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学期期中预测题

高三历学期期中预测题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历学期期中预测题

微信扫码分享

第 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皇帝裁定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2、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指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3、古罗马的法学家说:“人类的正义,是要求同样的事情,按同样的规则来处理,而且,这种规则应能适用于一切人,适合于一切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保护所有人的私有财产
C、反对私有制基础上的人人平等 D、主张消除阶级压迫
4、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关系。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有
①秦汉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据2008年7月1日《广州日报》报道,6月27日,英国王室官员“哭穷”,说王室缺乏足够的资金维持白金汉宫和温莎堡的日常维护。根据英国的政治体制,英国王室解决经费问题应通过
A、直接向全国征税 B、向英联邦国家募集C、向政府申请拨款 D、要求首相资助
6、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7、历史学家指出:“五四爱国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依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这里的“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主要是指
①青年学生 ②先进的知识分子 ③无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④广大农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是《共产党宣言》的开篇词。下列关于这个“幽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是它得以“游荡”的根本推动力
B、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政治纲领
C、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D、十月革命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
9、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制定了党的纲领 B、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10、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入侵内蒙古西部,成吉思汗陵的安全受到威胁,国共两党一致行动使成吉思汗陵柩西迁至青海的塔尔寺。这一行动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
A、体现了国共两党民族平等政策 B、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抗日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使文物免受日本侵略者的破坏
1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的重要话题。早在1998年,第xx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一部法律,以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它是
A、《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B、《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国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2、2008年3月7日,一架从乌鲁木齐飞往北京的南航飞机遭遇迫降,机上一名歹徒企图在洗手间点火引爆飞机时被机组人员制服。这一事件再一次提醒我们
A、恐怖主义已对世界和平与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B、“冷战”并没有结束
C、民族分裂活动愈演愈烈 D、当今世界霸权主义盛行
13、这是一段学生编写的剧本:阿牛作为一个北宋的杭州农民,一向日作夜息。但这两天他想放松一下,于是他跟地主结算了工钱,跑到街上闲逛。街上错落着很多店铺,有卖玉米糕点的食品店,有正用焦炭炼铁的打铁铺,还有卖布料和瓷器的杂货铺。阿牛想:“快过年了,得给妻儿买块像样的布料做衣服。”他走进杂货铺,买了两块棉布,顺便买了一个小巧的粉彩牛型瓷器犒赏自己。这段剧本中存在的错误有
A、3处 B、4处 C、5处 D、6处
14、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余劳动力
C、劳动力的商品化已经出现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普及
15、15至19世纪间,欧洲殖民者从非洲掳掠了上亿黑人到美洲,这就是骇人听闻的黑奴贸易。欧洲殖民者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A、非洲黑人远离故土,更容易被殖民者驱使
B、非洲的人口过剩,所以需要大量输出
C、非洲黑人的体力超过美洲的印第安人
D、印第安人大量死亡,需要非洲的黑人弥补劳动力的不足
16、19世纪90年代,天津人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了一家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面粉厂也被迫关闭。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
A、清政府法律制度不太完备
B、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封建势力反对一切外来事物
D、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外国侵略势力的严重阻碍
17、被称为“有学问的革命家”的章太炎,在报刊上登载征婚广告,所列“三条条件”包括:一须文理通顺,能作短篇;二须大家闺秀;三须有服从性质,不染习气。这说明
A、人们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B、章太炎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C、旧有的婚姻观念并没有完全改变 D、章太炎属于封建顽固派
18、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9、戴高乐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对此评价不正确是
A、戴高乐看到了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
B、戴高乐的言论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内涵
C、戴高乐主张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
D、戴高乐主张加强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
20、“……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反映的时代主旋律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探索民主革命道路
C、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21、1983年12月1日,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这说明 ①中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 ②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④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2、自1981年起,中国多次获得一个国际组织的贷款,用于改良农田、建立商品粮基地和发展教育事业等。1998年6月18日,该组织宣布批准向中国提供总额6亿美元的贷款,以帮助中国的农业和能源建设。根据以上事实可判断,这个“国际组织”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贸组织 C、世界银行 D、亚太经合组织
23、一个时代的政治文明与同时代的思想文化密切相关,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智者学派的产生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B、儒家思想的独尊导致了封建大一统局面出现
C、罗马法的发展完善与罗马疆域的扩展相关联
D、明末反封建民主思想折射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24、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君主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心情,虽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了
A、兼爱 B、以礼入法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
25、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影响深远,以岳飞、文天祥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民族英雄的价值观来自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26、僧问: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师曰:谁诟汝?问:如何是涅槃?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27、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28、毛泽东终生喜爱屈原的《离骚》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抒情诗
B、楚辞是当时流行于南方的新诗歌体裁
C、《离骚》风格浪漫,充满奇特幻想
D、楚辞创作采用质朴的现实主义手法
29、将“神七”成功送入太空的是“长征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
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
30、《红楼梦》中贾府的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种创作风格反映了该作品属于
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 C、批判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10分)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不同的地区,由于多种因素,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材料三: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图中所示政治制度的名称。(2分)它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1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构建的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包含哪些内容?(3分)
(4)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给你有何启示?(2分)
32、(10分)古往今来,社会经济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并由此引发政治领域的相应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丝麻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谙熟合同、利息、合、股公司、营销点、特许经销权、仓储和佣金。宋朝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材料三:1872年,侨商陈启源从英国购买机器设备在广东南海创建了继昌隆缫丝厂。该厂“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经济发展历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特点。(2分)
(2)据材料二,宋代出现了哪些近代经济因素?(2分)据你看来,这些因素为什么没有进一步发展,使中国步入近代社会?(2分)
(3)据材料三,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什么新变化?(2分)这种变化会引发哪些政治变化?(2分)
33、(10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各国为了促进发展,稳定社会秩序,纷纷采取措施,应对时代变迁带来的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材料二:……资本主义不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因而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通过政府的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材料三:首先,我们将大规模改造公共建筑物,使之更加节能。其次,我们将对国家基础设施进行规模投资,将创造数百万工作岗位,这将是五十年代建立高速公路网后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第三,新政府计划对学校建筑物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修复学校破损建筑物,并进行节能改造,在教室里安装新电脑设备。
——奥巴马阐述经济振兴计划(2008年12月)
材料四:尽管昨日结束的亚欧首脑会议没有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但就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达成共识。中国总理温家宝用六个字概括,即“信心、合作、责任”。他呼吁所有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应该采取果断措施,稳定金融市场,富有远见地共同对付金融危机。 ——新京报2008年10月26日《倾听中国声音重建世界经济秩序》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经济思想?(1分)它对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斯福实施新政过程中,如何保证和实行“充分就业”?(2分)
(3)与罗斯福相比,材料三中的奥巴马的“经济振兴计划”更加关注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分)
(4)对“世界金融市场”的稳定起重要作用的两大国际经济组织分别是什么?(2分)
34、(10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婚姻制度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兰芝被休(强迫离婚)后: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薄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材料二:“闽中少妇丧夫,不能存活,则遍告之亲戚,言将以某日自裁(自杀),而为之亲戚者,亦引为荣,则鸠(筹)资为之治槥。前三日,彩舆鼓吹,如迎神人。少妇冠帔衮服,端坐舆中,游历坊市,观者如堵,有力者设宴饮之,少妇手鲜花一束,凡少年之未诞子者,则就其手中乞花,用为生子之兆。三日游宴既尽,当路结彩棚,悬彩绳其上,少妇辞别亲戚,慨然登台,履小凳,以颈就绳而殁,万众拍手称美。”
材料三:《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烈女节妇人数
唐代 宋代 明代
51人 267人 36000人
朱熹:“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朱子语类》
明清时代,《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
材料四:《中国民国民法典》987条规定:“女子自婚姻关系结束,六个月内不得再行结婚(代婚期制度,主要是基于这段时间内如果有子女出世,便于确定其生父。一旦妇女生产完毕,就不受待婚期制度的约束而可以自由再婚。)。”
民国时期据对燕京大学女生的调查,62.9%的被调查者认为“不论有无子息,鳏宜再娶,寡宜再嫁”,只有37.1%的人反对。
但是,大量的族约乡规不顾成文法的规定,继续限制妇女的再嫁。……当时的《中国民法典》没有在中国民间、尤其是广大乡村得以切实地遵守、执行,很大程度上成了一纸空文。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请回答:人们(南北朝时期)对妇女再婚持何态度?并阐述持此态度的理由。(3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寡妇殉难的原因。(2分)
(3)请依据材料三,分析“烈女节妇”由少到多的原因。(3分)
(4)依据材料四,请回答:《中国民国民法典》关于妇女再婚规定是否能够结束中国“烈女节妇”现象?请阐述理由。(2分)高三年级 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A A B C D A B B B D A B C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B C A B C B B B D C D C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1)政治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2分);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1分)
(2)确立:通过资产阶级的革命或斗争,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颁布宪法或法律文件的方式确立代议制的民主政治。(2分)
(3)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分)
(4)尊重不同的政治文明;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合适的政体,不能照搬别国模式;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32、(1)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2分)
(2)近代经济因素:纸币、票据、经纪人、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合同、利息、合股公司等、专业经理、理财专家等。(2分)
原因:自然经济的阻碍、重农抑商的政策、闭关锁国的政策、封建制度的阻碍。(2分)
(3)新变化: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2分)政治变化:民族资产阶级兴起,维新运动、辛亥革命运动发展。(2分)
33、(1)自由主义经济思想(1分)美国经济从繁荣走向危机。(1分)
(2)制定《工业复兴法》,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2分)
(3)关注:节能与教育(2分)原因:科技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严重。(2分)
(4)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分)
34、(1)认为妇女再婚正常(1分)。因为官僚贵族子弟争娶兰芝(1分),阿兄(亲属)认可(1分)。
(2)生活困难,难以生存(1分);社会观念鼓励,认为非常荣耀(1分)。
(3)唐朝受少数民族影响,宽容妇女再嫁(封建礼教观念不强)。(1分)
明清封建思想教育毒害(1分);明清统治者不断强化对妇女守节的推崇和提倡。(1分)
(4)分地区(或不一定)。沿海大城市一定程度上可以结束“烈女节妇”现象;在农村受封建思想、习俗束缚,不能杜绝“烈女节妇”现象(2分)。注:此问若回答:不能,理由为:农村受习俗束缚,不能杜绝这一现象。仅得1分。

高三历学期期中预测题相关文章:

高三历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三历学期期中预测题

2017高三历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历学期模拟考试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历学期期中预测题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4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