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归纳

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归纳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来巩固。虽然辛苦,但也伴随着快乐!下面是金笔头网大家整理的《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喜欢。

1.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归纳 篇一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2、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6、不顾思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7、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8、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9、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10、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11、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1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13、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14、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辞别。)

  15、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驩”通“欢”,欢聚)

  16、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2.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归纳 篇二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3)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XX,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3.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归纳 篇三


  一词多义

  1.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2.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3.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4.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④文过饰非(掩饰)

  5.然

  ①至于*,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然而,但是)

  6.舍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而操舍鞍马,仗舟楫(动词,舍弃)

  ③舍相如广成传舍(动词,安排住宿)

  ④客舍青青柳色新(名词,宿舍、旅店)

  7.以

  ①由山上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介词,在、从)

  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并且)

  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表顺承,就,便,或不译)

  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与“故”组成固定结构,表因果,因此)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与“所”组成固定结构,表原因,……的原因)

4.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归纳 篇四


  文言虚词

  1.而

  连词,表转折。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连词,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连词,表承接。正襟危坐而问客

  连词,表并列。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助词,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哀吾生之须臾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凌万顷之茫然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所共适

  代词,它、它们。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去,往)

  3.于

  介词,在。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间/渔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于是饮酒乐甚

  介词,从。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语气词,表示疑问,呢。而又何羡乎

  语气词,表反问,吗。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语气词,表疑问,吗。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介词,在。相与枕藉乎舟中

  形容词词尾。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用在句中表停顿或舒缓语气,语气词。郁乎苍苍/知不可乎骤得

  5.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指示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6.然

  凌万顷之茫然/苏子愀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其声呜呜然(语气词,相当于“焉”,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5.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归纳 篇五


  古今异义

  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

  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

  ③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

  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

  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

  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

  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

6.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归纳 篇六


  特殊句式

  a.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b.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介宾短语后置:拜送书于廷 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归纳

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高三年级必修二英语知识点总结

高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三年级地理复习单元测试题

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五复习知识点

高三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最新高三年级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体育教学工作计划(5篇)

高三年级尊重生命议论文

2015年高三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1000字高三年级读后感:《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最新高三年级工作总结汇报 高三年级工作汇报(六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