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是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金笔头网高三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希望你努力学习,圆金色六月梦!
4 (5).jpg

1.高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常误用为贬指。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另有“举案齐眉”。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误指吞吞吐吐。

  首鼠两端:形容迟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2.高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驻扎)

  2、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

  3、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

  4、唯君图之(计划,考虑)

  5、既东封郑(使…成为疆界)

  6、阙秦以利晋(使…得利)

  (二)名词作状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

  2、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3、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到黄昏)

  (三)动词作名词

  1、君亦无所害(害处)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四)形容词作名词

  1、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

  2、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五)形容词作动词

  1、因人之利而敝之(损害)

  2、肆其西封(扩张、延伸)

  (六)一般动词的使动

  1、烛之武退秦师(使…、退却)

  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亏损)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3.高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4.高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丰收年;春节

5.高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词多义

  (一)虚词“乃”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 副词,竟,竟然,居然

  3、良乃人,具告沛公 副词,于是

  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副词,才

  (二)实词“道”

  1、有碑仆道 名词,路、道路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名词,道理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名词,主张

  4、何可胜道也哉 动词,说、讲

  5、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方法

  (三)实词“盖”

  1、日初出大如车盖 名词,车盖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动词,超过,胜过

  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助词,有“大概”的意思

6.高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判断句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天者,人之始也

  3、秦,虎狼之国。

  4、此不知人之祸也

  5、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二)被动句

  1、方正之不容也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4、而自令见放为

  5、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6、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7、是以见放

  8、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三)状语后置句

  1、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3、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四)定语后置句: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五)宾语前置句: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高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三年级英语知识点必修一:unit5

高三年级物理教案设计

2015年高三年级英语寒假作业答案

高三年级化学下册说课稿范例

高三年级周记500字六篇

1000字高三年级读后感:《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高三年级作文家乡的变化

高三年级必修二生物知识点

高三年级英语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三年级观察日记500字:种黄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