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三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能力,填补知识、技能的空白。金笔头网高三频道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三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助你金榜题名!

1.高三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至圣”。

  2、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XX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断。

  (3)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2.高三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

  (1)“市”的形成: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2)“市”的发展: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宋代最的四大商业名镇。

  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商帮

  商业城市: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的商业中心。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

  商帮:明清时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的是徽商和晋商。

  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

  (1)提出: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2)基本含义: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3)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4)影响:对于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起了很大作用,但也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3.高三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丝织业: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能生产出斜纹提花织物。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丝织工具有花楼机。

  (2)冶金技术:

  ①冶铜技术: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就掌握了冶铜技术。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代表作有商朝的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②冶铁技术: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等,使中国在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世界。

  (3)制瓷业: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至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代制瓷技艺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的瓷都。

4.高三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1、交通

  ①铁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

  ②水运: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新式水运业诞生。

  ③航空:冯如制造了中国第一架飞机。

  2、通讯

  ①邮政:1896年,“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后设立邮传部;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②电报: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3、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①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②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5.高三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欧洲联盟

  (1)欧洲共同体到欧盟的发展进程:

  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

  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共体

  1993年,欧盟成立

  (2)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建设共同农业政策、共同的关税政策、统一大市场、欧元

  (3)欧盟初具规模:欧元的诞生(2002年1月1日正式启用)

  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4)影响: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利益,改变了世界格局,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高三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高三历史世界近现代史说课稿

人教版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高三历史学习中的常见障碍及对策

最新高三历史教师上学期工作总结汇总(3篇)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复习检测试题

高三历史复习必修二知识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高三历史教案: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

高三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4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