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2016高三化学总复习资料

2016高三化学总复习资料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2016高三化学总复习资料

微信扫码分享

专题一.氧化还原反应之配平方法
学习氧化还原反应,除了了解其本质之外,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去运用。其运用主要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其配平。
(1) 基本技法
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依据:三守恒
2.步骤:一标,二找,三定,四配,五查 。(先配平氧化还原反应主干:氧化剂、还原剂与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3.课标例子:
请配平 C + HNO3(浓)- NO2 + CO2 + H2O
0+5+4+4分析:一标:C + HNO3(浓)- NO2 + CO2 + H2O
二找: 始态 终态 变化的总价数 = 变化 × 系数 三定: 1 × 4 = 4
四配:C 的系数为 HNO3的系数为 ,用观察法将其它系数配平
五查:经检查满足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C + 4 HNO3(浓)= 4 NO2 + CO2 + 2 H2O
(2) 特殊技法
1.整体配平法: eg: Cu2S + HNO3 ---- Cu(NO3) + NO2↑ + H2SO4 + H2O 2Cu ↑2 N↓1
S↑8
接下来就是电子得失守恒,或者说化合价升降守恒,一下子就可以把它配出来了,如下 Cu2S + 14 HNO3 === 2 Cu(NO3) + 10 NO2↑+ H2SO4 + 6 H2O 就ok了!
2.零价配平法:eg: Fe3C + HNO3 --- Fe(NO3)3 + CO2↑+ NO↑ + H2O 这个方程式按常规的化合价分析,复杂物质FeC3无法确定Fe和C的具体价态,此时可以设组成该物质的各种元素价态都为0.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
用整体法可知Fe3C整体价态↑3x3+4,N↓3,然后用最小公倍数法13x3以及3x13可知NO要配上13,Fe(NO3)3要配上1,最后根据原子守恒可配出得结果如下:
Fe3C + 22 HNO3 === 3Fe(NO3)3 + CO2↑+ 13NO↑ + 11H2O
小结:零价法较多适用于 :①难确定化合价的化合物不是以离子形式出现;
②难用常规方法确定化合价的物 质在反应物中,而不是在生成物中。
3.局部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在有机化学方程式,这里顺便提一下。如甲苯变成苯甲酸,只有甲基变成羧基,其余都不变,所以只需研究甲基C的变化。
4.单质优先法: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以单质为标准计算化合价。
Eg:液氯可将氰酸盐(OCN- )氧化为 N2, (其中OCN- 中N的化合价为:-3价 ),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KOCN + KOH + Cl2—CO2 + N2 + KCl + H2O
Cl:0→-1 ↑1x2
N2:-3→0 ↓3X2
所以可知在Cl2配上3,接下来的略···
5.万能配平法:这个名字看起来似乎很神圣,其实也叫待定系数法。只是最后的退路,比较繁琐,也就是解方程。 (基本步骤:一设,二定,三列方程,四解,五验)
Eg1: KMnO4 + KI + H2SO4 --- MnSO4 + I2 + KIO3 + K2SO4 + H2O
设aKMnO4+H2SO4+bKI=cMnSO4+dK2SO4+eI2+H2O+fKIO3(假定H2SO4系数是1,这样H2O也是1,由氢数目可知)
则根据各元素不变K:a+b=2d+f
Mn:a=c
O:4a+4=4(c+d)+1+3f
S:1=c+d
I:b=2e+f
解得b=(5-5a)/3,c=a,d=1-a,e=(4-9a)/6,f=(4a-1)/3
可见要知道I2和KIO3的比例才可以配平,不然一个a对应一套系数,就有无数种了。 此法看上去无脑又费字,其实却是普遍适用,符合原子守恒本质,又可以保证再也没有配不出的方程式的方法。(设系数为1的物质可以自便,随意挑一种,解出的一组系数只要同乘以一个数调为最简整数比即可。)
配套练习:1. KMnO4 + KI + H2SO4 --- MnSO4 + I2 + KIO3 + K2SO4 + H2O 2. Fe3O4+ HNO3--- Fe(NO3)3+ NO+ H2O
3. Fe3O4+ HNO3(浓)---- Fe(NO3)3+ NO2+ H2O
4.Na2S3 + NaBrO 3+ NaOH --- NaBr + Na2SO4 + H2O
补充:缺项配平,基本技法:缺什么补什么,介质条件要注意。
练习:H2O2+Cr2(SO4)3 + — K2SO4+ H2O+
__KMnO4 +___K2C2O4 +________==__MnCl2 + __KCl +__CO2 + __H2O K2CrO4 H2O2+ Cr2(SO4)3+__——K2SO4+ K2CrO4+ H2O
NO3-+ CH3OH─ N2↑+ CO2↑+ H2O+ □专题二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
这个专题的知识涵盖量很大,众所周知,最基本的就包括选修四,但这个版块几乎可以说是高中化学中最难啃下的硬骨头。请大家做好准备耐心学习!
基本知识点:(1)化学反应速率:高中所学习的反应速率(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某一种物质的浓度变化,基本单位有mol/(L·min)和mol/(L·s)。同一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可比性。比较同一反应不同物质所代表的反应速率要注意把单位化统一。
(2)*燃烧热:1mol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稳定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
(3)*中和热:酸碱中和生成一摩尔水后所放出的热量。(注意中和热的测定实验,环形玻璃搅拌棒的操作,酸或碱中要有一方稍过量,中和热的计算以及其中涉及到的数据的取舍问题)
(4)勒夏(沙)特列原理:减少变化但不可能抵消。
(5)化学平衡:很多反应都有限度,这就涉及到平衡问题,平衡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6)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熵变,焓变及吉布斯自由能
(7)电解质:化合物(范畴),注意强弱(强弱只与物质内部的结构有关)之分;电解质溶液一定可以导电(X)。
(8)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x10-14,,(KW=Ka/b·Kh),记住水的电离是微弱的。
*(9)溶液的酸碱度:牢记pH的定义,计算方式;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还有pH+pOH=14;pH和外界条件温度的关系;酸碱滴定过程中pH存在突变区间;滴定管的相关问题。
*(10)水解:所谓水解,就是形成弱电解质促进水的电离,跟水的电离一样,水解一般也是微弱的过程。水解是中和的逆反应。
*(11)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再难溶的电解质在水中都会有相应的离子存在;Ksp引出的沉淀转化问题;Ksp与Qc的关系(①QC大于K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直至溶液饱和,达到新的平衡;②Qc=Ksp,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③Qc小于Ksp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可再继续溶解直至饱和);Qc和溶度积的关系还广泛运用于平衡移动的定量解释。
(12)简单电化学知识:A.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①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形成闭合回路;④自发地氧化还原反应(本质条件)
B.盐桥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 C电子的流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电子从原电池负极流出,在电解质溶液中以溶质离子为电荷载体以形成闭合回路;
D.熟读锌银电池,二次电池铅蓄电池的充放电的电极方程式; E.电解原理:用外接电源强力拉动电子的运动。 F.电解原理的应用→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电镀(以精炼铜为例,粗铜作为阳极,纯铜作为阴极,**在阳极区会形成阳极泥),电冶金(活泼金属的冶炼常用电解法,如钠镁铝)。建议研究电解熔融氯化钠的设备!
G.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电化学腐蚀类型:例证,放氧生酸型和放轻生碱性;防护: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和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化学腐蚀:直接发生化学反应。 H.3Fe2++2[Fe(CN)]3-===Fe3[Fe(CN)6]2(带有特征蓝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一. 画能量变化图像(更正教材中的图像)
二.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主要主要在理综化学板块非选择题的第二题出现,并与盖斯定律
结合运用,盖斯定律,简单地说就是方程式的加减,这个简单。但是,记得只要方程式的系数翻倍或缩小,焓变就要随之变化,说到焓变,就要涉及规范问题,数字前的正负号不要漏,数据加减勿大意,单位一定记得写。例题 ① Cs+O2g=CO2g H=3935 kJ·mol1 ② 2COg+O2g=2CO2g H=566 kJ·mol1
③ TiO2s+2Cl2g=TiCl4s+O2g H=+141 kJ·mol1
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H= 。 三. 化学反应速率:还是强调一下计算时的体积时间的单位问题
例题 N2+3H2=2NH3,,已知在一个体积恒定为2升的密闭容器中,H2的物质的量在5分钟内由3摩尔变化为1.2摩尔,问v(NH3). 思考感悟 1.在反应mA+nB===pC+qD中,若v(A)=2 mol·L-1·min-1,而v(B)=1.5 mol·L-1·min-1,能否说明A表示的反应速率比B表示的反应速率快?
【提示】 不一定,因为化学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成正比,m、n数值不知道,故无法判断。
2.固体物质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吗?
提示:固体反应物的浓度可视为常数,若增加其用量,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但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如粉末状的固体反应物比块状的接触面积大,与同样物质反应,化学反应速率较大。 四. 离子共存
有关离子共存问题注意事项
1.不发生下列四类离子反应
(1)不发生复分解反应,既不生成沉淀、气体和难电离的物质。
①常见难溶物及微溶物在离子方程式中的写法:
常见的难溶物[一些金属、非金属:Fe、Cu、S、Si等;某些氧化物Al2O3、CuO、SiO2等;难溶的酸:H2SiO3;难溶的碱:Mg(OH)2、Al(OH)3、Cu(OH)2、Fe(OH)3等;难溶的盐:AgCl、AgBr、AgI、CaCO3、BaCO3、BaSO4等。];当有关离子浓度足够大时,生成微溶物的反应也能发生。常见的微溶物有:CaSO4、Ag2SO4、MgCO3、Ca(OH)2等。例如:Ca2++SO42ˉ= CaSO4↓;由微溶物生成难溶物的反应也能发生。例如:Ca(OH)2+ CO32ˉ= CaCO3↓+2 OHˉ,CaSO4+ CO32ˉ= CaCO3↓+ SO42ˉ。
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常见的难电离的物质(弱酸:HF、H2CO3、CH3COOH等;弱碱:NH3·H2O;其它:H2O、C6H5OH等。
反应规律:由强酸可制弱酸,有强碱可制弱碱。例如:盐酸+Ca(ClO)2溶液=H++ClOˉ=HClO;稀醋酸+苯酚钠溶液=CH3COOH+C6H5Oˉ=CH3COOˉ+C6H5OH;NH4Cl溶液+NaOH溶液=NH4++OHˉ=NH3·H2O;
③生成挥发性的物质:2H++SO32ˉ=SO2↑+H2O;NH4++OH3↑+H2O;(2)不发生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3)不发生彻底的相互促进的双水解反应:如Fe3+与CO32ˉ、HCO3ˉ、ClOˉ;
3+22Al与AlOˉ、CO3ˉ、HCO3ˉ、Sˉ、HSˉ、ClOˉ等.
(4)不发生络合反应。如Fe3+与SCNˉ。
2.注意无色溶液和有色离子的不匹配。常见的有色离子有:等等,均不能存在于无色溶液中。
3.注意溶液的隐含酸碱性,如pH=1的溶液隐含着溶液具有强酸性,不能存在大量的弱酸根离子CO32ˉ、、ClOˉ、AlOˉ等。
4.注意溶液中隐含的氧化性离子与还原性离子不能共存。如pH=1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O3ˉ,由于NO3ˉ的强氧化性,则不能再有Fe2+、S2ˉ
等还原性离子。
1.某无色透明的溶液,在pH=0和pH=14的条件下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Fe2+、K+、SO42、NO3 B.Mg2+ 、NH4、SO42、Cl
----C.Na+、K+、SO42、NO3 D.Ba2+ 、Na+ 、MnO4 、SO42
2.下列澄清透明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Ag(NH3)2]+、K+、OH、NO3 B.Fe3+、NH4+、Cl、I
---C.H+、Al3+、SO42、F D.NH4+、Na+、Cu2+、Cl
3.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H3O、NO3、Fe2+、Na+ B.Ag+、NO3、Cl、K+
----C.K+、Ba2+、OH、SO42 D.Cu2+、NH4+、Br、OH
--4.常温下,由水电离生成的c(H+)=1012 mol·L1的某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组是( )
-----A.Na+、Fe3+、NO3、SO42 B.K+、AlO2、CO32、Cl
-----C.Na+、K+、Cl、HSO3 D.Na+、CH3COO、C6H5O、OH
5. 在室温下,某无色透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和OH-浓度的乘积为1×10-24,则此溶
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A.HCO3-、Al3+、Na+、SO42- B.I-、NO3-、K+、NH4+ ----
C.Cu2、Cl、SO42 、K D.SiO32、SO32、Na、Cl
6. 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而在强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其存的是
----A.Ca2+、Fe3+、NO3、Cl B.K+、Mg2+、HCO3、SO42
--一-C.Na+、K+、S2、SO32 D.Ba2+、Na+、I、NO3
7.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l的溶液中:Na、K、SO32、MnO4
++--B.pH=7的溶液中:Na、A13、Cl、SO42
++--C.pH>12的溶液中:Na、K、SO42、AlO2
++--D.pH=0的溶液中: Na、K、NO3、ClO
8. 某无色溶液与NH4HCO3作用能产生气体(可加热),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2-2+A. Mg2、H、Zn2、SO2 B.Na、Ba、OH、SO44 +--+--+-
2--+C.MnO-、K、H、SO D.K、NO443、OH、Na ++-+
9.某溶液能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先变蓝色后褪色,则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I—、AlO2—、MnO4— B.Na+、S2—、NO3—、SO42—
C.Al3+、NH4+、NO3—、F— D.K+、Cl—、ClO—、CO32—
10. 用pH大小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相对强弱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荷兰科学家HenkVanLubeck引入了酸度(AG)的概念,即把电解质溶液中的酸度定义为c(H+)与c(OH)比值的对数,酸度的计算公式表示为AG=lg [c(H+)/c(OH)]。常温下,在AG=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一-A.Ca2+、K+、Cl 、NO3 B.NH4+、Fe3+、I、SO42
---C.Na+ 、K+、ClO、S2 D.Na+、S2O32、AlO2—、K+
-----11. 将下列离子:Al3+、Na+、K+、NO3、OH、S2、MnO4、H+、Fe3+、NH4+、AlO2、
-CO32分成A、B两组,每组中都含有六种离子(不少于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且都能大量共存于溶液中,则A组含有的离子是 ,B组含有的离子是 。
答案:
五.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的活化能几乎为0.
*离子反应总向某些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微溶物质是生成物时如果反应物中没有不溶物质,要加“↓”符号;
*微溶物的澄清溶液可以拆,如Ca(OH)2,CaSO4;若为浊液,物质不可拆;
—*熔融状态时离子键可断,共价键不可断。eg.NH4HSO4(熔融)=NH4++HSO4
—在溶液中时,NH4HSO4= NH4++ SO42+H+
*离子反应的活化能几乎为0.
【典例】
例1、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 一
A.NaHCO3===Na++H++CO32 B.NaHSO4===Na++H++SO42 --
C.H2SO4===2H++SO42 D.KClO3===K++Cl+3O2
例 2.下列正确的是( )
—— A.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2Fe2++2Br+3Cl2=2Fe3++Br2+6Cl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苯酚:C6H6OH+CO32--=C6H6O--+HCO3—
C.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lO--+H2O+CO2=HCO3--+HClO
D.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2Cl2+2OH-=2Cl-+2HClO
例 3.下列离子反应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SO2+OH-=HSO3-
B.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过量澄清石灰水:Ca2++2OH-+2HCO3-=CaCO3↓+CO32-+H2O
C.硝酸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D.硫化亚铁酸溶:FeS+2H+=Fe2++H2S
E.硫化亚铜用硫酸溶解:Cu2S+2H+=2Cu++H2S
六. 三段式额书写规范(满分示例)
Eg往2L的容器中充入4molNH3和3molO2,4min后H2O(g)占混合气体体积的40%,求V(N2). 解:设4min后水蒸气生成量为6x mol
4NH3(g)+3O2

(g) 2N2(g)+6H2O(g)
---练习:(16分)燃煤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二氧化碳等气体,常用下列方法处理,以实
现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
(1)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处理时,常利用甲烷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如:

(2)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甲醛的反应原理为:

已知在压强为aMPa下,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CO2的转化率见下图:

①若温度升高,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
同);若温度不变,提高投料比[m(H2)/n(CO2)],则K将 ;该反应H 0(填“>”、“<”或“=”)
②若用甲醚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请写出在碱性介质中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 ③在aMPa和一定温度下,将6molH2和2mol CO2在2L密闭容器中混合,当该反
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平衡混合气中CH3OCH3的体积分数约为16.7%(即1/6),此时CO2的转化率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七. 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
1. 平衡特点:逆,等,动,定,变
2.平衡标志问题:eg1.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 2HI(g)⇌H2(g)+I2(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H2 的同时生成 n mol HI;
②一个 H—H 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 H—I键断裂;
③百分组成ω(HI)=ω(I2);
④反应速率v(H2)=v(I2)=v(HI)/2时;
⑤c(HI):c(H2):c(I2)=2:1:1 时;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Eg2. 可逆反应∶2NO22NO+O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
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
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
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3.图像问题 常见类型:n—t图,c—t 图,v—t图等
例1.(C---t图)反应A(g)+B(g) 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若存在三种情况:
①200℃,无催化剂;②500℃无催化剂;③500℃有催化剂;情况①是曲线 ,
情况②是曲线 ,情况③是曲线


思考:通过观察图象的平台高低,可 得到什么结论?
(提示:热效应,催化剂功效)
例2:合成氨反应:N2+3H2 2NH3+Q(Q>0)。图中t1到t4时刻表示反应
平衡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其他条件不变)时化学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变化曲线。
请指出t1到t4时刻分别改变什么条件?
t1 t2 t3 t4 t
**平衡移动图像解题技巧:①看面→即看横坐标与纵坐标所表示的含义
②看线→即看曲线的变化趋势与横、纵坐标的关系
③看点→即看曲线的起点、拐点、终点等特征点
Eg1.(2010高考·天津)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25 ℃时,用0.1 mol ·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 ·L-1NaOH
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 DH<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C.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 ·L-1 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 ·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随时间的变化
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 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Eg2.(2009高考·广东)取五等份NO2,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 N2O4(g) ΔH<0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NO2的百分含量(NO2%),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下列示意图中,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
Eg3已知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 (g) ;
△H= -1025kJ·mol-1。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
. 含 量


含量 D

八、平衡常数及计算
*H2O作为溶剂的时候不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
* K值越大,反应物转化率越大,反应的进行程度越大;
* K只与反应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 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个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 一般来说,反应的平衡常数K≥105,认为正反应进行得较完全;K ≤10-5则认为这个反应的正反应很难进行(逆反应较完全)。

2016高三化学总复习资料相关文章: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2016

2016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期中测试题

(2016)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参考答案

浙教版2016年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一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答案2016

2016年九年级下册物理复习资料

2016-2017学年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训练题

2016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2016新年环境卫生工作计划范文

网络工程师简历求职信2016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16高三化学总复习资料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7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