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生物寒假作业试题

高三生物寒假作业试题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生物寒假作业试题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金笔头网高三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三生物寒假作业试题》助你金榜题名!

【篇一】


  1.如图是某细胞在进行某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

  A.抗体B.雄性激素C.呼吸酶D.DNA合成酶

  2.南实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若干个)开展了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研究,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开关,使水柱液面平齐,然后关闭活塞开关,8小时后,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A.上表探究性实验课题中的自变量是光质和植物的种类B.研究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选择的容器标号是1和3

  C.若容器1的烧杯中加入的是CO2的缓冲液,U型管左侧液面的变化是上升,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是30mL/h

  D.为了更准确的测定,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排除非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果校正装置的实验结果是左侧液面比右侧液面低,则校正之后的净光合速率比原来大

  3.如图为真核生物细胞中两个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是翻译过程,方向是从b到aB.每种氨基酸均不止由一种tRNA来转运

  C.①②③也能在线粒体、叶绿体及原核细胞中进行

  D.一条mRNA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多肽链,加快了翻译的速率5.果蝇有一种缺刻翅的变异类型,这种变异是由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引起的,并且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在果蝇群体中不存在缺刻翅的雄性个体。用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然后让F1中雄雌果蝇自由交配得F2,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缺刻翅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B.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F1中雌雄果蝇比例为1:1D.F2中雄果蝇个体占3/76.

  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核内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D.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7.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B.酶通过为反应物功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D.DNA连接酶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是双链延伸8.

  如图所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不正确的是()

  A.a→b可表示DNA分子复制B.b→c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c→d可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D.d→e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过程

  11.科研人员从南瓜的某一品种中发现了一株突变型植株(H﹣f),进行相关杂交实验,结果如表2,据此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表1:H与H﹣f的性状比较

  表2:杂交实验及结果

  A.F1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接近于4:1B.南瓜果形的扁圆形和长纺锤形称为相对性状C.通过第1、2组实验,可判断突变型为显性性状

  D.F1自交得到的数据,判断突变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篇二】

  1.下列化合物和结构中,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是

  A.纤维素、胰岛素、高尔基体B.ADP、转运RNA、mRNA

  C.脂肪、核苷酸、中心体D.抗体、酶、内质网

  2.图甲表示以一条模板链合成一条子链的过程,图乙表示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过程对应图乙的②过程B.③④过程所需的原料相同

  C.④过程不在细胞内进行D.⑤过程只需要DNA聚合酶

  3.洋葱是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剪取洋葱根尖2~3cm制作装片

  B.观察质壁分离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做材料

  C.观察叶绿体实验,不能选洋葱鳞片叶内外表皮细胞做材料

  D.观察DNA、RNA的分布实验,可选洋葱内表皮细胞做材料

  4.草原上狮子与羚羊可根据对方的气味进行猎捕和躲避猎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羚羊在奔跑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升高

  B.羚羊在奔跑过程中,内环境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速率加快

  C.题干中的案例说明物理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在食物链中,狮子最多获得羚羊同化总能量的20%

  5.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发酵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B.果酒发酵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果醋和腐乳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C.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利用的微生物种类相同

  D.腐乳制作过程利用的微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

  6.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对迎春花进行插条生根的研究,其实验结果如右图。其中1、2、3、4组分别是培养环境中2,4-D浓度为a、b、c和清水组的生根数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说明实验中2,4-D浓度关系为a

  B.图示浓度b是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C.实验结果表明,植物体产生的2,4-D与生根有关

  D.实验结果可说明,2,4-D对根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7.(双选)对下列图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可表示麦芽糖的合成过程,A代表起催化作用的酶

  B.乙图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

  C.丙图可表示两物种的捕食关系,两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D.丁图可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a点时种群数量

  8.(双选)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核心步骤B.常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9.(16分)芦荟是一种易于栽种的植物,因其具有杀菌、美容、抗衰老和防晒等作用。请回答:

  (1)研究发现沙尘天气影响芦荟生长,分析认为:首先沙尘天气直接影响叶绿体中的产生,其次沙尘堵塞芦荟叶气孔,影响光合作用的阶段。

  (2)芦荟具有一种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CO2并转化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分解释放CO2参与光合作用,如图一、二:

  图一图二

  ①芦荟气孔夜间开放,白天关闭,这有利于适应环境。

  ②白天芦荟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CO2的来源有和;若某一时间突然降低环境中CO2的浓度,短时间内芦荟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是(填“增加”“基本不变”或“减少”)。夜晚芦荟(填“有”或“无”)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

  (3)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芦荟幼苗的操作可归结为:

  芦荟细胞愈伤组织根、芽植物体

  则A过程称为,B过程称为。在此过程中,由于微生物无处不在,所以严格进行是组织培养获得成功的关键。

  10.(16分)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图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

  (1)如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放置两个电极,并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如果分别在X、Y处给予一个适宜的相同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的偏转次数分别是和。

  (2)在图中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的功能。

  (3)如果该图代表人在抵御寒冷时的部分调节过程,则细胞甲可能是细胞,分泌物a可代表其分泌的激素;当血液中激素b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甲细胞分泌物质a,使人体内激素b的含量不至于过高,则激素b是,此过程体现了激素b存在着调节机制。激素分泌后是弥散在内环境中的,但激素释放到内环境后仅作用于靶细胞,原因是。

  (4)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导致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其原因是T淋巴细胞可以分泌免疫活性物质——。

  (5)上图充分说明,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1.(16分)科学家对猕猴(2n=42)的代谢进行研究,发现乙醇进入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缺乏酶1,喝酒脸色基本不变但易醉,称为“白脸猕猴”;缺乏酶2,喝酒后乙醛积累刺激血管引起脸红,称为“红脸猕猴”;还有一种是号称“不醉猕猴”,原因是两种酶都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进入机体的代谢途径,说明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

  ;

  从以上资料可判断猕猴的酒量大小与性别关系不大,判断的理由是

  。

  (2)基因b由基因B突变形成,基因B也可以突变成其他多种形式的等位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的特点。若对猕猴进行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条染色体。

  (3)“红脸猕猴”的基因型有种;一对“红脸猕猴”所生的子代中,有表现为“不醉猕猴”和“白脸猕猴”,若再生一个“不醉猕猴”雄性个体的概率是。

  (4)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某“白脸猕猴”雄猴的基因型。

  实验步骤:

  ①让该“白脸猕猴”与多只纯合的“不醉猕猴”交配,并产生多只后代。

  ②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子代全为“红脸猕猴”,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aaBB。

  Ⅱ.若子代“红脸猕猴”∶“不醉猕猴”接近于1∶1,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aaBb。

  Ⅲ.若子代,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

  12.(16分)肝细胞能将甲醛转化成甲酸从而具有解除甲醛毒害的功能,研究人员为验证肝脏的

  ):

  (1)表中实验组不需要放置肝脏小块的是组。

  (2)图中曲线丙是组实验的结果,说明肝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

  (3)图中曲线是A组实验的结果,这说明。

  (4)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甲醛可诱发染色体断裂,为进一步验证肝脏的解毒功能,研究人员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方法步骤如下:

  ①取新培养的具有分裂能力的正常淋巴细胞悬液3等份,备用。

  ②按上表的实验设计培养肝脏15min后,取三组装置中的,分别加入备用的淋巴细胞悬液中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再分别取淋巴细胞进行染色、制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对比分析。

  ③实验结果:添加了组中的肝脏培养液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其他两组的淋巴细胞正常。

高三生物寒假作业试题相关文章:

高三生物说课稿:果实的形成

2014年高三生物必修知识点:生态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高三生物教师学年度工作总结

最新高三生物教师工作总结(七篇)

如何写高三生物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推荐)

高三生物上册第一次调研试卷附加答案

高三生物下册知识点:染色体变异

精选高三生物教学工作计划通用

20xx届高三生物必修二综合检测试题

高三生物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精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生物寒假作业试题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8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