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2013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2013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2013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微信扫码分享


以下是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3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8分)

  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梁启超在介绍某部作品时,说该作品的要点是“西汉经学,并无所谓古文者,凡古文皆刘歆伪作……因欲佐莽篡汉,先谋湮乱孔子之微言大义。”这部作品是

  A.《变法通议》 B.《劝学篇》 C.《新学伪经考》 D.《孔子改制考》

  2.以下有关“预备立宪”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从专制政治向宪政体制的转变

  B.实际上是“中体西用”政治上的体现

  C.缓和了社会矛盾和清政府统治的危机

  D.实现了维新变法运动提出的改革目标

  3.清末有人说:“吾之乘电车也,非节费也,实以腕车(人力车)之以人代马,心有不忍,不欲同人道于牛马耳。且光阴宝贵,取其捷也。”依据材料分析,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有

  ①近代工业的发展 ②人权与平等思想的影响

  ③节省时间的考虑 ④晚清政府提倡移风易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孙中山将西方的“三权分立”发展为“五权分立”的政治设想,借鉴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

  A.中枢机构分权制度 B.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

  C.官吏考核和任免制度 D.内外朝分立制约制度

  5. 1915年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高潮针对的是

  A.德国强占胶州湾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签订“二十一条” D.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6.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近代经济获得一定的发展。促使革命前后经济发展的相同原因是

  A.政府鼓励发展实业的政策 B.列强的经济侵略有所缓解

  C.国际国内市场的逐渐扩展 D.社会变革形成稳定的国内环境

  7.报刊往往能够反映政情舆论。近代以来,“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20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以上言论应该刊登于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民报》 D.《新青年》

  8.按下列对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 “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②“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③“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④“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A. ①③④② B.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 D. ①②④③

  9.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提出了

  A.“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 D.“建立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

  10.“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了。”这则新闻报道反应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

  A.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 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11.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2013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题相关文章:

2013年5月工程监理部月工作总结

2013暑假作业答案初一地理参考

2013新学期初三班主任工作计划模板

2013年公司员工年度工作计划

2013年园林绿化年终工作总结

2013年八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2013年度幼儿园班主任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报告

三年级读后感:《2013年央视春晚》观后感

2013酒店餐饮部年终工作总结精选

2013初一英语上册期中试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13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4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