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地理说课稿: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高三地理说课稿: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地理说课稿: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微信扫码分享


以下是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地理说课稿: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课标要求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课标分解:
①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
②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力或外力);
③使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课标分解:
①了解地壳内部的物质——岩石的分类,
②了解三类岩石是怎样形成的;
③理解三大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间及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循环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通过前三章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圈层结构,知道了地球上最富动力的两大因子——大气和水。本章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大气和水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主要动力。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一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导力量——内力;二是对地表形态起“雕刻”作用的外力;三是岩石圈的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即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一般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等全球构造理论加以说明。第二是区域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第三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一般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地表形态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构。
2、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
②.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判断和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2)过程与方法
①.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②.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 —— 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建立内力和外力辨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
②.培养学生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①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②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观点看待岩石的形成和演变
教学难点:①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②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三、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基础
二中大部分学生基础不是很扎实,而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需要学生全面理解内外力作用以及二者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才能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流水的外力作用方式,已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上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阅历浅,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分析较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学习能力
教材语言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需结合材料、多媒体进行展示、模拟。
3、学习动力
本节课的内容结合了四川大地震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学生亦迫切需要了解四川地震的原因,并推及我国西藏与世界其它地区产生地震的原因,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高中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观察、思考、讨论、探究、合作与交流中掌握和灵活运用地理知识。本节的教学由浅入深进行层层引导分析并结合资料,联系生活实际,探究地理问题,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倡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探究性学习。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所学地理知识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如分析四川地震的成因。
2、比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分析法,揭示知识点之间的异同点,寻找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如本节课对比分析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合作的过程当中相互交流,理清地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地理思维的形成。
4、多媒体教学法:本节课的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易接受,通过电教手段模拟演示,边演示边启发,化抽象为具体,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5、读图分析法:学会读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教会学生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必须贯穿整个地理教育的过程。
五、学法指导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独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将课本与案例相结合,举一反三。
讨论探究法: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开展调查研究.
观察对比法:应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高三地理说课稿: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相关文章:

2021年高三地理教师工作总结10篇

高三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2023年武汉二调高三地理考试试题答案

高三地理上册必修二知识点

2015年高三地理专项练习题:文综

最新高三地理老师个人总结(五篇)

高三地理上册总结

初中地理教师工作总结 高三地理教师工作总结(十四篇)

2016高三地理竞赛试题

人教版高三地理必备知识点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地理说课稿: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4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