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整理

高三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整理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整理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是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金笔头网高三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整理》,希望你努力学习,圆金色六月梦!

1.高三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整理


  能跟钠反应放出H2的物质

  (一)有机

  1.醇(+K、Mg、Al);

  2.有机羧酸;

  3.酚(苯酚及同系物);

  4.苯磺酸;

  (二)无机

  1.水及水溶液;

  2.无机酸(弱氧化性酸);

  3.NaHSO4

  注:其中酚、羧酸能与NaOH反应;也能与Na2CO3反应;羧酸能与NaHCO3反应;醇钠、酚钠、羧酸钠水溶液都因水解呈碱性。

2.高三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整理


  有机物之间的类别异构关系

  1.分子组成符合CnH2n(n≥3)的类别异构体:烯烃和环烷烃;

  2.分子组成符合CnH2n-2(n≥4)的类别异构体:炔烃和二烯烃;

  3.分子组成符合CnH2n+2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醇和醚;

  4.分子组成符合CnH2n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醛和XX;

  5.分子组成符合CnH2nO2(n≥2)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羧酸和酯;

  6.分子组成符合CnH2n-6O(n≥7)的类别异构体:苯酚的同系物、芳香醇及芳香。

3.高三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整理


  基本有机反应类型

  1.取代反应

  定义:有机化合物物受到某类试剂的进攻,使分子中一个基(或原子)被这个试剂所取代的反应。

  说明:一个取代反应的必然满足A(+B)=C+D的形式,即反应物不一定有多种,但生成物至少有两种;高中阶段所学的卤化、硝化、磺化、酯化、各种水解、氨基酸成肽键、醇的分子内脱水等反应都是取代反应。

  2.加成反应

  定义:有机化合物中的重键被打开,两端的原子各连接上一个新的基团的反应。

  说明:加成反应中有机物不饱和度一般会减少(双键异构化成环的反应除外),常见的加成反应有:加氢、加卤素(注意二烯烃的1,2加成与1,4加成)、加HX、加水等。

  3.消去反应

  定义:使反应物分子失去两个基团或原子,从而提高其不饱和度的反应。

  说明:消去反应的生成物必然多于两种,其中的一种往往是小分子(H2O、HX)等。高中阶段里所学的两种消除反应(醇、卤代烃)都属于β-消除反应,发生反应的有机物必然存在β-H原子,即官能团邻位C上的H原子。注意不对称化合物发生消去反应时往往会有多种反应的取向,生成的化合物是混合物。

  4.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有机反应中,得氢或失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失氢或得氧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

  说明:与无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不同,有机物的氧化还原一般只针对参与反应的有机物,而不讨论所用的无机试剂,因而在有机反应类型中二者是分开的。常见的氧化反应有:加氧气催化氧化(催化剂为Cu、Ag等)、烯烃、苯的同系物与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烯烃的臭氧化和环氧化、醛的银镜反应、醛与新制Cu(OH)2的反应等。高中阶段所学的还原反应有醛、XX的催化加氢反应、硝基还原成氨基的反应。

  5.聚合反应

  定义:将一种或几种具有简单小分子的物质,合并成具有大分子量的物质的反应。

  说明:高中阶段所学的聚合反应包括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前者指不饱和化合物通过相互加成形成聚合物的反应;后者指多官能团单体之间发生多次缩合,同时放出低分子副产物的反应,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小分子副产物生成。

4.高三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整理


  氧化剂、还原剂之间反应规律

  (1)对于氧化剂来说,同族元素的非金属原子,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就越难得电子。因此,它们单质的氧化性就越弱。

  (2)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一般与金属活动顺序相一致。

  (3)元素处于高价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还原剂反应,在生成的新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4)元素处于低价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氧化剂反应,在生成的新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5)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时,是氧化剂,起氧化作用的是氧化剂,被还原生成H2,浓硫酸是强氧化剂。

  (6)不论浓XX还是稀XX都是氧化性极强的强氧化剂,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或非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时,主要是得到电子被还原成NO2,NO等。一般来说浓XX常被还原为NO2,稀XX常被还原为NO。

  (7)变价金属元素,一般处于价时的氧化性,随着化合价降低,其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氧化剂与还原剂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时,一般是生成相对弱的还原剂和相对弱的氧化剂,即在适宜的条件下,可用氧化性强的物质制取氧化性弱的物质,也可用还原性强的物质制取还原性弱的物质。

5.高三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整理


  (一)钠的反应

  1.钠跟氧气常温下一般认为生成氧化钠,加热(或点燃)生成过氧化钠.(钠的保存)

  2.钠跟硫研磨能剧烈反应,甚至爆炸

  3.钠跟水反应(现象)

  4.钠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

  5.钠跟乙醇反应(与跟水的反应比较)

  (有机物中的醇羟基、酚羟基、羧基都跟钠反应生成氢气,但剧烈程度不同。)

  (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都是固态物,颜色不同。氧化钠是白色,过氧化钠是淡黄色;

  2.氧化钠是典型的碱性氧化物,跟酸、酸性氧化物、水反应都符合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3.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电子式,阴阳离子个数比)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用作供氧剂):※作呼吸面具上述两个反应均存在过氧化钠有漂白作用(强氧化性)

  (三)氢氧化钠的性质

  1.白色固体,易潮解,溶解放热,强腐蚀性(使用中注意安全、称量时应注意哪些)

  2.强碱,具有碱的通性:跟酸中和;跟酸性氧化物反应;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沉淀;跟铵盐反应生成氨气(实验中制取氨气用消石灰)

  3.氢氧化钠跟XX氧化物(Al2O3)反应;跟XX氢氧化物[Al(OH)3]反应

  4.氢氧化钠与金属铝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

  5.腐蚀玻璃、陶瓷等硅酸盐制品,特别是熔融态的氢氧化钠强腐蚀性。(保存中注意避免在有玻璃塞、玻璃活塞的容器中时间过长;熔化氢氧化钠的容器选择等)

  6.氢氧化钠跟氯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用NaOH溶液吸收残余氯气);实验室制得的溴苯有红褐色(溶有溴单质),可用氢氧化钠除去。

  7.氢氧化钠跟苯酚(酚羟基)反应(用于苯酚与苯等有机物的分离)(醇羟基没有酸性,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8.酯的碱性水解;油脂的皂化反应(制肥皂)

  根据生成沉淀的现象作判断几例:

  ①、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氢氧化钠沉淀不消失—可能是镁盐

  ②、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白色沉淀逐渐消失—常见为铝盐

  ③、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亚铁盐

  ④、加盐酸(或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沉淀逐渐消失—偏铝酸钠

  ⑤、加盐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沉淀不消失—可能是XX银或硅酸钠或苯酚钠

  ⑥、加氨水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银(或黑褐色沉淀—氧化银)继续加,沉淀消失—XX银(制银氨溶液)

  ⑦、加氢氧化钠生成红褐色沉淀—铁盐;生成蓝色沉淀—铜盐

  ⑧、石灰水中通入气体,能生成沉淀,继续通时沉淀逐渐消失,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

  ⑨、通二氧化碳能生成白色沉淀,继续通,沉淀能逐渐消失的溶液:石灰水,漂白粉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继续通二氧化碳时沉淀不消失的有硅酸钠溶液,苯酚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

  (四)、既跟酸反应又跟碱反应的物质小结

  1.金属铝

  2.XX氧化物(氧化铝)

  3.XX氢氧化物(氢氧化铝)

  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

  5.弱酸弱碱盐(如(NH4)2S;NH4HCO3等)

  6.氨基酸、蛋白质

6.高三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整理


  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6.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8.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9.气态金属原子在失去电子变成稳定结构时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属性越强。

高三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整理相关文章:

高三年级写人作文三篇

高三年级必修四英语知识点

高三年级地理复习方法具体介绍

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复习知识点

高三年级语文上册《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

高三年级日记600字:熟悉的地方风景最美

高三年级文化建设 - 图文

高三年级数学学法指导

高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高三年级班主任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整理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6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