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是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想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金笔头网高三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复习》,希望你努力学习,圆金色六月梦!

1.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1)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他提出“仁”“礼”学说,推行“德治”,以六经(后为五经)为基本文献;战国时孟子提出四种道德规范,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强调“天有行常”和“知天命而用之”,认为学习的目标是把握“礼”

  (2)秦汉时期:秦代“焚书坑儒”,儒学受到压制;西汉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宣扬“大一统”。汉武帝时,儒学成为正统。

  (3)宋明理学:北宋五子开创了理学,南宋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陆王心学推动了理学的新发展

  (4)明末清初:李贽等人挑战传统、提倡个性、否定帝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驱,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但没有超出儒家思想的范畴

  (5)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儒家思想的积极作用:

  ①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②儒家大一统观念和仁政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基本准则,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③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注重气节、品德,凸显了人性的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儒家思想的消极作用:

  ①侧重于探究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关系,影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既促进又阻碍)

  ②儒家思想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对近代中国接受工业文明和现代化进程有

2.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印刷术:

  ①唐:现存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②北宋毕升,活字印刷术。

  ③13世纪出现金属活字,后传入朝鲜、欧洲。

  3、XX:

  ①唐:发明XX,孙思邈《丹经》记载,唐末用于军事。

  ②五代、宋:广泛应用。火炮、火箭、突火枪等。

  ③14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4、指南针:

  ①战国:司南。

  ②北宋:人工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13世纪:传入欧洲。

  (二)天文学

  ①战国:《甘石星经》中《石氏星表》为世界最早的星表。

  ②东汉:张衡——水运浑象仪;地圆说早1000多年;地动仪早1700多年。

  ③唐:僧一行——黄道游仪;世界首次测量子午线长度;水运浑象仪。

  ④元:郭守敬——简仪早300年;《授时历》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

  (三)数学:

  ①春秋:九九乘法表;度量衡;筹算

  ②西汉:《周髀算经》勾股定理早500年

  ③东汉:《九章算术》

  ④南朝:祖冲之圆周率点后七位,早1000年

  (四)四大农书:

  ①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农业,畜牧业;因地制宜。最能反映时代特点:民族交融)

  ②元:王祯《农书》介绍工具改进

  ③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开始汲取西方科技思想)

3.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1)重视社会人文问题,忽视对自然的探求和技术的总结;

  (2)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3)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即重视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

  二、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1)高度发达的原因

  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障。

  ②各朝代十分重视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交流和传播。

  ③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能够不断吸收来自外部的先进成果充实和发展自身,在历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

  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富有创造力;

  ⑤相对封闭独立的地理环境,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权保证了中华文明免受外来势力的冲击;

  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与社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易于在社会上传播。

  (2)没有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原因:

  ①固守农耕经济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

  ②科举制度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④XX集权的官僚体制、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以及环境气候、语言与文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成熟的市场

  (3)启示:

  ①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

  ②明清科技滞后是农耕经济与工业文明较量的必然。

4.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中国古代的医药成就

  ⑴商周:已有丰富的医药学知识,还出土了石砭镰等医疗用具。

  ⑵战国:扁鹊石当时的名医,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他发明的四诊法成为中国中医药传统的诊病法。医学分科。有的医学著作《内经》。

  ⑶西汉: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⑷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医物学著作。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⑸隋唐:

  ①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占有重要地位。

  ②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自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③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⑹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00多种,方剂10000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5.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

  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2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

  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

  3、西周的宗法制:

  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复习相关文章:

最新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三篇)

高三历史册练习册参考答案

高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必修二第一轮复习的基本策略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资料大全汇总

2020山东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试题

2012高中教师个人总结:高三历史教师年终工作总结报告

高三历史知识点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三历史下册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三历史改革迫在眉睫说课稿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4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