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是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想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金笔头网高三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你努力学习,圆金色六月梦!

1.高三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背景和条件

  1、原因

  ①经济根源:15世纪以来,随着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造成货币需求量的增加。

  ②社会根源:

  A.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

  B.《马可波罗游记》驱使欧洲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

  ③客观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阻碍了东西方贸易,促使欧洲人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2、条件

  ①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②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如“地圆学说”的流行。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如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罗盘针的广泛应用,武器装备的改进等等。

  ④中央集权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热衷于传播天主教,大力支持远洋航行。

  二、经过

  1、1488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2、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3、1492年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4、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三、影响

  1、引起了“商业革命”:

  ①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欧洲与亚、非贸易扩大与美洲联系开始。

  ③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引起了“价格革命”:

  ①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造成金银价格下降,物价猛涨。

  ②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③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和争夺,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2.高三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1、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正确看待历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

  4、多方面(从统治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启示。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7、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8、长安和扬州。

  9、唐中央政权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史实,共性。与汉民族关系的异同点。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对外交往和汉的不同之处及其成因。对外交流的具体史实。

  11、深刻理解两税法的实施和影响。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和启示。

  13、唐文化:唐诗、韩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绘画,书法,封建教育,医学,孙思邈和《唐本草》。

  说明:历来是高考之重点和热点区域,应注意。核心是盛与衰。

3.高三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XX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XX、思想XX)

  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00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XX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XX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4.高三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1.公元前207年,禹建立我国历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XX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XX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5.高三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XX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XX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XX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军务。

  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XX,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颁布秦律、统一法令;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修建驰道、灵渠;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XX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代制度

  汉代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XX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XX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XX制度发展到顶峰

高三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相关文章:

高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三年级化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高三年级物理复习知识点归纳

高三年级Lesson 81教学设计

高三年级下人教版二单元作文:永不言弃

人教版高三年级历史复习知识点资料

高三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整理

高三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复习

高三年级英语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河南省新乡市2023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4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