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年级必修三历史知识点

高三年级必修三历史知识点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年级必修三历史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是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金笔头网高三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年级必修三历史知识点》,希望你努力学习,圆金色六月梦!

1.高三年级必修三历史知识点


  三省六部(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发展的中央的行政制度):

  1、三省的职权: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应驳回。尚书省为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2、六部为尚书省下设机构,包括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官吏考核、任免;户—户口、赋税;礼—国家礼仪;兵—军政;刑—刑法;工—工程建设。

  3、三省六部制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①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2.高三年级必修三历史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

  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诗经》:春秋末年,中国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楚辞: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骚体”。

  汉赋:汉朝时,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的文体——赋。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唐诗:唐朝时,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A初唐的诗人有王勃、陈子昂。

  B盛唐时,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C中唐的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宋词:到了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欢迎。于是,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南宋)等。

  元曲:到元代,散曲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元曲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

3.高三年级必修三历史知识点


  了解汉字的演变

  起源: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商代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演变:

  A演变过程为: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B演变的总趋势:由繁到简。

  了解古代中国的书法家

  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主要书体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楷书:具有实用价值。魏晋时期的钟繇、王羲之;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草书: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代的张旭、怀素等。

  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征明等。王羲之(“书圣”)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为“天下第二行书”。

4.高三年级必修三历史知识点


  绘画艺术

  1、起源:新石器时代壁画,地面画,陶器装饰

  2、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

  3、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提出以形写神

  4、唐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创造法度,雍容华贵

  5、宋代:山水画兴起:注重意境

  民间风情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6、明清:八大山人:风格奇特;木刻版画、年画等

  7、民间绘画兴起原因: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

  8、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5.高三年级必修三历史知识点


  书法艺术

  1、汉字起源和演变:

  商甲骨文(最早成熟文字)—商周金文—西周籀文(大篆)—秦统一小篆—汉隶书—三国楷书(钟繇)

  2、书法艺术发展

  秦汉小篆、隶书

  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书法艺术:王羲之《兰亭序》

  隋唐达到新高峰:张旭、怀素狂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楷书;书法理论

  两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各具情态

  明代:平民化、世俗化,强调个性:祝枝山、文徵明

高三年级必修三历史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三年级语文高效学习方法

高三年级必修二物理知识点

高三年级英语必修四知识点整理

高三年级数学必修三重点知识点

开封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参考答案

高三年级化学知识点复习

高三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优秀的高三年级周记400字:结局

高三年级生物说课稿优秀范文

高三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年级必修三历史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