,颗粒物较多,容易产生凝结核,产生降水。

  2城市内涝的措施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是气候变化与暴雨、城市发展规划、防涝设施和人为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暴雨降落,我们不能控制暴雨,但可以为雨水找寻出路。

  出路无非就是“渗、滞、蓄、净、用、排”多种方案及其组合。如: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改造;河湖水系改造及排水口扩建;利用下沉式绿地、植草沟、种植屋面、人工湿地和下沉式广场、运动场、停车场等场地等蓄、滞雨水;新区地面应有40%以上的透水性地面;建设地下调蓄设施;收集雨水,经过简单处理后,用于浇灌绿地、洗车和清洁道路;雨污分流;排水分区;雨水资源化利用等。

  陶瓷透水砖透水铺装在构建生态海绵城市中对城市水环境的改善作用也是颇为显著的,由于城市中的不透水路面不能及时地将雨水渗入地下,因此,城市中常常出现雨水蓄积和漫流现象,透水性铺装地面由于自身良好的透水性能,能有效地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泄洪压力及城市安全问题。特别是与普通铺装相比,透水铺装兼有良好的渗水保湿及透气功能,具有缓解城市“雨岛效应”。

高三年级地理上册必修一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三年级元宵节日记:放烟花

高三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年级必修二地理知识点

高三年级历册教案范例6篇

高三年级Lesson 81教学设计

高三年级期末个人总结

高三年级叙事作文700字:我得到了教训

高三年级数学必修一上册知识点

高三年级抒情作文300字:学子

高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年级地理上册必修一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3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