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物理下学期知识点整理

高三物理下学期知识点整理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物理下学期知识点整理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它。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你做到了有兴趣。金笔头网高三频道给大家整理的《高三物理下学期知识点整理》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1.高三物理下学期知识点整理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2.高三物理下学期知识点整理


  牛顿第二定律的定义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

  ∑F=ma,∑F表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规定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为:使质量是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为1N,即1N=1kg·m/s2。

  牛顿第二定律的六个性质

  (1)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若不存在力,则没有加速度。

  (2)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体加速度方向由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决定。牛顿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F=ma中,等号不仅表示左右两边数值相等,也表示方向一致,即物体加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根据他的矢量性可以用正交分解法讲力合成或分解。

  (3)瞬时性:当物体(质量一定)所受外力发生突然变化时,作为由力决定的加速度的大小或方向也要同时发生突变;当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同时为零,加速度与合外力保持一一对应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瞬时对应的规律,表明了力的瞬间效应。

  (4)相对性: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坐标系,在这种坐标系中,当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样的坐标系叫惯性参照系。地面和相对于地面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看作是惯性参照系,牛顿定律只在惯性参照系中才成立。

  (5)独立性:物体所受各力产生的加速度,互不干扰,而物体的实际加速度则是每一个力产生加速度的矢量和,分力和分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关系,也遵循牛顿第二定律。

  (6)同一性:a与F与同一物体某一状态相对应。

3.高三物理下学期知识点整理


  1.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3.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

  4.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

  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6.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出其测量范围的情况下可以。

  7.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8.安全电压应低于24V。

  9.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0.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11.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12.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13.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14.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15.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16."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4.高三物理下学期知识点整理


  1.超重现象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叫超重现象。

  产生原因: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

  2.失重现象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叫失重现象。

  产生原因: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现象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等于零的情况即与支持物或悬挂物虽然接触但无相互作用。

  产生原因: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即只受重力作用,不会再与支持物或悬挂物发生作用。是否发生完全失重现象与运动方向无关,只要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即可。

5.高三物理下学期知识点整理


  1.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g/cm3

  2.1m3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

  3.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4.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5.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

  ②减小受力面积

  6.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7.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

  ①同一液体

  ②液体静止

  8.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XX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9.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10.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

  11.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

  12.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13.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重力

  14.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V物

  15.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

高三物理下学期知识点整理相关文章:

高三物理必修二质点与直线运动重要知识点

高三物理下册说课稿范例五篇

高三物理教学反思2

高三物理时间和位移说课稿

高三物理必修二重要知识点

2023年高三物理教师个人年度总结报告(5篇)

高三物理教师个人总结5篇

高三物理:应用力学规律解决电场相关的运动与能量说课稿

有关高三物理第二轮总复习教师工作计划怎么写(五篇)

高三物理必修一最新汇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物理下学期知识点整理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6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