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教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高三历史教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历史教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微信扫码分享


以下是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历史教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东方的诱惑——背景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原因:欧洲人狂热的追求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特别是《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诱使人们到东方“寻金”。
(3)直接原因(商业危机):
引起商业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居间垄断贸易,使欧洲获利甚少;
二是15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导致商路不通,引发商业危机。
(4)宗教原因:教会鼓励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主观条件:
a人最富庶的地区(16C);(2)第一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17C);(3)欧洲商船数量最多的国家(17C)(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荷兰人因此有“海上马车夫”之称);(4)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最繁华的商业中心——阿姆斯特丹。
3、殖民扩张的表现
(1)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积极参与殖民争夺,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2)袭击葡、西船只,抢劫财富。(3)探索新航路,控制航道,抢占殖民地。在非洲,从葡萄牙手里夺取了好望角;在亚洲,它在印度沿海建立了殖民据点,夺得了马六甲和锡兰,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并一度占领了中国领土台湾;在美洲,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
4、结果:荷兰成为17世纪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二、“日不落帝国”—— 英国
1、兴起的条件(1)地理优势:位于大西洋沿岸,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2)制度保障: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争霸战争中法国的失败是必然的)。(3)物质基础: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为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4)武力保障: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5)政策支持:英国政府一贯重视海外事业,资产阶级革命后更是把争夺海上霸权放在首要地位。如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其目的是发展本国的海上运输业,维护英国资产阶级利益(根本)打击荷兰海上贸易(直接)
2、殖民扩张手段
(1)政府支持海盗式掠夺。(16世纪以后,经常截击西班牙从美洲运回金银的船只)
(2)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殖民地①形式:组织垄断性贸易公司:如英属东印度公司②活动:a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b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13个殖民地
(3)发动商业战争,侵占殖民地
①英西无敌舰队之战(1588年)a背景:英国人经常截击西班牙从美洲运回金银的船只,西班牙同英国的矛盾因而激化。b结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大败c影响: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开始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d英国在争霸斗争中获胜的根本原因:先进的社会制度必定战胜落后的社会制度
②三次英荷之战(17世纪中期——17世纪末)a背景:17世纪中期,英国为了发展本国的海上运输,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其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b结果:爆发了三次战争,荷兰战败。c影响: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改名为纽约,17世纪末,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
③英法战争(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a背景:英法在印度、北美争夺殖民地,矛盾激化; b结果:法国战败c影响:◆英国从法国手里获得北美的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还在印度迅速扩大殖民势力。◆英国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州夺占许多殖民地。◆英国通过不断的殖民侵略,夺占亚、非、美洲等许多殖民地,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4)黑奴贸易:原因是由于美洲殖民地劳动力缺乏;方式是“三角贸易”
3.结果:18世纪中期,英国在亚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夺取很多殖民地,逐渐形成自诩的“日不落”殖民帝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三、世界市场的拓展
1.早期殖民国家:新航路开辟的同时,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进行殖民掠夺。此后,荷兰、英、法等西欧国家纷纷加入这一行列。
2.世界市场的拓展:殖民国家在许多地方建立了殖民地,并与世界各地更多的地方建立了直接的贸易联系。
(1)世界市场建立主要途径: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2)殖民扩张方式:①抢劫和掠夺殖民地的财富;②种族灭绝(奴役和屠杀殖民地居民);③贩卖黑人奴隶。
(3)评价(影响):

考点3:工业革命(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
1: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可能性①圈地运动提供了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②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聚了丰厚的资本。③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3)必要性:18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殖民国家,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已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市场 需求扩大。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突破口:首先发生的行业是新兴的棉纺织业。(轻工业)
2、发明者:熟练工人、技师。
3、标志:(1)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2)蒸汽机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3)最终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制造机器),标志工业革命完成。
4、主要成就:(1)称为“蒸汽时代”: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2)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3)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
三、影响
1、生产领域:(1)工业革命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3)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工业化进程加快。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2、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关系变化:(1)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2)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各国通过改革,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
3、工业革命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1)对内,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重商主义被自由放任政策所取代。(2)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4、国际格局:(1)政治——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冲击旧制度、思想,促使世界的面貌开始发生变化(2)经济——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了。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1)无产阶级遭受着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2)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进程,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3)环境污染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历史条件
1.政治前提:19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科技: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如电磁理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如金属冶炼工艺的创新,为新的工业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4.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为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市场条件;
5.资本:大量积累的资本为工业集中和资本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也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资本。
6.劳动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进程使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
1、突破口:重工业
2、发明者:科学家和工程师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电力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
4、主要工业部门:出现的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钢铁、汽车工业等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领域:促进生产力的又一次飞跃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
2、生产关系领域:垄断组织的出现
(1)垄断组织出现原因①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着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②具体原因:a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在整个工业生产结构中,重化工业取代纺织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b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重化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也日益加强。c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着手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2)垄断组织出现:首先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垄断很快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3)影响:①经济上,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表现出资本主义制度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而它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实质)。②政治上,控制垄断组织的大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
③对外关系上,垄断组织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3、世界市场的发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推动了世界范围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发展起来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2)世界市场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两次工业革命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1)工业革命①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受外国在华企业的诱导,中国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③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技。
(2)第二次工业革命①政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经济: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③思想: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技 。
16世纪到19世纪,英国的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哪三次的重大变革?这三次变革是怎样发生的?简述这三次变革对英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
第一次: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圈地运动兴起,推动了手工工场和资本主义农场、牧场的建立。促进了封建经济解体,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奠定基础,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而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独断扩大的市场需求,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大机器生产逐步取代工场手工业,工厂开始出现。不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巩固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而且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进一步推动了英国的对外扩张
第三次:19世纪晚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生产社会化趋势的加强。竞争加剧,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垄断产生。英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高三历史教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相关文章:

人教版高三历史必备知识点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3同步练习: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2016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高三历史优秀教案范例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中国古代中央官制

高三历史课教学反思

高三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必修三重要知识点

高三历史学科教学技能比赛说课稿:中国近代经济转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历史教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4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