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学生物理学习方法整理

高三学生物理学习方法整理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学生物理学习方法整理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是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金笔头网高三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学生物理学习方法整理》,希望你努力学习,圆金色六月梦!

1.高三学生物理学习方法整理


  (1)做好课前预习。高中物理的难度相对较大,提前预习可以对课堂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助于心理稳定。故一定要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工作。

  (2)课上要认真听讲,主动性思维。高中物理课由于内容较多,逻辑性较强,因此要求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做到主动思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学会知识的对比、归纳和梳理。如自由落体运动和抛体运动都可归结为匀变速运动,服从同样的基本规律;再如T=2πl/g(单摆),T=2πm/k(弹簧振子),T=2πR/g(地面附近的人造卫星)也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归纳和小结,可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可以找出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4)上课记好笔记,每章进行归纳小结。根据老师的要求,养成记录及整理笔记的习惯,做好知识的落实工作。

2.高三学生物理学习方法整理


  全面复习基础知识

  打好基础不是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而是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对物理的复习概念应该从定义式、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定律的理解应从其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适用条件等做全面的分析。清楚高中物理力、热、电、光、原五大部分所涉及到的力、运动、能量的相关问题是在不同知识背景下的同一个内容,是一个整体。

  研究题型,分类归档

  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所以复习就必须对知识点考查的能力要求上不断翻新变化。很多试题对同一知识点的考查,有时是考查理解能力,有时却考查推理能力或分析综合能力,或以新颖的情景或新的设问角度考查同一知识点的,学会解传统的基本题,以基础题训练或提炼方法,培养正确的解题习惯(一般程序:文字→情景→模型→过程特征→规律→方程→数学解→物理判断)。

  要养成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从原始题目中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起与题目相对立的物理模型的能力。充分利用好高中物理课本中不少联系实际的好题,例如流体的阻力与物体速度的关系、示波器中的电偏转、磁悬浮列车等。

  审题能力应再提高

  物理解答题几乎都有一个特点,只要你会分析,审题方向没有错误,基本上能按照题目顺序罗列出表达式进行复习,即可联立求解。因此物理的难点在审题与分析上。高考对物理的考查不以计算能力考查为主,而是复习知识点的理解、分析、图形图表读图能力、模型转化能力为主。特别是高考中的物理大题部分,大多数难题都是图形化试题。

  ①第一遍读题(通读),头脑中出现物理图景的轮廓。头脑中的图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与某些物理模型找关系,初步确定研究对象,猜想所对应的物理模型。

  ②第二遍读题(细读),头脑中出现较清晰的物理图景。由题设条件,进行分析、判断,确定物理图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变化趋向。基本确定研究对象所对应的物理模型。

  ③第三遍读题(选读),通过对关键词语的感悟和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排除后,对题目有清楚的认识。最终确认所研究物理事件的研究对象、物理模型及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3.高三学生物理学习方法整理


  一、物理学科常识梳理

  最后阶段,对学生们而言物理学科常识方面内容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历年的高考,以及各区模拟卷,都在选择题上考察了这些内容,建议考生们按照考纲中标注的A内容,回顾课本,特别关注的人物及其所作的贡献,提出的理论。

  二、多项准备

  在这几天里,建议考生按照考纲内容,逐个整理之前做过的相关题目,做到一类题目准备一到两种方法,做到胸有成竹。例如,对于力学类题目,所有的题目我们基本就用两种方法:三角形法+正交分解。什么类型的题目用什么样的方法,学生要将模拟卷中做过的三角形方法进行整理,熟悉三角形法则运用的“大环境”,能帮助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快速整理思路,有效节约做题时间。

  三、计算题运筹帷幄

  考生要想对高考最后计算题做到心里有数,可以保持每天做两题左右方可保持状态。电磁加运动的习题由于其优秀的综合性,可以考察多方面知识点,出现的概率较大。题目基本套路为:电磁+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图像)+(估算);电磁+相对运动+(图像);电磁+牛顿运动定律+(图像)+估算。所以学生要在考前对每种套路的题目保持两道的“库存”。

  四、实验题其实不难

  高考实验题题型丰富,题材新颖,内容多变,很多考生对这一类题型有恐惧心理,但事实上实验题的难度远远小于想象。实验题基本以考纲为准,考前学生根据考纲中要求的实验,逐一复习,记住每个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特别”注意点,及实验设计背后运用的物理知识,分模块进行复习。

4.高三学生物理学习方法整理


  1、简洁文字说明与方程式相结合

  2、尽量用常规方法,使用通用符号

  3、分步列式,不要用综合或连等式

  4、对复杂的数值计算题,最后结果要先解出符号表达,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还要提醒考生的是,由于网上阅卷需要进行扫描,要求考生字迹大小适中清晰。合理安排好答题的版面,不要因超出方框而不能得分。切记:所有物理量要用题目中给的。没有的要设出,并详细说明。

  切记:物理要写原始公式,而不是导出公式;既然是计算题就不要期待一步成功。分布写,慢慢写,别着急带数据;要建立模型,高中物理计算无非就是:运动学、牛顿定律、能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而已;将几个过程拆分。

5.高三学生物理学习方法整理


  1、模型法

  针对物理问题的特点,抓住其主要因素、排除次要因素、提出物理模型,将对具体问题的研究转化为对物理模型的研究。这种方法的思维过程是,分析物理问题的条件、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特征,建立与之适应的物理模型,通过模型思维进行推理。

  2、等效法

  等效思维方法是将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等效为一个熟知的物理模型或问题的方法。例如我们学过的等效电路、等效电阻、合力与分力等效……。常见的等效法又“分解”、“合成”、等效类比、等效替换、等效变换、等效简化等,从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3、隔离法与整体法

  隔离法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绝大多数物体总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因此为解决问题方便,常将研究对象与其他物体隔离开来,但有时需要以整体为对象,此时要求整体内部个部分间有相同的加速度。

  4、估算法

  估算法是应用物理知识,把握问题的本质,抓住主要数量关系,忽略次要因素进行的数量级计算。这类考题主要不在“数”而在“理”,不追求数据精确而追求方法正确。物理估算题,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由于物理估算题具有文字简洁、显示已知条件少、待求量与已知量之间联系隐蔽等特点,往往使考生束手无策,失分率很高。估算与精确计算相比,要求考生对所学的知识运用更灵活、思维更敏捷。

  5、图象法

  物理图象是形象描述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常用工具,也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正确的物理图象,能在我们分析物理问题时提供清晰的物理图景,图象往往能把与问题相关的多个因素同时展现出来,这祥,既有助于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对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助于我们把握相关物理量间的关系,有的问题甚至通过图象便可直接得到解答。因此,用图象来解题成了解物理题的常用方法之一。利用图象解物理题时,应该特别注意正确全面理解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例如一个在坐标图上表示的物理图象,它的坐标轴代表的是什么物理量?是什么单位?是标量坯是矢量?对于一些图象其图形相似而物理意义不相同的图象,如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等,应该注意区分而不能混淆。

  6、极值法

  描述某一过程或某一状态的物理量在其发展变化中,由于受到物理规律和条件的制约,其取值往往只能在一定范囿内才能符合物理问题的实际。而在这一范围内,该物理量可能有其值、最小值或者是确定其范围的边界值等一些特殊值。由此,物理问题中常常涉及到这些物理量的特殊值的问题,我们把这些问题称为极值问题,在各种习题和高考题中,此类问题是屡见不鲜的。

  7、守恒法

  用守恒定律及守恒量去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可称之为守恒法,在各种物理变化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多种量的守恒,如质量守恒、电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等。利用守恒关系来建立和求解方程,往往可使问题得到较简捷的解答。守恒,往往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的,因此在运用守恒法求解问题时先要注意对问题条件的分析,只有在其满足守恒条件时,才可用对应的守恒规律来求解问题。

高三学生物理学习方法整理相关文章:

鼓励高三学生拼搏的话160句

2021高三学生最全复习计划

高三学生日记大全:期末考试的觉醒400字

高三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归纳

3月高三学生入团申请书字数100字

高三学生个人年终总结范文

高三学生怎么补脑抗疲劳

高三学生补脑抗疲劳饮食方法

最新家长给高三学生的励志寄语【精彩10篇】

高三学生数学学习方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学生物理学习方法整理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4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