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地理下册必修二知识点

高三地理下册必修二知识点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地理下册必修二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高中学习方法其实很简单,但是这个方法要一直保持下去,才能在最终考试时看到成效,如果对某一科目感兴趣或者有天赋异禀,那么学习成绩会有明显提高,若是学习动力比较足或是受到了一些积极的影响或刺激,分数也会大幅度上涨。金笔头网高三频道为你准备了《高三地理下册必修二知识点》,希望助你一臂之力!

1.高三地理下册必修二知识点


  一、环境承载力

  1、环境承载力,只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最主要因素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华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2.高三地理下册必修二知识点


  1、群岛是彼此距离很近的许多岛屿的合称。群岛也有大小之分,在许多在群岛中往往也包含着许多小群岛,如马来群岛就包括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东南群岛、西南群岛、马鲁古群岛等。若岛屿的排列成线形或弧形,习惯上又称为“列岛”,如我国的长山列岛、澎湖列岛等。

  2、世界上主要的群岛有50多个,分布在四个大洋中。太平洋海域中群岛最多,有19个;大西洋有17个,印度洋有9个,北冰洋海域中有5个。世界上的一个群岛是位于西太平洋海域原马来群岛,整个群岛有大小岛屿2万多个,分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来、文莱、菲律宾、东帝汶等国。东西宽4500千米,南北长3500千米,总面积240.7万平方千米。岛上山岭多,地形崎岖;地壳不稳定,常有地震火山爆发。海峡较多,是东南亚到世界各地的重要通道。

  3、除马来群岛外世界上较大的群岛有:位于北美洲北部的北冰洋海域的加拿大北极群岛,面积130万平方千米;位于太平洋西部海域的日本列岛,面积37.75万平方千米;位于大西洋东北部的不列颠九岛,面积32.5万平方千米;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菲律宾群岛,面积29.97万平方千米;位于大西洋西北部的西印度群岛,面积24万平方千米。

  4、世界上最小的群岛是位于南太平洋萨摩亚群岛北部的托克劳群岛。它由3个珊瑚环礁组成,面积仅有10平方千米,可以称得上是“袖珍群岛”了。

  5、我国的主要群岛有长山群岛(又称长山列岛)、舟山群岛、庙岛群岛、膨湖列岛,以及南海海域中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其中舟山群岛面积,由大小600多个岛屿组成。舟山群岛附近,是我国的渔场。

3.高三地理下册必修二知识点


  一、东亚:

  1、朝鲜境内有丰富的森林、矿产资源;

  2、日本国内森林资源、水利资源、渔业资源丰富;

  二、东南亚:

  1、矿产以锡、石油为主;

  2、种植业发达:

  (1)马来西亚:天然橡胶,油棕(第一);

  (2)印度尼西亚:胡椒,金鸡纳霜(第一);

  (3)菲律宾:椰子,蕉麻;

  (4)泰国:水稻;

  三、南亚:

  1、印度矿产主要以煤、铁、锰矿为主,分布在德干高原北部;另外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茶叶、小麦等出口;

  四、中亚:

  1、小麦,棉花,畜产品;

  2、矿产丰富,种类多样,煤,铁,石油(分布在里海沿岸);

  五、西亚和北非:

  1、石油资源丰富:分布在波斯湾沿岸以及伊拉克境内,储量占世界的一半,开采量为1/4,出口量第一:

  2、特产:土耳其安卡拉羊毛、摩洛哥橄榄油、阿富汗紫盖皮羊毛、伊拉克椰枣;

  3、北非的铁矿分布在利比亚、埃及与苏丹境内,磷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

  1、矿产:金刚石、锡、钢铁、铝,铜(赞比亚),黄金(南非)、铁(利比亚),石油(尼日利亚)钿矿(南非);

  2、水利资源丰富:世界第二;

  3、动物资源丰富:狮子,大象,猩猩;

  4、生物资源丰富:可可,丁香,剑麻;

  七、西欧:

  1、矿产:煤(大不列颠岛)、铁(大不列颠岛西海岸)、石油(北海);

  2、旅游资源-人文景观,自然景观;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森林资源(第一);

  2、水力资源;

  3、矿产:石油(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天然气,煤(中西伯利亚高原、东海岸),铁矿(东欧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有色金属(锰铜铝锌);

  九、北美:

  1、矿产:煤(美国东北部),铁,石油,天然气,钢金铝锌-有色金属(美国西部);

  2、森林(寒带针叶林,温带阔叶林),草场,水力——美国;

  3、加拿大——森林(为原料,新闻纸加工),石油,铁,煤,镍(占世界80%),渔业资源丰富;

  十、拉丁美洲:

  1、矿产:石油(墨西哥东南沿海,委内瑞拉沿海),铁,锰(巴西高原东部),铜(智利世界最多),银(墨西哥安第斯山脉);

  2、水力:巴西高原;

  3、生物:植物-森林(红木,乌木);

  4、经济作物(咖啡,香蕉,甘蔗);

  十一、大洋洲:

  1、矿产-铁(塔斯马尼亚岛),煤(澳大利亚东部沿海);

  2、稀有动物-鸭嘴兽;

  十二、南极:

  1、矿产-煤,铁,石油,天然气,生物,淡水;

  2、生物-企鹅(鸟类),海豹,鲸,磷虾;

  3、淡水水库;

  十三、北极:

  1、丰富生物资源:北极熊,海豹;

  2、矿产:煤(30亿吨),石油(100-200亿桶),天然气;

4.高三地理下册必修二知识点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2)非可再生能源(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二、资源开发条件

  1、资源状况——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1)储量丰富

  (2)分布范围广,40%的土地下都有煤田分布

  (3)煤种齐全,十大煤种都有分布

  (4)煤质优良,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

  (5)开采条件好,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

  2、市场——广阔

  (1)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使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2)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3、交通条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采取的措施——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建设,构建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三条产业链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1)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2)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3)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

  (1)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3、“三废”的治理:

  (1)废渣:回收再利用

  (2)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

5.高三地理下册必修二知识点

  概念: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特点: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城市区位分析:

  自然地理区位(相对稳定):

  (1)地形:温带——平原,热带——高原,山区——河谷或开阔低地

  (2)气候:降水适中(沿海地区)和气温适中(中地位地区)

  (3)河流:沿河设城,河流交汇处或河口水运的起点或重点

  日本城市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原因:山多平原少、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资源匮乏多进口、海岸线曲折多海湾港口易于贸易

  城市的区位选择考虑因素:地质(避开灾害多发区,考虑地基承载力),地形(平原),河流(码头建在河的凹岸处),注意环境保护

  城市地域形态(区位因素影响城市形态):集中式(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组团式(用地分散,交通联系不方便,投资较大)条带式,放射式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中心商务区的特点:建筑高大密集、经济活动最为频繁、内部分区明显、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交通通达度高

  西方城市结构学说: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中心地是向周围地区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其等级主要是根据中心地提供的职能种类和服务范围来划分的。

  一个地区城镇的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反比,城镇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商业因素、行政因素、交通因素的影响。

  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六边形数目大,低级中心地反之(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是低级中心地3倍)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体系(相同级别的中心地服务范围彼此独立排斥)

高三地理下册必修二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三地理重点知识精解:城市区位

高三地理教案: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高三地理气候知识点归纳

高三地理复习及答题方法全攻略

天津市南开区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南开一模)新人教版

高三地理必修一:等高线地形图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理图像的学习程序

高三地理期中考试试题

2023浙江强基联盟2月统测高三地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三地理下册说课稿模板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地理下册必修二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3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