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金笔头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7 (6).jpg

1.高三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一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也”表示判断)

  (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2、省略句

  (1)鞣(之)以(之)为轮(分别省动词、介词的宾语“之”)

  (2)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省介词“于”)

  3、倒装句

  (1)青,敢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取之、于蓝青,介宾后置)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己参省,介宾后置)

  (3)善假于物也(于物假,介宾后置)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

2.高三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二


  词类活用

  1、妆、服:莫不靓妆丽服(名作动,戴着……妆饰,穿着……衣服)

  2、栉:栉比如鳞(名作状,像梳齿一样)

  3、丘:檀板丘积(名作状,像山丘一样)

  4、云:樽罍云泻(名作状,像云一样)

  5、状:无得而状(名作动,形容,描述)

  6、下:壮士听而下泪矣(名作动,流下)

  7、觞:最可觞(shāng)客(名作动,劝人饮酒)

  8、吏:吏吴两载(名作动,作官)

3.高三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三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4.高三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四


  文言虚词

  1、之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3)代词,它。而莫之夭阏者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词,这些。之二虫又何知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而

  (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3、则

  (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以

  (1)介词,把。以五百岁为春

  (2)介词,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副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7、于

  (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用在选择问句中,或许……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代词,它的。其名为鹏

  (3)代词,它。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5.高三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五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天者,人之始也

  3、秦,虎狼之国。

  4、此不知人之祸也

  5、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二)被动句

  1、方正之不容也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4、而自令见放为

  5、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6、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7、是以见放

  8、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三)状语后置句

  1、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3、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四)定语后置句: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五)宾语前置句: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6.高三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六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驻扎)

  2、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

  3、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

  4、唯君图之(计划,考虑)

  5、既东封郑(使…成为疆界)

  6、阙秦以利晋(使…得利)

  (二)名词作状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

  2、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3、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到黄昏)

  (三)动词作名词

  1、君亦无所害(害处)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四)形容词作名词

  1、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

  2、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五)形容词作动词

  1、因人之利而敝之(损害)

  2、肆其西封(扩张、延伸)

  (六)一般动词的使动

  1、烛之武退秦师(使…、退却)

  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亏损)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高三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微信扫码分享