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物理上册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三物理上册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物理上册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它。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你做到了有兴趣。金笔头网高三频道给大家整理的《高三物理上册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1.高三物理上册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2.高三物理上册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追及和相遇问题

  1.追及、相遇的特征:

  追及的主要条件是:

  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两物体恰能相遇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时,两物体的速度恰好相同。

  2.解追及、相遇问题的思路:

  (1)根据对两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

  (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物体的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

  (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

  (4)联立方程求解。

  3.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抓住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2)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注意在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4.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

  (1)数学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解。

  (2)物理方法:即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纸带问题

  1.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1)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x=vt,若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相等,则可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若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之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加速度

  (1)逐差法:a=[(x6+x5+x4)-(x3+x2+x1)]/9T?

  (2)v—t图象法: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推论,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建立直角坐标系(v—t图象),然后进行描点连线,求出图线的斜率k=a。

3.高三物理上册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运动的描述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质点定义:有质量而不计形状和大小的物质。

  参考系定义:用来作参考的物体。

  坐标系定义:在某一问题中确定坐标的方法,就是该问题所用的坐标系。时间和位移时刻和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路程和位移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矢量和标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公式:x=x1—x2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公式:t=t2—t1

  速度定义: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公式:v=x/t单位:米每秒(m/s)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也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物体在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时间间隔非常非常小,在这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用图象表示速度速度时间图像(v—t图象):描述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加速度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公式:a=v/t单位:米每二次方秒(m/s2)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大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从v—t图象看加速度从曲线的倾斜程度就饿能判断加速度的大小。

4.高三物理上册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1.线速度的大小等于弧长除以时间:v=s/t,线速度方向就是该点的切线方向;

  2.角速度的大小等于质点转过的角度除以所用时间:ω=Φ/t

  3.角速度、线速度、周期、频率间的关系:

  (1)v=2πr/T;

  (2)ω=2π/T;

  (3)V=ωr;

  (4)f=1/T;

  4.向心力:

  (1)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沿半径指向圆心的力,这个力叫向心力。

  (2)方向:总是指向圆心,与速度方向垂直。

  (3)特点:

  ①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②是根据作用效果命名的。

  (4)计算公式:F向=mv2/r=mω2r

  5.向心加速度:a向=v2/r=ω2r

5.高三物理上册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

  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_=m(2π/T)^2_

  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

  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

  (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高三物理上册必修一知识点整理相关文章:

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0届山西省高中联合体高三物理模拟试题

高三物理知识点必修四:恒定电流公式

高三物理三轮复习方略

高三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高三物理教学计划

2023届三湘名校高三第二次大联考高三物理试卷

高三物理下册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高三物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下册说课稿五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物理上册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5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