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整理

高三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整理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整理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能力,填补知识、技能的空白。金笔头网高三频道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三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整理》助你金榜题名!

1.高三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整理


  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中国第—部诗歌总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3)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2、唐诗

  (1)唐诗繁荣的原因:

  a唐朝文明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b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2)代表人物及作品:

  a初唐的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b盛唐诗人:

  高适的“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岑参的“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都洋溢着豪迈的气概;孟浩然、王维的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都富于诗情画意。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c中唐的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2.高三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整理

  能源领域

  1、“蒸汽时代”的到来

  瓦特18世纪80年代研制出新的蒸汽机。从此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它的采用为加快工业步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加强世界的联系。

  1807年美国富尔顿发明汽船。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最伟大的发明,成为时代的象征,人们称这个时代为“蒸汽时代”。

  2、“电气时代”

  ①背景: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电力能源的开发:1867年,德意志西门子发明发电机。不久,比利时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③“发明大王”美国爱迪生创造发明达1000多项。电气方面的发明有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电灯的发明。

  ④电气技术发展的作用: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提供了更为强大便捷而又廉价的动力,极大的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推进电气时代。

  3、蒸汽机和电力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①最直接的变化是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生产力的发展也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③随着交通运输的便捷,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④还增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3.高三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整理


  天文学

  ①战国:《甘石星经》中《石氏星表》为世界最早的星表。

  ②东汉:张衡——水运浑象仪;地圆说早1000多年;地动仪早1700多年。

  ③唐:僧一行——黄道游仪;世界首次测量子午线长度;水运浑象仪。

  ④元:郭守敬——简仪早300年;《授时历》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

4.高三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整理


  了解汉字的演变

  起源: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商代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演变:

  A演变过程为: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B演变的总趋势:由繁到简。

  了解古代中国的书法家

  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主要书体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楷书:具有实用价值。魏晋时期的钟繇、王羲之;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草书: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代的张旭、怀素等。

  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征明等。王羲之(“书圣”)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为“天下第二行书”。

5.高三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

  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诗经》:春秋末年,中国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楚辞: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骚体”。

  汉赋:汉朝时,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的文体——赋。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唐诗:唐朝时,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A初唐的诗人有王勃、陈子昂。

  B盛唐时,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C中唐的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宋词:到了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欢迎。于是,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南宋)等。

  元曲:到元代,散曲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元曲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

  明清小说:明清时期,一方面XX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另一方面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明清小说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以《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高鄂)四部长篇小说最为。此外,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蒲松龄)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吴敬梓)也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高三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整理相关文章:

高三必修物理知识点匀速圆周运动

高三必修四语文知识点整理

高三必修同步英语练习题社会生活类

2014高三必修同步物理练习题热力学定律

高三必修同步物理练习题能量守恒

高三必修二化学下册知识点

高三必修语文同步训练题阅读文言文翻译

高三必修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2014高三必修同步物理练习欧姆定律

高三必修语文知识点:易错成语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整理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4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