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高三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它。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你做到了有兴趣。金笔头网高三频道给大家整理的《高三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梳理》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1.高三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从静止出发,只在重力作用下而降落的运动模式,叫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最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地球表面附近的上空可看作是恒定的重力场。如不考虑大气阻力,在该区域内的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并非指向地心),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只有在赤道上或者两极上,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也就是重力的方向)才是指向地球中心的。

  g≈9.8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

  (1)Vt=gt

  (2)h=1/2gt^2

  (3)Vt^2=2gh

  这里的h与x同样都是指位移,一般在自由落体中用h表示数值方向的位移量。

2.高三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A、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知道外力迫使它改变之中状态为止。

  2、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特性。

  3、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外力。

  4、惯性的定义: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5、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6、惯性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

  B、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

  2、表达式:F=ma

  (1)定律的表达式虽写成F=ma,但不能认为物体所受外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2)式中的F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力?当然如果F是某一个力或某一方向的分量,其加速度也是该力单独产生的或者是在某一方向上产生的

  3、注意

  (1)如果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则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这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如果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则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这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3)如果合外力不变(恒定),则加速度也不变(恒定),这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4)如果合外力为零,则加速度也为零,这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

  C、牛顿第三定律

  1、两个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我们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

  (1)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具有同种性质

  (3)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4)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

3.高三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基本解题思路是:

  ①根据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②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运动学公式求解相关的速度、位移等、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推断或求出物体所受的未知力、基本解题思路是:

  ①根据运动情况,利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力、

  (3)注意点:

  ①运用牛顿定律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要善于画出物体受力图和运动草图、不论是哪类问题,都应抓住力与运动的关系是通过加速度这座桥梁联系起来的这一关键、

  ②对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力情况发生变化,要分段进行分析,每一段根据其初速度和合外力来确定其运动情况;某一个力变化后,有时会影响其他力,如弹力变化后,滑动摩擦力也随之变化、

  2、关于超重和失重:

  在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超重现象、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失重现象、对其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

  (1)当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变化、

  (2)物体是否处于超重状态或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即不取决于速度方向,而是取决于加速度方向、

  (3)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g)时,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

  易错现象:

  (1)当外力发生变化时,若引起两物体间的弹力变化,则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一定发生变化,往往有些同学解题时仍误认为滑动摩擦力不变。

  (2)些同学在解比较复杂的问题时不认真审清题意,不注意题目条件的变化,不能正确分析物理过程,导致解题错误。

  (3)些同学对超重、失重的概念理解不清,误认为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增加啦,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减少啦。

4.高三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一、传感器的及其工作原理

  1、有一些元件它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换为电路的通断.我们把这种元件叫做传感器.它的优点是: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了.

  2、光敏电阻在光照射下电阻变化的原因:有些物质,例如硫化镉,是一种半导体材料,无光照时,载流子极少,导电性能不好;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变好.光照越强,光敏电阻阻值越小.

  3、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阻值随温度变化非常明显.

  金属热电阻与热敏电阻都能够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金属热电阻的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但灵敏度较差.

  二、传感器的应用(一)

  1.光敏电阻

  2.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

  3.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4.力传感器————将力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的元件.

  5.霍尔元件

  霍尔元件是将电磁感应这个磁学量转化为电压这个电学量的元件.

  外部磁场使运动的载流子受到洛伦兹力,在导体板的一侧聚集,在导体板的另一侧会出现多余的另一种电荷,从而形成横向电场;横向电场对电子施加与洛伦兹力方向相反的静电力,当静电力与洛伦兹力达到平衡时,导体板左右两例会形成稳定的电压,被称为霍尔电势差或霍尔电压.

  三、传感器的应用(二)

  1.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模式

  2.传感器应用:

  力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

  声传感器的应用——话筒

  温度传感器的应用——电熨斗、电饭锅、测温仪

  光传感器的应用——鼠标器、火灾报警器

  四、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1、光控开关

  2、温度报警器

  五、传感器定义

  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数学函数法则)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认为,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

  “传感器”在新韦式大词典中定义为:“从一个系统接受功率,通常以另一种形式将功率送到第二个系统中的器件”。

  六、主要作用

  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

  而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为适应这种情况,就需要传感器。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之为电五官。

  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状态,并使产品达到的质量。因此可以说,没有众多的优良的传感器,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基础。

  在基础学科研究中,传感器更具有突出的地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许多新领域:例如在宏观上要观察上千光年的茫茫宇宙,微观上要观察小到fm的粒子世界,纵向上要观察长达数十万年的天体演化,短到s的瞬间反应。此外,还出现了对深化物质认识、开拓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种极端技术研究,如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弱磁场等等。显然,要获取大量人类感官无法直接获取的信息,没有相适应的传感器是不可能的。许多基础科学研究的障碍,首先就在于对象信息的获取存在困难,而一些新机理和高灵敏度的检测传感器的出现,往往会导致该领域内的突破。一些传感器的发展,往往是一些边缘学科开发的先驱。

  传感器早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等极其之泛的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由此可见,传感器技术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传感器技术将会出现一个飞跃,达到与其重要地位相称的新水平。

5.高三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曲线运动

  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

  (1)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直线运动;

  (2)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4.平抛运动: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高三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梳理相关文章:

2023年高三物理教学计划指导思想优质(12篇)

高三物理下册联考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的5个注意

2023年高三物理教师个人年度总结报告(五篇)

高三物理必修二复习知识点

高三物理电学知识点复习

高三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有关高三物理教学计划通用

高三物理教学工作个人总结

高三物理易错易忘知识点整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5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